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论的新发展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三论的新发展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三个主义学脉渊承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主义论文,学脉渊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在他的晚年,从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主体诸方面揭示了东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特殊性质,进而提出了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理论设想。这是他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一是对《资本论》阐释的西欧发展模式的突破,二是从全新的角度论证了东方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辩证地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构想,除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外,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邓小平关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非资本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今天,我们研究三个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非资本主义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经过二十年的初创阶段,到1873—1883年这十年期间,进入突破创新阶段。他广泛研究同时代俄国、美国、德国、英国学者在文化史、社会制度史、经济史、法制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俄国为典型研究了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关于东方社会的性质,马克思尽管没有系统地论述,但他的心目中有一点是不可怀疑的,那就是“非资本主义生产”、“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两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中。这部著作为马克思提供了新的证据。因为它根据墨西哥、秘鲁、印度、阿尔及利亚、俄国(注:“他(马克思——引者注)对俄国1861年‘改革’以后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关于土地所有权的统计资料及其出版物,……曾经按照原文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由于俄国土地所有制和对农业生产者的剥削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因此在地租这一篇中,俄国应该起在第一卷研究工业雇佣劳动时英国所起的作用一样。”——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页。),即依据亚洲、非洲、美洲三大洲一些国家的材料,详尽地研究了公社土地占有制这一共同特征。马克思摘录有关印度高利贷资本章节时写道:“在一切实行非资本主义生产并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里,都可以看到高利贷的发展。”(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0页。 )该书谈及阿尔及利亚土地集体占有制时说:“在资本主义经济还没有能够形成。”马克思摘录时把这句话改为“在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里”(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第323页。)。这样一改,旨在表明不是资本主义能够形成, 而是不同于资本主义西方的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非资本主义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认识东方社会特殊性质。

非资本主义是以自然经济为其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土地财产和农业构成经济制度的基础。马克思就其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1 )经济目的是生产使用价值,以满足生产者和经济单位本身的需要,它排斥交换价值的生产。(2)由生产目的所形成的分工,只是自然分工, 排斥社会分工。(3 )只生产使用价值的农业社会里资本采取高利贷资本形式,排斥工业资业(4 )高利贷资本瓦解旧社会的生产方式但不能促成新生产方式的产生。这是非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机制。(5 )东方社会是农村公社体系。公社集体占有土地。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从属于公社群体。(6)凌驾于各个公社之上的是专制政府,君主是唯一的地主。

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特殊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和社会主体,决定其特殊的发展道路。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直接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的起点,即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走这条道路,一是要改造农村公社这一古老的生产方式,二是要有民主革命。

农村公社是东方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其基础是土地公有制,以公有产权制度和个人使用权相结合为特征。这样,集体占有和集体生产成为可能。公社摆脱血缘关系,因而具有较广阔的发展余地,并保持同其他公社的联系。但公社毕竟是与世隔绝的小天地,不能有任何历史创举,需要加以改造。如果做到这一点,公社可以成为东方社会复兴的支点,“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的生命”(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63年版,第451页。),成为社会所有制的起点。马克思具体分析了经济方面改造公社的内容。首先,公社“恰好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处在文明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4页。)。这种历史条件, 有利于掌握现代生产力,如股份制、证券交易、金融体系、机器体系等,无需经过孕育期而较短时间内组织大生产及其管理体系。这种改造的实质是从技术制度上改造公社本身。其次,保证农村公社发展的正常条件。为此,免除农民苛捐杂税,减轻各种负担,给他们以正常数量的耕地以及各种现代农具。同时,让农民在关系到共同利益的事业方面进行协作劳动,集体经营。因为,千百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做的。第三,用农民选出的代表会议代替乡——政府机构。这种代表会议将成为维护农民利益的经济机构和行政机构(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6页。)。第四,在公社走上正常发展轨道的条件下, 改造公社所需经费由政府来支付(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5—436页。)。进行上述诸方面改造的目的,是使公社直接成为现代社会所趋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

改造公社,“要能发展,首先必须生存”,“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第439—441页。)。马克思在这里呼唤的革命,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农民革命。革命的目的是消灭专制制度、消灭土地兼并和垄断,保证公社农民占有自己世袭使用的土地。土地问题是农民革命的主要问题。因为,俄国从1861年起,专制政府借助于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手段压迫和破坏公社。专制主义的破坏,使公社内部的利益之争日趋尖锐,加速其解体过程。同时,专制政府还培植起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些部门,进行经济的和超经济的种种剥削。新生的这些部门,丝毫不促进农业生产力,却特别有助于中间商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寄生性和买办性。俄国公社的惨状,激起农民革命的热忱,这使马克思坚信:俄国正走向将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震荡。革命不可避免,并将产生巨大威力。这场革命的前提和结果是推翻专制政府,革命的主力是农民。因为,俄国工人阶级这时还没有成为一支有组织的政治势力。欧洲无产者对俄国革命的帮助,是民主革命胜利和俄国社会复兴的条件。这是“俄国比其它还处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国家优越的因素”(注:《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1页。)。1882 年即马克思逝世前一年,马恩仍然坚持这一见解。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中,针对下述问题——俄国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能否成为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形式,作了他们当时认为唯一可能的回答:“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注:《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26页。)

