读书报告:《功能途径论翻译:以英汉翻译为例》论文_白益洪 刘颖红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 西安市 710061)

摘要:张美芳教授的《功能途径论翻译:以英汉翻译为例》(以下简称《功能途径论翻译》)一书由实践篇与理论篇两大部分组成。该书以语言与翻译的功能为出发点,理论篇着重论述各家理论的长短强弱,实践篇着重解决翻译中的种种“疑难杂症”,全书既高屋建瓴,将各家理论尽收书中,又脚踏实地,为读者切实解决翻译问题。本书对于翻译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一、绪论

张美芳,澳门大学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硕士研究生课程主任。研究兴趣主要包括:功能翻译理论、语篇分析、媒体翻译、翻译教学法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翻译研究论文几十篇。她长期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工作,对理论的应用有着丰富的经验,且著述甚丰,其著作之一《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于2005年出版,并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2015年,张美芳教授结合自己十年间的学习与收获,对该书做了局部修改与增补,因此该书有了修订版,并命名为《功能途径论翻译:以英汉翻译为例》,这也是本文接下来将要重点讨论的书籍。

二、作品概述

(一)全书概览

《功能途径论翻译》全书五章,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理论篇共三章,第一章介绍了翻译研究的范畴与途径,对霍姆斯的译学构想图做了主要陈述,简述了不同的翻译研究学派及其理论基础,旗帜鲜明地指出本书所采用的研究途径是: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第二章评介语篇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方法。第三章评介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途径。实践篇共两章,主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讨论英汉翻译中的问题。第四章运用语篇分析理论解决翻译问题,与第二章形成呼应,第五章主要讨论英汉翻译的功能与策略问题,与第三章形成呼应。

(二)全书综述之理论篇

理论篇主要介绍了两大理论流派:英国的语篇分析学派和德国的功能主义学派。

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型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方法。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构建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建立在他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其目的是研究交际中的语言。其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使用情景(即语境)之间的关系。曼迪(2001:90)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用图示结构描绘出来(见图标1)

图表1:语篇体裁、语域与语言的关系(根据Munday,2001:90)

从上图可以看到,语言功能在语言表层结构中的实现与社会文化环境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要使用什么样的语篇体裁,而语篇体裁的体现则决定于语境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即“语域”分析中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韩礼德的理论框架可以描述从社会文化语境到语篇体裁、语域、话语意义与语言结构各种层次的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韩礼德的确如其所说,他的语篇分析模式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后,以韩礼德的理论为基础,英国涌现了一大批语篇分析学派学者,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方法。卡特福德,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创造了等值论及翻译转化论;豪斯,提出以语域变量为基础的翻译评估模式;贝克,引进韩礼德的理论,提出了自下而上(语义→语法→语篇)的语篇分析途径。从60年代到90年代,从卡特福德(1965)到贝尔(1992),翻译研究领域不仅实现了从传统翻译研究到现代翻译研究的转换,各个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极大的丰富了韩礼德的语篇分析理论,将英国语篇分析学派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三)全书综述之实践篇

实践篇主要是将第二、三章的理论与方法指导英汉翻译研究与实践。

本篇首先简要分析了语篇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与传统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的不同。提出本章讨论的是翻译研究的语篇语言学方法,并提出了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依据,以及语篇特征、语境与语言选择、语篇体裁与情景语境、会话含意的解释等研究重点。紧接着作者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贯穿全章,通过具体实例,对其各个模块进行对比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以下三组问题:(1)语篇体裁与语域分析问题。通过英汉语篇体裁和语域变量分析,发现译文与原文存在形式不对等,功能对等现象,并用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析了译文不忠实原文的原因。(2)文化情境对翻译的制约作用问题。通过实例,说明了文化情境不同,即文化差异是造成非对等的原因之一,从而也说明了对等的局限性。(3)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问题。通过实例和国际新闻的翻译,发现出现了原作者与作者评价标度一致、不一致,译者增加、删去原著评价意义的现象。由此作者讨论了译者偏离原著价值取向的原因。

第五章主要讨论英汉翻译的功能与翻译策略。通过文本类型理论,作者结合具体实例,重点讲述了赞辞这一信息与表情两种功能交叉并存的文本的翻译策略,重点分析了具有诗歌感染功能的诗型公示语的英译。作者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从原文类型、翻译目的与译文读者几个方面,探讨了编译的合理性,并结合实例,提出了相应的编译策略。其次,作者用功能翻译理论解释了翻译中三组二分策略,即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语际翻译,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指出这些区别都是由译文功能和译者的意图决定的。最后,作者指出了我国的术语翻译,尤其是科技术语翻译的规范化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读后之感

偶有一次去借书,“功能途径”四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译者,偏重实践,因此对理论知之不多。脑海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大概就是大学所接触的,直译、意译,归化翻译、异化翻译、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严复的信、达、雅,刘重德的信、达、切,许渊冲的翻译“竟赛论”等,以及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如增词,减词,省译等。“功能途径”到底是什么?读第一遍时,如同蚕食桑叶一般。四天后,我决定读第二遍,忽而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能够读懂了。下面是我对本书的观点与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不偏废其一

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理论切实指导实践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一方面,对于实践型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可能更注重实践,更注重产出更好的译文。因而,他们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实战翻译,而不太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翻译界,也出现了翻译理论派与实践派各立家门,互不问津,理论派一门心思钻研理论,实践派一心一意学习翻译的现象。那么,翻译理论和实践到底有没有关系?翻译理论可不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地方找到答案。一是来自于我的课堂上,二是来自于《功能途径论翻译》

