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成斌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成斌

李成斌(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云南 临沧 677600)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语文能力的培养始终离不开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学生语文学习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无一不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缺乏敏捷的思维、开阔的思路、周密的思考、深刻的思想,那么形成的读写听说能力水平往往也不高。文章围绕这些关系,对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与如何培养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

语文是母语教学,语文课是基础教育阶段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其他所有课程的基础,向来备受重视和关注,同时它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即工具性。我国语文教育的“元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都多次阐述过“语文是个工具”的观点。作为工具,语文不仅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甚至可以说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所以,对于这样一门同时兼备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课的教学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中也起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使其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目的中,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

究竟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对“语文”这一学科名称的来历和原意有过一段专门的论述。他说:“彼时同人之意,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固合言之。……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皆非此名之原意。无论怎样理解‘语文’,都离不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无论先说后写,还是先写后说,我们的语文始终与思维脱离不开,因为语言从来就离不开思维,就像思维离不开语言一样。离开语言,思维将陷入混乱,所谓语无伦次,实质上是思维迷乱;而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了意义。所以语言与思维互为工具又互为目的,它们天然地纠结在一起,相互从对方那里得到说明解释。

当人们在头脑中思考问题时,是运用语言在进行思维加工。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要外化,要实现思维以语言为载体和工具在人际间的交流、互动,需要采用的形式不外乎说、写、听、读四种形式。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要有主体内部向外传输,要么采用说的表达形式,即运用口头语言;要么采用写的表达方式,即运用书面语言。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总是同步协调进行的。语文正是通过发展学生的语言,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语言和思维的结合上,进一步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一、语文思维的特征

通常把思维划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等。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单独的某一门学科学习过程中,会单纯地发展某一种类型的思维能力,其他的思维能力则一概不发展,而在另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又会绝对地只发展另一种思维能力,不过相比较而言,不同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不尽相同。

根据语文的学科性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是起着主要作用的思维类型。这当然并不排除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科学研究和发明创作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广泛运用形象思维。例如: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也经常需要形象思维的配合和参与。几何图形在几何题的解题思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就说明了形象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应该运用与其内容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来讲解、传授,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语文思维的培养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现行语文教材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部分作品时,要借助联想、对比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读课文后,在脑海里会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与课文内容相近的场面,形成有血有肉的形象,这些图像会引导学生理解、记住课文的概要、文意。当然,教师一定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良好的、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让再造想象和形象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使其进入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从而达到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理解。例如《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中作者着重运用了联想这一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少见,我们要跟随作者去“草虫的村落”里旅游、观光,去体会作者满足的心情,进而作为读者也可以对“草虫的村落”进行评论。

那么我们也要刻意地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善于思考,经常会有学生不知道该想些什么、该朝哪个方向去想。所以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路,使学生遇到困难时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及解决办法。

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形成。通常我们都会教给学生以下几种阅读思考问题的方法,来提高阅读能力。

(1)比较。

现在学习的课文和每一单元中的内容都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对前一篇课文的回忆进行下一篇课文的比较,很快地得知课文的主旨,细到情节、人物、事件等。从比较中发现事件的共性,从中获得规律,在阅读课文时就会有意识地作出比较。

(2)分解。

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可以对你所感兴趣的部分先分解,再根据需要逐步理解另一部分内容。

(3)发掘。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内容提出疑问,从阅读中寻求答案,或带着课后的问题阅读课文。这样有目的地进行思考,能更好地提高意识的注意。也可以尝试分析课文的人物、事件、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去认识它所揭示的思想意义。

2.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形象思维

在教学中,诗歌一般篇幅比较短,有的读起来比较易懂、直接,有的则不太好理解。教师在讲课中应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什么手段呢?就是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气氛,如导入、对诗歌背景的介绍或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汇报等,使学生感到“快乐”、“自由”又有收获,克服常规教学方法一灌到底、单一枯燥的弊端。也可采用课堂讨论、朗诵等辅助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思维的活跃性。

要注重语文教学时的形象性。学生在学习中由于年龄的因素,常会跟着老师走,久而久之产生了依赖性,不会独立思考获取知识,不会举一反三。例如《匆匆》这篇课文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好多同学不注意记人名的字与名,这也是文学常识的一个重点。讲“弦”,让学生想与箭有关,想到紧张、急切之意,乘机说:“本意是弓上的紧丝,越深为紧张。”急切,意即要“速递、快捷”。朱自清性格柔和,家长为促进他办事学习速度、快捷,故起名“佩弦”。有好多学生不觉联系到自己的名字,觉得名字的由来“合情合理”。这样,学生思维加快,课堂活跃。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归纳人名的字、号,体会作品。学生饶有兴趣,摘录了许多的作家作品,从而扩大拓宽了知识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尝试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举一反三。