综上所述,马克思把俄国民主革命和农村公社生产方式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并把这互为补充的改造和革命视作社会新生的契机。后来,列宁也曾制定过俄国等东方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纲领和策略。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俄国社会发展实践否定了马克思的构想。俄国毕竟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曾经遭受过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一切灾难。尽管这样,这一构想的方法论意义不能否定。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样的历史环境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而结果本身在总的方面受生产力发展的限制,而它本质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术界一些人沉缅于个别构想是否实现的争论,却把如此精辟的社会发展观弃置一旁。中国新民主革命的成功难道不是对马克思非资本主义发展构想的最有力的佐证吗?

二、新民主主义

中国是马克思所研究的东方社会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典型之一。中国同其他亚细亚形态国家一样,不能在自身基础上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至少有五种社会势力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先后失败。一是有农民起义思想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859年的《资政新篇》是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纲领。但这一纲领本身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而夭折。二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想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他们所搞的洋务运动最终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三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和立宪派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结果,同样以失败告终。四是大资产阶级代表所搞的土耳其式资本主义、特殊的资本主义,其结局还是个失败。五是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试图搞西化、全盘西化、世界化和走第三条道路,所有这些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均未逃脱惨败的结局。

与上述五种势力相反,近代史上先后出现三种空想社会主义。一是洪秀全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他的《天朝天亩制度》构画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在理想的社会结构里行政——生产——军事——宗教四位一体,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公有制,公有本身又以天朝天国为代表,分配方面实行绝对平均主义以及管理社会方面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等等。洪秀全以主演喜剧开始,以悲剧主角告终。二是康有为的大同空想社会主义。他的洋洋数万言的《大同书》为人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理想图画。公有、平等、人道,是大同理想的三大原则。但它一方面向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推崇资本主义,因而他的大同宏愿归宿为脱离现实的社会主义神话,而他本人,也就因之而成为伟大但又难以理解的空想家而载入近代史册。三是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民生理论、以“集产社会主义”为具体措施的土地理论和资本理论构成民生主义的内容。孙中山在其后半生视列宁为社会主义的圣人,国师人友。他的思想已发展到离科学社会主义一步之遥了。但是,民生主义终究没有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而失败。

理论的历史依照其必然的逻辑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又不成功。这就需要有一个新的理论诞生。这个全新的理论不是别的,就是新民主主义论。其创立者就是东方巨人毛泽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即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之所以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卡夫丁峡谷”,之所以由传统非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决定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对中国经济、政治制度进行科学抽象,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其发展道路的问题。

中国新民主革命的起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土地问题。土地归谁所有,是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问题,也是其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土地国有制度一直占统治地位。尽管曾经出现过严格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度,但它处于从属地位。农民及其村庄一直是土地的实际占有者和使用者。但在不断的改朝换代过程中农民的土地被兼并,被霸占,无地和少地农民阶层成为重建新朝的主要社会力量。毛泽东针对当时农民土地被兼并的严重性,提出把被占土地夺回来交给农民,使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同基本生产者农民直接结合的基本主张。毫无疑问,这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最彻底的方针。这一方针比起太平天国旧式农民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比起辛亥革命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不知彻底多少倍。第二是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农民始终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特别是在中国,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民饥寒交迫,状况悲惨,在政治经济上处于无权地位,因而在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革命热忱。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批驳了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为农民在民主革命的地位问题提供了充分论据,把农民视作民主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这是毛泽东的创举。第三是民主革命从农村开始的问题。中国国情不同于欧美各国,也不同于作为半个亚细亚形态的俄国。因而,革命不能从城市开始,而只能从农村开始。毛泽东洞悉历史、明察现状之后,提出了中国新民主革命不能从城市而只能从农村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这是切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农村开始,即从发动和依靠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开始进行革命,虽然艰难曲折、漫长坎坷,但它却毫无疑义地引向胜利的彼岸。夺取革命胜利的这一独特格局和具体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之处。

