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篮球百年历史与制度变迁:纵向研究_美国篮球论文

美国职业篮球百年历史与制度变迁:纵向研究_美国篮球论文

美国职业篮球的百年历史及制度变迁:一个纵向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纵向论文,美国论文,篮球论文,制度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多数国内外的学者认为职业篮球开始于1946年,把NBA的历史简单地看作是整个美国职业篮球,甚至世界职业篮球的发展史。事实上NBA的前身BAA(美国篮球协会)于1946年成立之时,美国职业篮球的先驱者已经付出了近半个世纪的艰辛的开拓工作了。对美国职业篮球的整个历史过程的全面、科学的考察,不仅对早期职业篮球的开拓者的艰辛劳动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总结美国职业篮球,甚至世界职业篮球的发展规律,为今后全世界的职业篮球运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指导未来世界职业篮球运动的开展。

通过查阅了大量有关美国职业篮球发展的文献,并依据美国职业篮球联盟之间竞争所面临的市场模式,美国职业篮球历史上的重大的历史事件,职业篮球联盟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将美国职业篮球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时期的自由竞争阶段,发展时期的寡头竞争阶段和繁荣时期的垄断阶段。

1 起步时期的自由竞争阶段(1898-1933)

1.1 历史的简要回顾

费城—特伦顿是美国最早开展职业篮球运动的地区。很快职业篮球从费城—特伦顿传播到西宾西法尼亚的新英格兰,而后又传播到纽约州。第一个职业篮球联盟是1898年成立的全美篮球联盟(NBL1),几年以后,出现了NBL1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分别于1901年和1903年成立的两个美国篮球联盟(ABL1和ABL2),1899年成立的州际联盟,1902年成立的费城联盟。费城—特伦顿地区确实是职业篮球的温床,然而,不久以后,在新英格兰地区出现了几个强大的职业篮球联盟,1900年成立的马萨诸萨州联盟,在1900-1903年间,又成立了新英格兰,马萨诸萨州中西部联盟。很快,在西宾西法尼亚也先后成立了两个联盟,即1903年成立的西宾西法尼亚县联盟和1906年成立的中部联盟。

纽约州是除了费城—特伦顿和新英格兰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地区。纽约州拥有比较发达的交通,特别是铁路运输网的建成,使纽约州也成为职业篮球的发源地之一。1909年,纽约州就成立了哈德森河联盟,1911年成立了纽约州联盟。尽管当时纽约州的市民对篮球比赛已经很了解,但随着NBL1在纽约区的失败,纽约地区的职业篮球沉寂了近10年。

在职业篮球发展的初期,影响职业篮球传播的关键因素是交通成本。只要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往返的交通成本低,当时的观众上座率低并不是影响球队生存的主要因素。当时,运动员的的薪水很低,但是他们可以同时代表几个职业篮球联盟的球队参加比赛。

尽管职业篮球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到1923年为止,只有一个职业联盟幸存下来,那是以纽约为中心的大都会联盟。其主要的原因是各球队受到交通成本的制约,另外,各联盟内球队的数量较少。2年以后,美国经济状况高速发展,以及橄榄球、棒球项目职业联赛的繁荣。第三个美国篮球联盟(ABL3)成立,该联盟具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ABL3的组织者吸取前人的经验,完善了一些制度,包括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比如:该联盟第一次努力使联盟更具有全国的性质,并且其组织者在控制联盟内的球员“跳巢”(即从一个联盟跳到另外一个联盟)问题上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却以失败而告终。组织者还控制球员从联盟内的球队之间无序的流动。尽管ABL3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但并没有吸引更多的观众,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该联盟于1931年解体。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之间,两个地方性的职业篮球联盟使职业篮球得以继续下去,这两个联盟是东部的美国篮球联盟(ABL4)和中西部的全美篮球联盟(NBL5)。

