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勘察是岩土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决定项目建设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其招标工作的开展关乎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岩土工程及其勘察领域自身的专业、市场特点,并且由于目前仍缺少专门针对岩土工程勘察招标方面的规定和细则,导致了岩土勘察招标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招投标;技术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进行招投标的越来越多,程序也更加规范化,特别是一些中大型项目,一般都进行公开招标。招投标的目的就是从投标企业中选取符合建筑本项目需要的,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在方案上具有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等条件的施工企业来完成本项目的实施。以下在参加评标时经常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谈一下勘察招标单位、投标单位以及评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勘察招标技术特点
岩土工程属于地质与工程相结合的新型专业,且多为隐蔽工程,故缺乏系统、完整的设计规范、收费标准和预算定额,其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很多时候,岩土工程勘察招投标借鉴了建筑安装工程的标准,但这些标准不能很好地体现岩土工程的技术风险和法律责任的价值取向,这给岩土工程招投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总结发现勘察招投标技术特点如下:
1、定量难。勘察招标是服务性质的招标,由于勘察的不确定性,其质量和内容难以像工程施工那样量定。此外,有的勘察项目涉及某些特定技术,往往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息息相关,无法简单的以费用高低来衡量。
2、投入高。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工作周期长,大型项目需投入的投标费用更大。
3、勘察与设计一体化。由于经济大环境对建设行业的影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利润空间明显缩小,因此,很多业主方基于减少项目的时间和费用成本,更多地把勘察和设计两个工作放在一起进行招标,由一个中标单位来完成,这相比于将勘察和设计工作分别进行招标,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沟通的工作量,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二、岩土工程勘察招标问题及对策
1、招标单位。根据目前建筑市场情况,目前各地区勘察费用很大的项目比较少,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的勘察也就几万,最大的也不过十几万到几十万元。而现在很多建设单位或招标代理单位真正懂得岩土勘察知识的人又很少,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过分看重报价,报价占的权重过大,而勘察技术方案所占的权重太小,忽略了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以技术较强而费用相对较低但很关键的基础工作。因而经常出现一个很好的技术方案因为报价上与别人仅特很少而没有中标,而中标的仅仅是报价上占优势,技术方案很一般的这种情况。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应该考虑到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投入相对比较少的(与总投入来讲),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在进行招标工作中,宜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为顾问,把价格因素占的权重低些,技术因素的权重高些,使招标结果做到真到体现技术的价值。
2、评标人员。做为评标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资质及技术专业知识以及熟悉相应的技术规范、规程等,并应熟悉本地区的建筑设计思路以及通常勘察、施工方法,能够有重点的对项目的技术标进行审查。同时,还应该做到熟悉招标文件的要求,了解参与评审的项目的工程概况,以做到评审时有针对性等。在评审时,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设计要求等,以相关规范、规程为依据,独立、公正、公平、客观地进行评审和打分,避免人情分、关系分的出现。
3、投标单位。对于投标单位,其投标的目的就是为了中标,在编制标书过程中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从标书的内容来看,投标勘察企业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以及标书编制水平差别很大,这也直接影响在该项目的中标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商务标(报价)对中标影响很大外,技术标部分也是很关键的,其是整个勘察标书的技术核心,也是技术专家最着重审查的部分,其技术标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勘察质量。
(1)工程概况:一般情况下,工程概况由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由于本地区多数工程都没有做初勘,而是直接进入详细勘察阶段,同时,设计是在没有初勘资料上,根据当地经验做的初步设计,在详细勘察报告完成后,可能存在很大的变动,因些,在进行勘察工程量布置时,应该考虑到设计的变化,包括基础型式、宽度大小、埋深以及承载力要求的变化。为了准确掌握工程信息,要对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场地内及附近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形地物、地下管线、障碍物、文物古迹、不良地质作用等,以便做勘察设计时有针对性。现在很多投标单位都轻视了这一点,以致于勘察结果提交后,设计方有了变动后,特别是基础埋深及宽度变化后,形成钻孔深度不足的问题。
(2)勘察孔布置及钻孔类别:勘探孔的布置是最关键的,直接涉及到方案的合理性、工作量的大小、以及能否满足设计、规范规程的要求。经常遇到的问题:
钻孔间距:由于在勘察时,建筑物的基础型式未最后确定,勘察按一般情况勘察施工,勘察完成后,当采用桩基础时,根据规范钻孔间距应该不大于24 米,造成勘察间距不满足设计要求。因些,在进行勘察设计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勘探孔深度:勘察孔深度影响因素,在前面工程概况中已经叙述了一些,还要提的就是,钻孔深度要考虑到相关因素的变化外,留有一定的余量,但也不是越深越好,要从经济上进行控制,需要做的工作主是搜集建筑物附近的相关地质资料、建筑设计资料等、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按照建设方或设计方提供的参数,死板的硬套规范公式确定钻孔深度,再就是钻孔深度很大,浪费工作量,也使勘察成本提高了,降低了竞争力。
钻孔类别比例的控制:主要是控制性钻孔的比例以及技术性钻孔的比例问题。在保证控制性钻孔的比例的同时,也应该对技术性钻孔的合理比例进行控制。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由于竞争使价格越来越低,为保证利润,只好在其他方面做文章,最直接的就是尽量少取土样,出现了不论多大场地,地层变化大小,只做到每层土六件样的问题,不能真实的控制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在标书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勘探孔数量多,取样数量明显少。最为特殊的情况就是,一个技术性钻孔只有一个土样,或一个标贯,这样实际上是缺乏代表性了。
(3)勘探与取样:包括采用的勘探技术手段方法,取样方法及措施等。经常遇到的情况就是:钻探不说明钻探方法,或都不管什么地层就写一句采用冲击钻进或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没有针对性。对于取样,不说明取样方法、取样间距以及所取样品的质量等级等。
原位测试:原位测试包括多种,我们这个地区经常用的包括:标贯试验,重探试验、静力触探、波速测试、平板载荷试验等。在勘察投标中一般对这方面写得都比较少,也比较笼统,都是泛泛的叙述一下。其实更严谨一点,应该将试验的目的、方法、试验要求、试验数量都明确一些。
项目组织:包括机械设备,人员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员组织:经常在标书中注明了工程负责人、审核人等,一般还应该包括:现场技术人员、钻机操作班长、土工试验人员等相关责任人员。机械设备:一般应该包括主要的钻探设备、原位测试设备、测量仪器以及土工试验设备等的名称、型号、数量及设备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标投标是岩土工程勘察领域最为常见、普及的方式,它引入了竞争、鼓励了创新、促进了技术发展。结合工程实践,简单地总结了岩土工程勘察和招标工作。总的来说,招、投标及评标各方应对工程做到客观,认真负责,真正体现勘察技术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 静. 岩土工程勘察招投标管理措施的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8):145.
[2] 郭升鸿. 岩土工程勘察招投标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J]. 低碳世界,2016(05).
[3] 眭定斌,许志坚.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招投标所出现的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5(35).
论文作者:刘文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岩土论文; 钻孔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招投标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