当我们把中国新民主义义革命胜利这一历史事件放在中国更长远的现代化过程中来考察和把握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中国革命的胜利实际上是清除现代化障碍的斗争的胜利,它不是工业化本身,更不是现代化本身。但是中国这一任务又是在现代化中构成的,所以这一胜利,也就具有现代化开端的意义。

革命胜利后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课题。比如自然经济如何向商品经济转变;专制主义如何向民主政治转变;礼治社会如何向法治社会过渡;传统意识如何向现代意识转变;落后的生产力如何满足社会有效需求;古老的农业文明如何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科学理论,就是在解决历史课题过程中产生和体系化。邓小平创立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解决历史甩给我们的课题的强有力的精神武器。

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在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通过新民主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定位?马恩列(注:如马克思谈到俄国民主革命时说:它“自然具有同俄国当前发展水平相应的初级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646页)。 以后列宁也曾使用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曾有过些科学的预测。本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经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还需要一个继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但由于以后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社会生产率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社会主义建设曾几度出现更大失误曲折。邓小平发动的我国第二次革命,首先解决了为社会主义定位的问题。1981年6月, 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重新强调了这一点。此后,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概括。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对他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同时,这一理论又是对毛泽东革命分两步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初级阶段理论,指明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自从1956年进入初级阶段,经过四十余年特别是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就总体而言,特别是人均GDP居世界后列。它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经营管理落后。二是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仍占相当比重。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产业比重高、三产比重低,基础产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严重滞后。四是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五是作为国民经济经济基础的农业十分脆弱,社会化程度甚低。六是东西部经济失衡,若解决不好,后果不堪设想。七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力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一靠对内搞活,二靠对外开放。关于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曾经十分强调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列宁也曾经说:“我们有社会主义的知识,但是没有组织千百万人的知识,没有组织和分配产品等等的知识。老布尔什维克领导者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在这方面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是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这门功课我们没有学过。所以我们说,哪怕他是个大骗子,只要办过托拉斯,只要他们有经验,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如果我们不从他们那里学习这些东西,我们就建不成社会主义。”(注:《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71—272页。)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措施,是对马列有关思想的丰富。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然而,公有制实现形式、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问题,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公有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的并存问题,按劳分配和其它分配形式的并存问题等,我们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基本原则是既定的,那就是防止两极分化,防止产生新的资产阶级。这是初级阶段理论的十分重要的内容。经济体制方面,经过二十年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废除,但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还未形成。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国家、企业、个人关系,集权和分权的关系等等,需要认真处理,不断创新。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小平所讲的,无论计划还是市场都是调节手段。与经济体制相应的上层建筑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已占统治地位。但是,民主与法制,法治与礼治、民主与集中、廉政与腐败、小政府与大市场等关系仍然困扰着改革开放大业。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已占统治地位。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作风和社会风气、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科教兴国、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等关系也亟待理顺。

初级阶段理论,阐释了主要矛盾及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但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什么是主要矛盾?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邓小平对主要矛盾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对主要矛盾,党的八大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八大报告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认识,党及时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把工业化视作主要任务。遗憾的是,正确路线没有能够付诸实践。从1957年反右斗争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阶级斗争被看作主要矛盾,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的“左”的错误占居统治地位。结果导致十年动乱,生产力被破坏,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邓小平拨乱反正,重新确立正确路线,准确把握主要矛盾,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根本任务。由于主要矛盾决定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并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与此同时,主要矛盾还制约其他矛盾,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的存在,如区域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生产建设和生活水准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等等,都同社会主要矛盾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矛盾缓和与解决,有赖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缓和与解决。因此,抓住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就是要把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位,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产生更替,最终由生产力来决定。所以,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63页。)

改革开放是发展生产力,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少方面都存在着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巩固。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就是克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开放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吸收别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各国经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正反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谁加快对外开放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谁的发展就快。凡是与世隔绝,闭关自守搞建设,都是不成功的。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深刻地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锁国闭关,实际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为我国带来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资本、技术、信息、生产资料、金融流动的领域逐年扩大,这本身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如一切工作得失上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发展的外部条件上强调对外开放;政治保证上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发展战略上指明三步走目标,等等。由于这一切,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建党思想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结束语

马克思所创立的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即东方社会理论,从历史和逻辑上论证了东方大国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完整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使马克思的设想变成了现实。邓小平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及发展动力问题。不同时代的三大伟人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十分强调农村、农民、农业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可以成为社会主义的起点,毛泽东建立农村根据地,主要依靠农民的力量建立了人民共和国。邓小平发动的第二次革命是从农村开始,最后波及城市。

标签:;  ;  ;  ;  ;  ;  ;  ;  ;  ;  ;  ;  ;  ;  ;  ;  

论三论的新发展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