1.2 对这一阶段的分析

就在美国发明篮球的短短7年之后,美国职业篮球组织在费城—特伦顿,新英格兰以及纽约州三个地区迅速成立起来。在这段时期,各种职业篮球联盟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在1898年至1936年之间的39年中,共成立了35个职业篮球联盟,几乎平均每年就成立一个新的职业篮球联盟。但是这个时期的联盟的规模相当的小,其中拥有球队最多的平均每个赛季10.5个球队,最少的一个联盟只拥有4只球队,总的来讲,平均每个联盟拥有的球队数只有6.4个。各职业篮球联盟生存的时间较短短,在这35年间成立的职业篮球联盟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其中存续时间只有1年的就有21个之多,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所成立的职业篮球联盟超过半数(56.8%)的寿命只有1年。女子职业篮球联盟还没有出现。

受当时美国经济状况,篮球普及程度,组织者经验等方面的制约,这段时期美国职业篮球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特点是:(1)成立的职业篮球联盟数量多,并且以地区性的职业篮球联盟为主。(2)职业篮球联盟尚不能保证基本的生存条件,生命力不强。(3)各联盟之间的竞争带有明显古典自由主义色彩。(4)各联盟及球队对所属球员的约束相当软化。职业球员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拥有比较完备的产权,球员人力资本的使用、收益、处分权能基本上集中于球员一身,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分解不明显。按照程虹的制度变迁周期理论,这时候的职业篮球产权制度处于僵滞阶段。(5)尽管这个时期的职业篮球联盟的成功率较低,但是社会仍然对职业篮球这个新兴产业的前景抱有良好的预期。(6)由于当时的职业球队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并且还有很多比赛对手是当地的业余队,比赛结果缺乏悬念,即比赛产品的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小。因此,当时的大多数比赛强调球员的个人篮球技术的表演来取悦于观众,脱离了比赛的实质——取胜,具有职业比赛原始的娱乐性。(7)各球队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场馆,与场馆方进行各种合作。

2 发展时期的寡头竞争阶段(1933-1976)

2.1 历史的简要回顾

1933年,美国篮球联盟(ABL4)成立,使美国职业篮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ABL4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篮球联盟,组织者第一次把职业篮球当作一个大的商业活动来运作。该联盟对比赛的赛制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前的职业篮球比赛“江湖艺人”卖艺式的方式。统一了联赛的日程安排,制定了统一的比赛规则,每一个赛季产生一个联盟冠军,使各个职业球队的相对水平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联盟内各球队的财政状况与该球队整个赛季的比赛成绩的关系密切,从而强化了联盟内各球队的竞争。同时由于联盟内球队的运动技术水平比较接近,相对于以前增加了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提高了比赛的严肃性,比赛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联盟在这个水平上存续了20年,是美国职业篮球历史上存续时间仅次于NBA的职业篮球联盟。

到1940年代中期,美国职业篮球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个职业篮球联盟是NBL5,ABL4以及于1946年刚成立的BAA。三个联盟的发展战略各有不同。NBL5的球队主要分布在美国中西部的小城镇,ABL4的球队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小城镇,NBL5和ABL4选择在小城镇发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多数球员本来就来自这些小城镇,二是当时小城镇的篮球运动比较普及。不幸的是,它们的这种发展战略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而刚成立的BAA的组织者是11位冰球馆的老板,他们并不拥有一支冰球球队,成立职业篮球联盟的初衷是在球馆里没有冰球比赛的时候能进行篮球比赛,收回一些冰球馆的投资成本。当时,BAA把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大城市作为她们的根据地。BAA的比较优势是这些冰球老板垄断控制了所在城市的大的篮球比赛场馆资源,使想在这些大城市发展的其它的职业篮球联盟望而却步。而NBL5的比较优势是拥有大量优秀的运动员。当时两个联盟争夺的焦点是争夺大学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1947-1948赛季,NBL5最强大的四支球队——明尼阿波尼斯湖人队、罗切斯特王室队、韦恩堡活塞队和印第安纳奥林匹克斯队加入BAA联盟,这个事件给NBL5以致命的一击。1948-1949赛季之后,NBL5的其它的6支球队——安德森、Syracuse,Tri-City,Sheboygan,Waterloo,Denver也加入了BAA,实现了BAA与NBL5的大合并,并将合并后的联盟更名为NBA。结果是BAA的大城市发展战略获得了成功,这标志着“三足鼎立”时代的结束。

