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与案例分析_电子商务环境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与案例分析_电子商务环境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性及实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配送论文,性及论文,实例论文,环境论文,电子商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1)05-0019-0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连锁商业的发展,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形式的物流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家,其中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多。但整体规模和水平较低,认真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性,逐步掌握一系列物流配送技术,对于我国物流企业无疑是当务之急。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辅之实例予以佐证。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

1、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映ECR、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和观念,在我国物流业中将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彻底改变我国物流业的面貌。

2、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自动分拣与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以及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和系统在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于物流作业流程,我国的物流业由于起步晚、发展水平低,物流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如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讯方式,借助于增殖网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自动实现;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建立物流组织内部网络Intranet。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及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柔性化。柔性化指的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20世纪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系统MRP-Ⅱ、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的实质是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它要求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消费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技术

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都需要电子商务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贮、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世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与信息流的相互配合体现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物流技术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后,物流技术更是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技术)等。

1.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实现信息的自动扫描,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物流技术中,条码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它与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I等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及时作出反应。当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ECR有效客户信息反馈、QR快速反应、ACEP自动连续补货等供应链管理策略,都离不开条码技术的应用。

2.EDI。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能有效地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也被俗称为“无纸贸易”。以往世界每年花在制作文件的费用达3000亿美元,所以“无纸化贸易”被誉为一场“结构性的商业革命”。

EDI应用获益最大的是零售业、制造业和配送业,在这些行业的采购和销售业务中,应用EDI技术可以高效率传输发票和订单。

3.RF。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RF适用的领域包括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由于RF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

4.GIS。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新成果,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进行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等。

5.GPS。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1994年建成、耗资200亿美元、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该GPS系统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GPS信号接收机所位于的运动物体叫做载体(如航行中的船舰,空中的飞机,行走的车辆等)。载体上的GPS接收机天线在跟踪GPS卫星的过程中相对地球而运动,接收机用GPS信号可以实时地测得运动载体的状态参数(瞬间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

三、现代物流配送实例分析

1、台湾的电脑业的“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台湾的电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好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由此可见,台湾电脑业的产销模式需要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

2、美国的物流配送业。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起步早,经验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程序高,对我国物流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为了向流通领域要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

(1)批发型。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始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2000人左右,共有全封闭型温控运输车600多辆,1995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多个品种,其中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另有2%的商品是该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主要是牛奶、面包、冰淇淋等新鲜食品。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作为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它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定期的利润处理。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所以当配送中心获得利润时,采取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利润分给会员店。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将视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多者多分红。

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及配送中心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

该配送中心与制造商、超市协商制定商品的价格。主要依据是:(A)商品数量与质量;(B)付款时间,如在十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C)配送中心对各大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根据商品的品种、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在2.9~8.5%之间。

(2)零售型。美国奥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是奥尔玛公司独资建立的,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的设施。该中心的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 7,000万美元,有职工1,200多人;配送设备包括200辆车头、400节车厢、13条配送传送带,配送场内设有170个接货口。中心24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6个州的奥尔玛公司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该中心设在100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320公里,服务对象店的平均规模1.2万平方米。中心经营商品4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通常库存为4000万美元,旺季为7000万美元,年周转库存24次。库存商品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各占50%,库存商品期限超过180天为滞销商品。各连锁店的库存量为销售量的10%左右,1995年该中心的销售额为20亿美元。

(3)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接受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加州总部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350家连锁店负责商品配送。该配送中心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有冷冻库、冷藏库4万平方米,杂货库3万平方米,经营8.9万个品种,其中有1,200个品种是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开发的,必须集中配送。在服务对象店经营的商品中,有70%左右的商品由该中心集中配送,一般鲜活商品和怕碰撞的商品,如牛奶、面包、炸土豆片、瓶装饮料和啤酒等,从当地厂家直接进货到店,蔬菜等商品从当地的批发市场直接进货。

3.最新物流配送技术的应用实例

(1)条码在仓储配送中的应用。仓储配送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在国内,条码在加工制造和仓储配送业中的应用也已有了良好的开端,红河烟厂就是一例。成箱的纸烟从生产线下来,汇总到一条运输线上,在送往仓库之前,先要用扫描器识别其条码,登记完成生产的情况,纸箱随即进入仓库,运到自动分拣机;另一台扫描器识读纸箱上的条码。如果这种品牌的烟正在发运,则该纸箱被拨入相应的装车线;如果需要入库,则由第三台扫描器识别其品牌,然后拨入相应的自动码托盘机,通过运输机系统入库储存。条码的功能在于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流通的效率,提高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RF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在波斯尼亚的“联合作战行动中”,不但建成了战争史上投入战场最复杂的通信网,还完善了识别跟踪军用物资的新型后勤系统,这是吸取了“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中大量物资无法跟踪造成重复运输的教训,无论物资是在定购之中、运输途中、还是在某个仓库存储着,通过该系统,各级指挥人员都可以实时掌握所有的信息。该系统途中运输部分的功能就是靠贴在集装箱和装备上的射频识别标签实现的。RF接收转发装置通常安装在运输线的一些检查点上(如门柱上、桥墩旁等)。以及仓库、车站、码头、机场等关键地点。接收装置收到RF标签信息后,连同接收地的位置信息上传至通信卫星,再由卫星传送给运输调度中心,送入中心信息数据库中。

我国RF的应用也已经开始,一些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口,使用RF可以不停车收费,我国铁路系统使用RF纪录货车车厢编号的试点已运行了一段时间,一些物流公司也正在准备将RF用于物流管理中。

(3)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一是用于铁路运输管理。我国铁路开发的基于GPS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GPS和计算机网络实时收集全路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可实现列车、货物追踪管理。只要知道货车的车种、车型、车号,就可以立即从近10万公里的铁路网上流动着的几十万辆货车中找到该货车,还能得知,这辆货车现在何处运行或停在何处,以及所有的车载货物发货信息。铁路部门运用这项技术可大大提高其路网及其运营的透明度,为货主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二是用于军事物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首先是因为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在军事物流中,如后勤装备的保障等方面,应用相当普遍,尤其是在美国,其在世界各地驻扎的大量军队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对后勤补给提出很高的需求,在战争中,如果不依赖GPS,美军的后勤补给就会变得一团糟。美军在20世纪末的地区冲突中依靠GPS和其它顶尖技术,以强有力的、可见的后勤保障,为“保卫美国的利益”作出了贡献。

标签:;  ;  ;  ;  ;  ;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与案例分析_电子商务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