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王颖论文_王颖

王颖

临湘市人民医院 湖南临湘 4143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的5月~2017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子宫肌瘤病患,所有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按照米非司酮用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小剂量组在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用药后获得了和大剂量组相比稍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但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获得大剂量用药无差异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灶缩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米非司酮;小剂量;子宫肌瘤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low dose mifepristone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leiomyoma. Methods:Sixty-seven patients with uterine leiomyoma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October 2017.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ifepristone. According to the dosage of mifepristone,they were divided into small dose group and high dose group.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low dos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mall dos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treatment of small dose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arge dose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the low-dose mifepristone treatment for uterine leiomyoma has high safety,and can obtain the same therapeutic effect with large dose of mifepristone. It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promote the reduction of focu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虽然癌变风险低,却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且并非没有癌变的可能,固需要予以重视,及早实施有效治疗[1]。此类患者常选择保守治疗,米非司酮是常用的治疗用药,本文分析了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2016年的5月~2017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子宫肌瘤病患做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病情和各项检查结果符合子宫肌瘤相关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依从性尚佳,且有以耐受能力。③患者无米非司酮应用禁忌,最近三个月未系统性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④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为合并严重并发症,未合并其它类型肿瘤。所有患者均接米非司酮治疗,按照用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两组资料:小剂量组有34例患者,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是(35.2±5.7)岁。大剂量组有33例患者,年龄26~43岁,平均年龄是(365±5.9)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是初次前来就诊,多存在阴道出血、月经延长、压迫等症状表现,掌握其身体状况,了解症状表现,进行细致检查,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证实诊断,所有患者均实施保守用药治疗,选用米非司酮做为治疗用药,两组应用剂量各不相同。

大剂量组的用药方法:米非司酮,口服用药,每次用药剂量是25mg,提醒患者于月经1~3d夜间用药,共应用12周。小剂量组的用药方法:米非司酮,口服用药,每次用药剂量是12.5mg,提醒患者于月经1~3d夜间用药,共应用12周。

用药期间予为患者讲解子宫肌瘤相关知识,实时掌握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若发现指标异常或患者存在不适,立即予以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病情、症状以及各项体征的变化进行观察,掌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疗程结束时由同一组人员为患者检测各项临床指标,包括孕激素(P)、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等。治疗后予以所有患者6个月随访,在末次随访时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疗效进行评估。

1.4疗效判定

综合病情改善情况以及项检查结果评估在随访结束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患者在治疗后子宫肌瘤症状消失,月经正常,经B超检查提示病灶消失或较治疗前缩小程度在80%以上,视为显效;患者子宫肌瘤相关有所改善,月经基本恢复正常,经B超检查提示病灶较治疗前缩小程度在20%以上但未达到80%,视为有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加重,视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

2.3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用药期间小剂量组3例患者有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大剂量组9例患者有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7.27%;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发生后患者临床主要的症状表现是阴道出血、月经延长、压迫,若病情严重,还可能造成不孕,而且并非没有癌变的可能,无疑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影响[2]。临床研究证明,孕激素存在于子宫肌瘤内,而子宫肌瘤的发生和进展均和孕激素有密切的关联,也可以说,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内有一定协调效用,可对肿瘤内细胞的分裂起到刺激,从而对瘤体生长起到促进[3]。关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实施手术切除是相对有效的方法,但手术治疗往往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且恢复不易,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其应用,固当前较多患者在治疗过程选择用药保守治疗。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方面应用广泛,认可度较高。米非司酮属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类药物,经口服用药,将药物有效成分送入机体后可在一定程度替代机体孕酮,并与之相关受体结合,进而对孕酮的活性产生有效抑制,使存在于卵巢的黄体逐渐溶解,达到促进孕激素、孕酮等水平下降的目的[4]。此外,米非司酮有效成分能够起到抵抗雌激素的效用,且两者之间的抵抗作用没有竞争性,可,能对丘脑、垂体、性腺轴产生抑制,促进瘤体萎缩,进而使患者月经逐渐正常。而在米非司酮用药剂量方面,临床发现,选用小剂量与大剂量在疗效方面并无差异,而低剂量在改善各项指标方面则更具优势[5]。本文结果提示,小剂量组在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用药后获得了和大剂量组相比稍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但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获得大剂量用药无差异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灶缩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邱士瑜.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求医问药,2012,10(7):836-837

[2]艳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26(7):158-159.

[3]江娜,朱雪琼,陈文兵.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 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28 - 5129

[4]徐海英,沈春映.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2,23(24):2229-2230.

[5]张建海,徐海.射频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70(09):73.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王颖论文_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