NBA的成立,给ABL4以巨大的生存压力。在NBA成立后的第四年,ABL4宣布解体。这样就开始了NBA联盟的第一个职业篮球的垄断时期(1953/54-1960/61赛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NBA并没有利用好这个时机进一步的发展,4个赛季的职业球队只有8到9支。

但是,NBA的这种大城市发展战略的转移还没有来得及占领所有的大城市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预期利润又吸引了一个竞争者——美国篮球联盟(ABL5),ABL5成立于1961年,缔造者是Abe Saperstein。Saperstein有良好的市场感觉,他敏锐地发觉了大城市职业篮球的美好前景,在当时还没有被NBA占领的大城市中成立了ABL5联盟的球队,比如芝加哥、匹兹堡和华盛顿特区等。该联盟成立之初拥有8支球队,其中最强大的球队是George Steinbrenner拥有的克里夫兰管道工队。该球队拥有一位优秀的球员Terry Locus,他是全国冠军俄亥俄州队的明星球员,并且帮助管道工队轻而易举地获得了ABL5联赛第一个赛季的冠军,该队还聘用了黑人教练JohnMcLendon,使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体育大联盟聘用的黑人教练,这将吸引大量的有色人种球迷到场观看克里夫兰管道工队的比赛。但是他在组织管理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他自任ABL5联盟的总裁,同时他还是芝加哥球队的唯一的所有者,还拥有一些联盟内一些其它球队的股份。于是在联盟第一个赛季的开始的第一天就发生了球队之间的利益冲突。当时Saperstein拥有的芝加哥队与华盛顿队进行比赛,比赛的结果是芝加哥以1分之差落败,芝加哥球队立即向联盟总裁Saperstein申诉,对这场比赛的结果表示异议。这样的矛盾不断,观众因此对比赛的结果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当年的门票收入严重不足,第一个赛季结束,整个联盟亏损1百万美金,没有一支球队赢利。NBA积极与Steinbrenner接洽,想把其拥有的克里夫兰管道工队收归麾下,当时双方已经就费用问题达成协议,即管道工队向NBA联盟交纳20万美金的入会费,另外向NBA的辛辛那提王室队赔偿4万美金(因为辛辛那提获得了TerryLocus的选秀权),由于Saperstein以反托拉斯法律条款威胁NBA联盟,结果使谈判没有成功。后来,ABL5剩下的6支球队开始了第二个赛季的联赛。结果这个赛季还没有结束,整个联盟就亏损了25万美金,终于于1963年1月1日宣布联盟解体。Saperstein将他所有的Harlem Globe Trotters的成功的企业式管理移植到职业篮球联盟的管理上,是ABL5联盟失败的主要原因。

