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办”为导向的供电营业厅管理论文_郑亮

以“三办”为导向的供电营业厅管理论文_郑亮

(国网山东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营销服务管理和一线服务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业厅作为直接面向广大电力客户的窗口单位,如何提升客户对供电服务的体验,以更优质和专业的服务赢得客户和市场,是当前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导向 营业厅 诉求 大服务

在社会化服务更加普及的今天,电力客户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对供电安全、电能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客户服务响应速度与客户需求不相适应,个性化和精细化的营销服务短板逐渐凸显。营销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兴衰,供电企业必须通过提供一流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树立良好形象,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科学发展。

供电营业厅以“三办”为导向的营销服务管理以“来到就办 办得最快 办得满意”为基础,转变供电营业厅功能定位,引入用户评价营销管理水平环节,建立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完善供电营业厅服务体系,打破供电企业按照各业务部门职责对供电营业厅进行功能定位、缺乏精准服务的局面,实现供电营业厅创新管理。

(一)树立“三办”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

1、转变营业厅功能定位角度,树立“三办”服务理念

打破原有的企业角度的供电营业厅服务功能、企业形象展示以及新业务体验的定位,转变角色,建立客户角度的营业厅新定位方式。结合业务类型,调查分析客户期望,提炼总结“来到就办 办得最快 办得满意”(简称“三办”)的服务理念。“来到就办”缩短客户的等候时间,“办得满意”提高客户业务办理效率,“办得满意”保证优质服务水平。

2、建立“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完善服务体系

为适应 “三办”服务的供电营业厅管理,按照客户优先的原则优化营销服务组织结构,科学设置企业内部资源,减少组织层次,调整服务职能。以客户感知、客户需求为中心和前提,设计各个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各项工作流程,形成客户、营销服务管理部门、营业窗口和支撑部门“四位一体”联动机制。

(二)响应客户需求,来到就办

1、细分客户需求,提供分类服务

建立客户需求管理系统,调研、汇总、分析客户服务需求。成立客户需求管理小组,由营销部分管专工任小组负责人,各分中心营业厅主责任各调研小组组长,各级营业厅班长负责数据采集及汇报工作。

2、精益现场管理,缩短等候时间

为客户提供快捷舒适的业务办理环境。硬件方面,除柜台服务外,增设自助服务终端,提供电费缴纳、发票补打、用电基本信息查询、交费网点分布查询、电能表功能介绍等服务。全市A、B级营业厅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客户使用新型服务方式提供便利条件。在软件方面,开展无扰服务,营业厅后台设立手机存放点,将营业人员手机统一存放,营业人员上岗期间不允许携带和使用手机,办理业务遵循“先外后内”的原则。

(三)创新服务举措,办得最快

1、加强员工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1)提炼总结营业厅服务规范,制作人员上岗“十不为”口袋小卡片和《营业厅员工手册》,保证营业窗口工作人员时刻牢记服务规范,确保优质服务质量。

(2)设立视频监控专项小组,不定期监督检查营业厅人员服务行为,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消除-事后反思的服务行为全过程监督体系,确保服务行为规范。

2、制作业务小手册,细化服务过程

(1)制作《用电主体资格证明》,提供“一证受理”服务。集中印发《用电主体资格证明》放置到每个柜台,提供直接形象的用电所需材料明细,节约客户业务办理时间。

(2)制作《一柜通常见业务指引》,开展“一柜通”业务。客户到任一柜台都可以办理电费缴纳、业扩报装、变更用电等各项业务。《一柜通常见业务指引》指导营业窗口柜台人员随时查阅业务流程,节省客户时间。

(3)制作《营销班组应知应会一本通》,提升窗口人员业务水平,拓展人员视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柜台人员受理业务时一次性答复客户,并提供一张交费提示卡和业务办理卡,避免客户同一业务多次往返。

3、搭建信息化平台,拓展服务渠道

(1)运用“互联网+供电服务”平台,开展掌上电力、微信平台、支付宝、网上营业厅等绑定缴费有礼活动,拓展新型缴费、业务办理渠道,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

(2)开发营业厅智能互动区,添加“电子缴费地图”功能,提供社会化代收及营业网点查询服务,方便客户缴费。

4、开展主动服务,延伸服务内涵

(1)设置客户意见箱,安排专人保管,每天一开箱,反馈答复客户意见和建议。柜台设置客户满意评价器,客户业务办理完毕之后评价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每月统计员工满意率,分别奖惩前两名和后两名,确保优质服务质量。

(2)开展主动服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客户、家庭困难的客户建立“善小”客户档案。定期开展上门收费、代办有关用电业务、用电安全检查等无偿服务。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用电服务“五进”(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活动,推广“善小”做法,广泛宣传科学用电、安全用电知识,提高全社会安全用电意识。

(五)丰富培训内涵,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

丰富培训内涵,关注员工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采取“一学二比三疏导”模式,从业务技能和心理成长两方面提升营销窗口人员的综合服务水平。

1、学业务知识,夯实服务基础

(1)开展特色大讲堂,激发员工潜力

针对营业厅人员新、业务多的问题创新开创一种互动式、互补式的培训模式。开展情景模拟、视频纠错以及业务攻关三类大讲堂,并不断完善班组大讲堂的开展模式,建立班组大讲堂的常态培训机制。

(2)推行工作轮换制度,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实行工作“轮岗”制度,把原来的业务跟人走,转变为业务与柜台捆绑。轮岗的过程中,员工双方更加深入的了解彼此的工作,最终实现“人人乐分享、人人是专家”。

2、比服务技能,促员工积极性

制定星级管理办法,激发员工积极性。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搭建分层级的星级平台(服务之星和业务之星)。推广星级管理模式,建立差异化的服务界面,打造分层级的服务团队,客观、准确、动态的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构建阶梯式上升通道,最终以岗位星级体现薪酬的差异,使员工在各自的通道序列中得到合理的待遇,实现员工的成才需求。

3、疏导员工情绪,缓解岗位压力

(1)“一个倾听”削弱外在因素的影响

建立畅通的倾听机制,削弱外在因素对窗口服务人员的消极影响。营业厅负责人耐心听取员工的叙述,及时进行情绪疏导,引导员工进行换位思考,分析客户的真实需求,建立更有效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达到平复员工心情,理顺工作思路的目的。

(2)“两个借助”减少内在因素的影响

落实“两个借助”,定期对员工进行情绪疏导,尽可能减少内在因素的影响,提高外聘人员对自身业务规划的期望,避免优秀成才员工流失,凝聚团队合力。

一是借助工会组织。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关爱员工成长,开展“我的班组 我的家”、“职工小家”等送温暖活动,展示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和关怀。

二是借助共青团组织。发挥团组织的青年生力军作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开展“善小”主题故事会、“善小”爱心志愿者活动,增强员工企业主人翁精神,展现了电力青年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分享发展 。

参考文献:

[1]王运明.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30.

[2]尚金成,黄永皓,夏清.电力市场理论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郑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以“三办”为导向的供电营业厅管理论文_郑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