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论文_毕玉玲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论文_毕玉玲

毕玉玲 山东省莱芜市凤城办事处中心小学 271100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意识

1.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一组中都分配有两个水平较高的小组长,便于指导本组水平不高的同学。

2.利用游戏软件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对游戏有着特别的爱好,教育性游戏对小学生吸引力很大,如果我们适当地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教育性游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单击鼠标”时,我下载了一些练习鼠标操作的小游戏,学生看似在玩游戏,其实在不知不觉中,鼠标的操作已掌握了。

3.利用校园网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我校校园网开通了“校园动态”“学生部落”等栏目,贴近学生生活,优化了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学生主动探究信息的意识、分析信息的能力均有所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信息道德教育,优化小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

当前随着网络应用的推广,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计算机病毒、因特网上不健康的垃圾、版权问题、人与人交流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教师应当做好一个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的重要角色。针对小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为了让学生加深信息安全意识,我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打印人手一份,让学生学会鉴别,做一个网上文明公民。

三、让学生从实践中形成信息技能

信息技术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需要反复、经常地进行练习、巩固。小学阶段的学生信息技术环节薄弱,各种已形成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迁移到信息能力中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以学生的操作、训练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只要有这种深刻的体验,都将会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和探求新知识的创造精神,有了如此巨大的动力,我们何愁学生信息技能的形成。

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论文作者:毕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论文_毕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