ABL5的解体开始了NBA的第二次垄断经营时期(1963/64-1966/67赛季),这4个赛季。

NBA仍然是9-10支球队的规模,并没有利用这个垄断发展的机会,提高进入者的门槛,反而导致了与美国篮球协会(AmericanBasketballAssociation,ABA)长达9年的激烈竞争。ABA成立于1967年,由GaryDavidson和DennisMurphy发起和组织。此后Davidson还组织了WorldFootballLeague和WorldHockeyAssociation,ABA存续期间,对NBA的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与NBA合并以前,ABA主办了9个赛季的比赛(从1967/68赛季到1975/1976赛季)。这9年也是NBA联盟扩军的时期。ABA与NBA的竞争是一种教科书似的竞争。从两个联盟球队所在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ABA除了把它们的球队设在纽约和洛杉矶这样的大都市以外,在许多NBA联盟没有覆盖球队的中等城市都有ABA的球队,比如匹兹堡、休斯顿、TwinCities、达拉斯。ABA还在奥克兰设立了一支球队,与NBA的旧金山勇士队(SanFranciscoWarriors)竞争海湾地区的市场。并且在较小的城市(丹佛、印第安纳波利斯、新奥尔良、路易维尔)也设立了自己的球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到1975/76赛季,NBA球队从原来的12支扩充到18支,主要分布在美国前20位到30位的城市(按照人口规模)。到1975年,NBA球队所在的最小城市就是排位第29位的凤凰城。

ABA尽管对NBA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但在整个竞争过程中始终处于下风。表1是这9年两个联盟的现场观众的平均人数,可见,虽然ABA与NBA的观众的增长幅度比较接近,但由于ABA的基数较小,ABA一直与NBA保持了较大的差距。这也是ABA失败的左证。

表1 ABA与NBA观众人数的比较(1968~1969-1975~1976) 单位:人

68/69 69/70 70/71 71/72 72/73 73/74 74/75 75/76

ABA平均观众人数 2981 3948 4924 5331 5554 5485 6591 7264

NBA平均观众人数 6483 7563 7647 8060 8396 8479 9339 10179

事实上,观众上座率是一直困扰ABA发展的问题。在ABA开始的第一年。当年除了印第安纳步行者之外,其它的球队,包括纽约、珞杉矶和休斯顿等大城市的几支球队的上座率都很差。在当时的情况下,电视转播费还没有成为各球队稳定的收入,球队的收入主要依靠门票收入。除了有较大的门票收入之外,NBA早在1964/65赛季就开始与ABC签定了电视转播合同。从1964/65到1968/69赛季,NBA的电视转播收入都是150万美金/赛季。从与ABA开始竞争的第二个赛季到第四个赛季(1969/70-1971/72),NBA的电视转播费涨到了550美金/赛季,1972/73赛季到则与CBS签定了4个赛季,880万美金/赛季。这些收入都是ABA望尘莫及的。这些经济上的原因,直接导致了ABA的失败。

2.2 对这一时期的分析

在这16年,共出现了6个职业篮球联盟,比前一个时期少了许多,说明投资者具有了更多的理性。这段时期的职业联盟的规模也有较大的增加,平均每个联盟每个赛季拥有9.2支球队,这个指针比上个时期增加了约50%。职业篮球联盟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加强,联盟平均存续的时间从3.0年提高到6.5年。在计算中把BAA(NBA的前身)的存续时间只算了1年,而实际上,BAA在1949年并不是解体了。因此本阶段职业篮球联盟实际存续时间应比6.5年更多。并且这段时期的职业篮球联盟内的球队分布更分散,更带有全国性,以BAA1946-1947赛季和1948-1949赛季为例,在1946-1947赛季中的11支球队,分布在不同的州,其中的多伦多还属于加拿大。在1948-1949赛季的12支球队中,分布在美国的10个州。尽管这些球队所在州比较集中,离真正的“全国性”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较前一个阶段的职业篮球联盟而言,其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女子职业篮球还没有出现。

在这段时期,无论是NBL5、ABLA与BAA之间的三足鼎立,还是ABA与NBA之间的两雄抗争都是在美国相对比较自由的竞争环境下进行的。他们争夺的对象就是开展职业篮球赛事活动的生产资料市场和职业篮球比赛的产品市场,其中争夺最激烈的生产资料就是球员——优秀的篮球球员,争夺的产品市场就是联盟的领地,发展到ABA与NBA两雄抗争阶段时,争夺的焦点就集中在对大城市市场的竞争。因为当时竞争的主要对手就集中在2-3个联盟,因此,这个时期属于典型的寡头竞争。无论是什么市场竞争模式,联盟之间的竞争,其本质就是产权的竞争。不同的竞争阶段就会建立相应的产权制度,这个不断建立新的产权制度的过程就是职业篮球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

