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论文_金继华,沈林华,王渊芳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妇产科 浙江 嘉兴 330411)

【摘 要】目的:探讨在孕妇产前实施健康教育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法将2014年1月至8月到我院分娩的120例孕妇等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60例选择产前健康教育方案干预,研究两组的临床干预结局。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剖宫产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而言,观察组除第三产程外,其第一、二和总产程时间明显更短,产后出血率明显更低,Apgar评分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增加自然分娩率,并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适合加强推广。

【关键词】孕妇;产前健康教育;分娩方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00-02

分娩是育龄期妇女需要经历的一个生理阶段,也是妇女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体验。但在围产期,孕产妇往往易因精神情绪因素的影响,导致分娩时产程时间延长、需中转剖宫产分娩,甚至因此危及产妇和胎儿生命。如何加强产科护理工作,控制剖宫产率,现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谈论的一个话题[1]。本研究中,我院主要选择产前健康教育方案对60例足月孕妇展开干预,另设常规产前检查组进行比照分析,取得较满意的干预结局,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孕妇由我院产科收录自2014年1月至8月,均属于单胎和初次分娩。年龄在22~34岁范围,中位是(26.8±3.4)岁;孕周在38~41周范围,中位是(39.4±1.3)周。文化程度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以上者各有32例、68例和20例。所有孕妇均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件,表示自愿充当此次研究的受试对象,无孕妇存在心内科重症、精神异常及妊娠并发症等情况。通过随机对照法将全体孕妇等分成两组,组间的中位年龄、中位孕周及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统计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由产科医师与护士共同实施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60例选择产前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前期准备:

由产科专业医师与护士成立产前健康教育小组,调查全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及精神心理等资料,指导孕妇建立健康教育档案,再结合其个体特征与需求,制定合理且利于科室开展的产前健康教育方案。

1.2.2 健康教育措施:

(1)孕早期教育。每周定期以播放录像、集体讲座和互相提问等方式向孕妇普及孕产期的相关知识,如早孕症状、流产征兆和妊娠反应等,从思想上加深孕妇对妊娠与分娩机制的认知,让其在面对上述情况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消除抑郁和焦虑等情绪,让孕妇更主动配合产前指导工作,更快进入准妈妈的角色。

(2)孕中期教育。重点内容在于告知孕妇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的重要性,同时由资深产科护士指导孕妇进行孕期体操、腹部按摩等练习,教会其通过呼吸减痛法[2]缓解宫缩、通过自我监测法了解胎动;通过科学规范的胎教方法,让孕妇加强对机体内外环境的调节,并与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尽量满足其身心需求等。

(3)孕晚期教育。让孕妇丈夫一起参与到宣教工作中,通过录像资料加强孕妇对病理妊娠的识别能力,让孕妇学会拉玛泽镇痛分娩法,了解剖宫产、自然分娩等分娩方式的利与弊,教会其科学坐月子和母乳喂养的技巧,让孕妇熟悉掌握婴儿护理和自我保健的方法等;对可能产生不良刺激的图像资料,应避免让孕妇观看;同时,让孕妇意识到妊娠是正常女性需经历的一个生理过程,让其正确对待并尽量选择自然分娩[3]。

(4)入院教育。入院时,由产科护士热情接待孕妇,耐心为孕妇介绍医院大致布局、病房区环境、产科医师信息和探视制度等,提前带领孕妇到产房参观,让孕妇及早适应分娩环境,以尽量减轻其心理压力[4],更好地完成分娩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在相应措施干预后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同时记录其第一、第二、第三和总产程时间,对其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由新生儿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的肌张力、脉搏和呼吸等身体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由X²和配对t标准检验计数与计量资料,组间各由[n(%)]和(x±s)形式描述,最后以P<0.05对两组数据的统计学意义作判断。

2 结果

2.1 孕妇分娩情况

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看出,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接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一、二和总产程时间上,观察组各项的平均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孕妇产后出血情况

经相应措施干预后,观察组仅1例出现产后出血状况,发生率是1.67%,而对照组共7例,产后出血率达11.67%,可见相对而言,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X²=3.348,P<0.05)。

2.4 新生儿身体情况

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是(9.83±1.02)分和(8.78±0.96)分,可见相对而言,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t=5.807,P<0.05)。

3 讨论

分娩是胎儿自母体内脱离,继而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一个过程,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一个重要环节。分娩期间,产妇的生理或心理均会出现很大变化[5],加上部分产妇属于初次分娩,对分娩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信心,极易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紧张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其正常饮食和睡眠质量构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下降,容易导致分娩时出现宫缩乏力或宫颈痉挛等现象,产妇对此类现象无详细认识,某种程度上又可加重其紧张不安的心理,反复循环最终造成剖宫产、产后出血等情况,既不利于母婴的健康安全,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项研究称,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产妇因对产前分娩知识、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等缺乏认识,致使我国的剖宫产率长期居高不下,甚至于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孕产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远高于WHO提出的控制剖宫产率<15%的要求[6]。故加强产前的健康宣教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产前健康教育贯穿于孕妇的整个妊娠期,能够通过信息资料、示范指导等途径,向孕妇普及妊娠与分娩的相关知识与技巧,让孕妇在面对妊娠反应、先兆流产等情况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手忙脚乱、过度担忧,从而更好地配合产科护士工作,顺利分娩。近年有多项临床实践与研究采取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进行强化干预,均对其价值作出了肯定性评价。

许长缨[6]研究采取产前健康教育对80例孕妇展开干预和对比分析,表示产前健康教育利于加深孕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其选择自然分娩的意向也具有促进作用,可高达88.8%。丁春艳等[7]研究对120例采取产前健康教育与常规孕前宣教的孕妇进行报道,提示全面、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对控制剖宫产率也具有良好效果。根据孕妇个体情况进行产前健康宣教,同时让丈夫一同参与,给予情感支持,让孕妇正确对待分娩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消除其产前的紧张、焦虑情绪,缩短其产程时间,从而顺利完成分娩。

本研究中,我院在产科标准护理的基础上,围绕孕妇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孕妇入院四个阶段对观察组60例孕妇展开产前健康教育,结果发现,观察组经健康教育后,其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得到了明显优化,自然分娩率达70.0%;而且除第三产程外,相对而言,观察组的其他产程时间明显更短,产后出血率明显更低,新生儿Apgar评分也明显更高,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符合[4,7-8]。

综上所述,对孕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增加自然分娩率,并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适合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宋碧云.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80-1881.

[2]张德华,江玉冰.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9(11):68-69.

[3]郑燕,罗晓红,秦艺畅.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2,33(4):574-575.

[4]黄凤霞,冯雪兰.对社区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104-105.

[5]董君梅.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5-16.

[6]许长缨.产前个人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大家健康,2013,7(9):125.

[7]丁春艳,李玲梅.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21):4664.

[8]王丽萍.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4):948-949.

论文作者:金继华,沈林华,王渊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  ;  ;  ;  ;  ;  ;  ;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论文_金继华,沈林华,王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