这本书中。李德风老师说过,从古至今,翻译研究的研究范式实现了从规定性翻译研究到描写性翻译研究的转变。规定性翻译研究关注的是“theories for translation”,而描写性翻译研究关注的是“theories about translation”。因此,确切地说,规定性翻译研究理论是有助于翻译实践的。在《功能途径论翻译》一书中,张美芳教授不仅将语篇分析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向读者娓娓道来,分析其进步性、可行性与不足,还用两章的内容分别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将这两大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中。不可否认,书中每个理论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都能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帮助。但是,前提是,译者必须对这些理论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翻译实践中运筹帷幄,如鱼得水。

(二)全书构思严谨,评论客观公正

从全书的结构看,作者先对翻译研究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对自己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也就是一开始就确定了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途径。接着向读者展示了霍姆斯的翻译研究构想图,说明翻译研究的领域之广泛,自己的研究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自己的论述。这是全书构思的精密与严谨所在。在理论部分,作者阐述了语篇分析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和研究,客观阐述了两大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大大赞扬其可行之处,但也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客观品评,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在品评各家翻译理论时,作者并没有试图靠近任何一方,拘泥于任何一方的理论,而是用历史的,发展的,批评的眼光看问题。作者在阐述霍姆斯的译学构想图时,提出:随着今天译学的发展,它的应用学分支可以大大的扩展。作者评述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对语篇分析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其因为复杂,各个学者都是在应用时各取所需。作者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在评论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中更为突出。作者赞赏莱思的文本类型学理论,肯定它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对其产生了质疑:文本类型真的可以按照功能划分吗?决定翻译方法的只有文本类型吗?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吗?作者赞同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但同时也否定了他完全放低原文地位的做法。作者肯定诺德的功能加忠诚论说,但也指出了其忠诚原则的不可调和之处。在本书的实践篇部分,作者将两大派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对理论触及不到的地方或有失偏颇之处进行了修正,给出解释,并提出了建议。纵观全书,严谨的构思与客观公正的评论,以及作者独到的见解与分析大大增强了本书的指导意义与可读性。

(三)本书视角新颖,见解独到,弥补了我国功能理论翻译研究方面的缺憾。

中西方翻译都起源于宗教文本翻译。公元前100年至17世纪,翻译研究始终都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即,翻译到底该遵循直译还是意译?这只是翻译研究的开端。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各种翻译思想和观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试图对翻译进行系统地研究。如德莱顿的直译、意译、伪译法,韦努蒂的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等。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关注翻译的原则,策略,翻译的标准,性质以及翻译质量评估等。到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的语言学派兴起,该学派试图用语言学的理论与翻译相结合,指导翻译研究,并建立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早期的语言学派视翻译为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注重研究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异同及言内关系,把翻译过程视为一种文字材料转化为另一种文字材料,把一种语言产物在保持内容(命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成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因此,转换规则是翻译研究的重点对象。对等/等值是翻译研究的核心。因此,我们会发现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功能对等还是动态对等,在本质上都是在寻求一种源语与目标语的对等,也就是两种语言在字、词、句层面的对等。从语言的功能角度讲,以上的翻译转换只考虑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而是两种文化间的交际活动,翻译必须为两种文化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期待。因此,翻译的转换不能只考虑概念意义,还需寻求人际意义(如语言表述的态度、角色、动机等)和语篇意义(如表达方式、修辞形式等)。而这几方面意义又最终可能指向制约语言的社会文化语境。要使两种语言同时在这几方面达到满意的转换,是翻译永远的难题。因此,基于功能语言学而产生于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翻译应视特殊需要,有其特殊的需求,即译文与原文可能有不同的功能。后来的目的论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表述,强调翻译的目的和译者的需求。但是,遗憾的是,我国在介绍或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学者并不多。从1995至1999年,这五年间我国发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的关于翻译研究的论文有3000余篇,涉及理论探讨的占四分之一以上,即七八百篇,其中从功能角度论述翻译的仅四五篇。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我国的翻译研究处于不利地位。令人欣慰的是,张美芳教授本人既熟悉功能语言学,又了解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且深谙我国翻译研究的现状,于是写下该书,将系统功能语法和德国功能派理论在书中加以介绍,详述各派理论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评论各家理论的长短强弱,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辅之于实际的翻译案例分析,将各派理论运用其中,让读者动之以理,大大增强了本书的说服力和可读性。它是一本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弥补了我国在功能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缺憾。

四、结语

本书彻底更新了我的翻译观:翻译并非时时要追求两种语言的对等,因为对等的因素实在太多,没有完全对等的翻译。因为,面对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对等可能就无法实现。那么,翻译就不必追求绝对的对等,应该视特殊需要,有其特殊的追求。考虑到翻译发起人的目的、动机,译语接收者的阅读期待、知识结构,共有知识,文化情境等,译文可能不会完全忠实于原文,并会拥有与原文不同的功能。并且这种不忠实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也合情合理,达到了成功交际的目的。所以,换一种视角看翻译,就会有不同的收获。而正是这本书——《功能途径论翻译》,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让我有了不同的收获。读完本书,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抓住宝贵的学习时光,多多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勤奋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与知识同步,与时代同步。

论文作者:白益洪 刘颖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读书报告:《功能途径论翻译:以英汉翻译为例》论文_白益洪 刘颖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