在这个时期,随着经验的积累,增加了制度变迁的供给,同时随着科学技术、交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也降低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最主要的是有关职业篮球主要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创新。

职业篮球的三大主要生产要素是球员、场馆和资金。对球员和场馆的产权的界定是职业篮球产权制度安排的核心。在这个阶段,各球队实行了运动员保留制度(reserve system),球员人力资本产权严格地属于各球队,权能仍然没有被分解。

对于场馆方面,球队出现了自己拥有场馆的现象,特别是NBA的前身BAA联盟的各个球队都拥有自己的场馆。这是竞争带来的结果,一方面,因为竞争比较激烈,拥有自己的场馆和几乎完全属于球队的球员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因为大家对职业篮球的投资预期提高,一些实力雄厚的财团愿意进入职业篮球领域。因此,出现这样的产权安排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也说明了产权制度的变迁是渐进的,内生的。

对于球员的人力资本的产权界定方面,出现球员保留制度这种的产权安排,也是职业篮球的所有者们对前人产权制度安排的总结和创新,避免了职业篮球发展初期那种混乱的局面。当时选择使用运动员保留制度,在这些所有者(特别是财力较弱的所有者)看来,可以避免财力雄厚的球队垄断超级球员,从而会拉大球队之间的差距,减少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职业篮球竞赛产品的质量。实行球员保留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减少联盟内的竞争。

3 成熟时期的垄断阶段(1976至今)

3.1 本阶段的简要回顾

1975/76赛季是ABA的最后一个赛季,这个赛季开赛之前共有9支球队,但是在赛季开赛之前,巴尔的摩队退出。在联赛进行阶段,又有San Diego Sail队和Utah Stars退出比赛。随后在赛季快要结束时,St Louis Squires队破产,球队被别人接管,新的所有者准备把球队搬迁到盐湖城并改名叫Utah Rockies。这样ABA只剩下6支球队(New York Nets,Denver Indiana,SanAntonio,Kentucky,Utah Rockies)。在这样的背景下,ABA与NBA于1976年6月17日达成协议,根据这项协议,New York Nets,Denver,Indiana,San Antonio加入到NBA联盟,这四个球队都要向NBA支付320万美金的扩军费用。此外,因为根据NBA联盟章程的规定,所有球队都拥有排他性的领地权(territory right),各球队的领地权受到联盟的保护,New York Nets加入到NBA自然就侵犯了纽约尼克斯队的领地权,因此,该协议决定NewYorkNets向尼克斯队支付400万美金的赔偿金,事实上是NewYorkNets队花费了400万美金从尼克斯队手中购买了纽约的篮球市场开发权力,这也是一种产权的转让和重新界定。考虑到合并剥夺了Kentucky,Utah Rockies两支球队继续参加职业篮球联赛的权力,作为补偿,这四支新加入NBA的球队支付给Kentucky,Utah Rockies没个球队320万美金,买下了Kentucky,Utah Rockies继续参加ABA联盟联赛的权力。

这样,新加入的三支老ABA联盟球队(Denver,Indiana,San Antonio,Kentucky,Utah Rockies)每支球队花费了近480万美金,New York Nets则花费880万美金购买到进入NBA联盟的权力,以及继续拥有原ABA联盟球员的权力,即这四支球队花巨资进入NBA联盟的同时,同时也使原来的球员合同在NBA继续生效。

1976年6月17ABA与NBA关于合并协议的宣布,标志着NBA联盟从垄断走向繁荣的开始。

1976/77赛季,NBA拥有22支球队,球队数量稳步提高,发展到1997/98赛季NBA共拥有29支球队(具体情况见表2),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广泛的地区。截止到从1976/77-1997/98赛季21年的时间内,全美只出现了3个男子职业篮球联盟。