3.在作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作文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多读、多背、多写,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学生写《我的理想》时,有的反映:有理想,但就是无思路。在读范文和我的简单提示下,学生们好像个个有的写了,但写出来的结果是:理想很多,没有清楚地说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理想、为了我的理想做过什么。从文中反映出来的是因为困难,常常更换力量型,可以看出学生的理想没有在脑子里好好地构思一下,也不懂得从反面来思考问题。

又如:写作课,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命题从不同角度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文本练习写作,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求异性等思维创造性的不同方面。上语文课后,有时我们会让学生写读后感、续写,如《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仿照课文写回忆录,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学生进一步对课文的写法、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在课堂教学中发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思维的深度本质上强调的是思维的纵向深入,即思维的深刻性,要求学生分析思考语文知识时善于选取一个角度深入思考下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必须强调思考力和思考点的坚持和深入,譬如掘井,一步未达,前功尽弃。深刻的思维拒绝肤浅,谢绝平庸,抗拒泛泛而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要注重引导学生敢于透过表象深挖实质,善于追根溯源,探求事物本质。如果要成功实现高中生和谐全面而有个性的深层次发展,那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定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意义重大。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字斟句酌、处处质疑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刨根问底的学习意识。比如在鉴赏诗词时,语文教师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去孤立地欣赏、浅显地示范,而是要力求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者创作诗词的背景和原由,知人论文,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否则的话,轻则浮于表面,穿凿附会,似是而非;重则望文生义,误人子弟,贻笑大方。

三、语文与思维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良好的思维环境会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创造性思维的大门,酝酿良好的思维环境。那么,在教学中语文与思维的具体运用是什么呢?

1.积淀知识,打好思维基础

小学阶段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为小学生的语文思维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应当是相应的知识的积淀,厚重的知识基础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很难想象一个知识贫乏的人怎样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成为创造性人才。

(1)建立资料库。

组织学生收集语文资料,积累古诗词名句、名人轶事、成语故事、阅读写作知识等方面的资料,通过晨读时间和活动课时间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

(2)搜集信息源。

大量的信息储存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展开思维视角,认识社会,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索取无尽的知识。

通过建立资料库和搜集信息源的方式,能打好思维基础,客观上为学生创立良好的思维环境做好知识上的储备。

2.面向全体,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

学习机制是系统过程,但就学习的动机、认知能力看,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首先应从学习动机入手。比格斯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动机决定着他们选择什么策略,并决定着他们使用这些策略的效果。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机械学习的策略,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使用有意义的和起组织作用的策略。良好的学习动机会促发学生进行思维创造。

怎样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呢?

(1)分类设疑,给每个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2)适时鼓励,为学生个性发展推波助澜。鼓励是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的一种手段,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鼓励、不吝啬每一次表扬会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思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

(3)明确思维目标和内容,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教师在课堂当中确定的思维目标和内容为学生良好的思维动机、学习机制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只要教师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奠定思维基础,就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动机,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

3.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学习状态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状态来自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如:(1)导语激趣;(2)朗诵激趣;(3)绘画激趣。

良好的思维环境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适应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定势。当学生放释心理负担,没有左顾右盼,没有欲言又止的心态时,他就会建立内心自由,即不受冲击、畏惧、强迫、紧张、刺激,而有坚定的意志,自强不息,富有较强的洞察力、预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4.注意思维状态的调节

学生思维状态可分四个阶段,即起始状态、最佳状态、抑制状态、封闭状态。思维最佳时间约在每节课的5—20分钟左右。这时学生精力集中,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有探索新知的趋势。这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黄金时间,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将教学重点、难点放在这段时间教学效果最好。思维抑制状态约在每节课的20—35分钟左右,这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兴趣开始转移。教师应注意观察,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思维的封闭状态约在每节课最后5分钟左右,此时学生已无精打采,教师应给予刺激,使学生克服这种状态,以动制静。教师应当了解学生思维的四个阶段,掌握学生思维的最佳状态,对他们采取有效的思维调节,才能收到良好的思维训练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足够的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教给学生怎样思考。长期这样做,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得到了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主编 郅庭瑾 著《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杨名声 刘奎林 主编 《创新与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3]朱慕菊 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论文作者:李成斌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0

标签:;  ;  ;  ;  ;  ;  ;  ;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成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