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提升财政投资评审成果转化途径论文_袁伟

浅析新形势下提升财政投资评审成果转化途径论文_袁伟

苏州市吴中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近年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在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杜绝损失浪费、节约财政资金、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目前新一轮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式下,如何做好财政投资评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评审成果转化,更好发挥其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监督职能。笔者结合评审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关键词:如何提升;评审成果;转化途径

一、提升投资评审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

1、提高评审服务水平的需要。新的形势和环境对评审的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投资评审不仅仅满足于投资造价的合理性审查,建设程序合规性,参建主体的履约履职到位性,还应重点关注宏观层面共性问题,关注投资效益、效果性。

2、推进投资评审转型升级的需要。在目前新一轮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式下,把花费精力最好的工程量计算、组价、取费等具体审价的基础工作委托社会中价做,腾出精力来做好项目管理,问题的整理和分析,加大评审成果转化,使评审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财政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审核预算的重点由财政收支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财政投资评审就是需要从宏观上、指标上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实现财政预算管理由粗放式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

二、目前财政投资评审成果转化的现状

目前财政投资评审中,大部分着重高估冒算造价的核减,节省财政资金方面,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建设程序问题、参建各方履职不倒位等情况分析提炼较少,在评审报告中得不倒全面披露和反映,评审经验数据提炼不够,影响评审成果转化。主要原因,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成果管理无动力

一是被评审单位只注重整个建设项目的了结,审后造价的结算,项目业绩的完成,对评审反映的其它问题重视不够,认为评审反映的问题都已成“过去时”,没有必要小题大作,至使一些评审建议,得不到整改落实。另一方面在评审过程,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工程造价的真实、合理性方面进行核实,但对造价核实过程中产生的评审成果管理不够,普遍存在轻评审成果转化的思想。

2、归纳整理不及时,问题反映不全面

在平时评审中,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审价的具体事务中,没有腾足够的精力关注评审成果转化的管理,许多争议问题经协调解决如何计价后,未及时对争议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做好评审取证工作。写报告时,有的一时想不起来,有的没足够证据支撑,也就未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反映。从目前撰写的评审报告看,大部分反映的造价核减,投资增减情况,对建设管理问题披露较少,提出有针对的评审建议,评审经验数据提炼更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原因分析不深入,加工提炼不充分

对争议问题仅限于如何计价,未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是项目建设前期准备不充分,还是清单、标底编制问题,还是建设单位(监理、跟审)现场管理不位,还是图纸设计有缺陷,还是合同条款签订不规范、不合理,还是送审资料存在虚假等原因,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充分分析取证后,提炼、加工成有深度的评审建议,评审经验数据不够。

三、提升投资评审成果转化的途径

(一)多措并举,提高评审队伍建设

1.强化评审职责。加强对预算法、财政投资评审相关文件的学习,更加清楚认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财政预算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这一本质要求,对发现建设管理过程中不合规、不合理现象,及时加以反映,对评审经验数据加以提炼分析形成科学的建设指标库,提高建设项目预算支出管理的科学性。

2.加强学习培训。一是评审人员加强学习自觉性,二是组织各种培训,使评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该熟悉国家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及时了解国家、省、市、区政府配套政策文件等有关约束和规范建设项目的标准,适应新形势下的评审需求,站在更高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进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揭露问题的能力。

3.增强评审实效性

采取激励机制,鼓励评审人员注重评审效益,将发现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以及预防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反映在评审报告当中,而不仅仅反映造价的核减,使政府投资项目评审目标逐渐由“真实性”、“合法性”向“合理性”、“效益性”转变。

(二)加强过程管理,提高项目评审质效

1、加强评审项目过程管理。充分利用中介力量参与投资评审,集中精力,加强项目进度、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评审程序,从审前审中、审后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建立评审项目工作日志,全面反映评审项目管理过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对评审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及协调结果,进行及时归纳整理分析。

2、提高撰写报告水平。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及争议事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根源所在,做好取证工作,在报告如实反映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评审建议,促督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3、提升评审成果运用。透过微观评审,从法律政策、管理规定及经济发展等宏观角度全方位、多侧面地分析看待评审发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地剖析,查找深层次的原因,找出管理体制和制度中的薄弱环节,进而从体制上、制度上、政策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切实可行的评审建议,实现建设领域科学发展,使评审成果转换为政府宏观决策的重要参考。

4、优化责效考核机制,形成成果转化的积极氛围。加强评审内部管理考核,对积极撰写审计信息、审计专报、科研论文、案件移送加分外,还应增加报告中反映问题、提出有针对性评审建议情况加分,鼓励实事求是的全面反映发现的问题,以形成成果转化的积极氛围。

(三)、创新载体,强化审计整改成效

1、对评审中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采取问题通报,引起有关建设单位的重视,引以为戒,使一家评审成果成为多家借鉴的依据,实现评审成果最大化。

2、对评审中发现的需要引起区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高度关注的以及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一步归纳提炼、深入分析,从有利于领导决策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管理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职能部门出台有关制度,堵塞漏洞。

3、实施评审跟踪问效,根据整改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评审回访,加强对评审建议、意见的整改落实,督促被审单位加强对被审问题的认识,以促使其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只有不断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提升评审成果转化,实现财政投资评审成果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好发挥“财政卫士”作用。

论文作者:袁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浅析新形势下提升财政投资评审成果转化途径论文_袁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