表2 1976-1977至今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盟及其球队数量

编号 联盟名称 联盟名称简写 存续的时段 本阶段存续的

联盟内球

时间(年) 队(支/年)

1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NBA 1976-1977 2427.9

2

All-American Basketball Alliance AABA1977-1978 1

8

3

World Basketball League

WrBL1988-1993 5 7.4

均数 10 14.4

从表2可以看出,男子职业篮球联盟的数量与前两个阶段的数量相比,联盟的数量急剧减少,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只出现了3个男子职业篮球联盟,并且这三个职业篮球联盟中,AABA联盟还只是昙花一现,WrBL也只存续了5个赛季,因此,这一阶段是NBA联盟一支独秀的垄断阶段。

3.2 对这一阶段的简要评述

NBA联盟带有典型的垄断特征。一是NBA联盟垄断了美国职业篮球的竞赛产品市场;二是垄断了职业篮球的电视广播转播市场,有职业篮球电视转播需求的广播电视公司很多,而供给只有NBA一家,特别是该联盟的所有者建立联盟,把全国乃至国际性的电视转播权委托给NBA总部,事实上就限制了NBA联盟间球队之间的竞争,以保证该联盟获取电视转播的垄断租;三是球队进入限制,一方面赋予每个职业篮球球队一定范围的领地权,另一方面控制NBA球队的总体数量;四是对职业篮球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球员的进入限制,在美国,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很多,而能成为NBA职业篮球球员却是极少数运动员。以上这些制度性的规定提高了其它职业篮球联盟进入的门槛。因此,无论是从球队、联盟组织方面,还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进入方面都带有典型垄断组织的特征,它保证了NBA联盟获得最大的垄断利润,这就是NBA联盟今天走向繁荣的根本原因。

4 结论

4.1 以成立职业篮球联盟为标志,美国职业篮球起源于1898年,第一个职业篮球联盟是全美篮球联盟(NationalbasketballLeague,NBL1)。

4.2 依据美国职业篮球联盟之间竞争所面临的市场模式,美国职业篮球历史上的重大的历史事件,职业篮球联盟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将美国职业篮球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时期的自由竞争阶段(1898-1933),发展时期的寡头竞争阶段(1933-1976)和繁荣时期的垄断阶段(1976-)。

4.3 起步时期的自由竞争阶段具有以下特征:(1)成立的职业篮球联盟数量多,并且以地区性的职业篮球联盟为主。(2)职业篮球联盟尚不能保证基本的生存条件,生命力不强。(3)各联盟之间的竞争带有明显古典自由主义色彩。(4)各联盟及球队对所属球员的约束相当软化。职业球员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拥有比较完备的产权,球员人力资本的使用、收益、处分权能基本上集中于球员一身,人力资本产权的权能分解不明显。(5)球队之间的水平差距较大,比赛产品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小,大多数比赛强调球员的个人篮球技术的表演来取悦于观众,脱离了比赛的实质——取胜,具有职业比赛原始的娱乐性。(7)各球队部没有属于自己的场馆。

4.4 发展时期的寡头竞争阶段,出现了许多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最主要的是职业篮球主要生产要素产权制度的创新。对球员和场馆的产权的界定是职业篮球产权制度安排的核心。在这个阶段,各球队实行了运动员保留制度,球员人力资本产权严格地属于各球队,权能仍然没有被分解。球队出现了自己拥有场馆的现象。

4.5 繁荣时期的垄断阶段是NBA全面垄断的阶段。该联盟通过对竞赛产品市场输出,要素市场输入等限制,获取了巨大的垄断租,使NBA联盟很快走向了空前的繁荣。

4.6 纵向来看,美国职业篮球的制度创新是内生的,是在比较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演变而成的。

标签:;  ;  ;  ;  ;  ;  ;  ;  

美国职业篮球百年历史与制度变迁:纵向研究_美国篮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