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初探论文_杜艳艳

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初探论文_杜艳艳

新昌县图书馆 浙江新昌 312500

摘要:我国公共图书馆自从进入公益、零门槛服务后,逐渐引入志愿者服务队伍,虽然相比国外成熟的志愿者队伍机制,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者队伍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基于所在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现状,进一步探讨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策略,更好地促进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初探

2016年底,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印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和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体系。2012年中央文明办、文化部制定下发《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见》提出,依托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电子阅览室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组织志愿者开展秩序引导、咨询讲解、设施维护、交流互动等服务。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导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吸引更多图书馆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队伍。”我国公共图书馆自从进入公益、零门槛服务后,逐渐引入志愿者服务队伍,虽然相比国外成熟的志愿者队伍机制,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公共图书馆引入志愿者队伍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基于所在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现状,进一步探讨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策略,更好地促进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新昌县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现状

1.1 志愿者人群:参加社会实践的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为主。

1.2 服务内容:新书加工、书刊整理、图书借阅等。

1.3 服务时间:主要集中在学生寒暑假期间,日常工作时间存在随意性。

2 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初探

2.1 志愿者服务内容全面拓展

2.1.1 馆内服务项目

图书馆内各服务部门的日常工作都可以引入志愿者,如采编部新书加工,图书开放服务区图书整理、图书借阅,期刊服务区报刊整理上架,以及大厅内读者信息咨询、好书推荐等。

2.1.2 馆外服务项目

图书馆各项馆外业务活动任务多,人手少,志愿者的加入就能很好地缓解工作压力,提升馆外服务质量。特殊读者群体上门服务、送书下基层、社会文化活动等。

2.1.3 网络服务项目

基层公共图书馆除了在传统服务项目上需要志愿者的积极加入,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网络上的服务也亟需一批志愿者队伍的参与,如信息咨询服务、宣传推广、与读者互动等。

2.1.4 “真人图书馆”服务项目

近几年来,图书馆界“真人图书馆”不断涌现,也吸引着各家图书馆努力尝试。真人图书馆有别于图书的优势在于它提供的真人书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种服务通常你在其他地方无法得到。资料显示,国外的真人书有球迷、女消防员、殡葬经理、女权主义者、治疗康复师、流浪汉、艾滋病患者、警察、素食者、男女同性恋、政客、脱衣舞女郎、新闻记者、外来移民、残疾人等各阶层的人选,他们都是志愿者。基层公共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吸收有一定专业特长和社会阅历的各界人士如医生、律师等成为“真人图书馆”志愿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志愿者队伍组织管理

2.2.1 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管理机制

图书馆应设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构,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引导和规范志愿者在图书馆的行为。科学、有效、可持续的志愿者管理体系是开展好志愿者服务的基础保障,在开展志愿者服务时,如何招募,如何管理,如何帮助志愿者加强图书馆专业知识水平、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等等,都是必须考虑的。

2.2.2 创新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志愿者不是免费的劳动力,而是补充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活力的新生源泉,是对图书馆服务内容的补充与丰富。应当分利用志愿者的知识优势、专业技能、生活阅历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活动,真正使广大志愿者成为图书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层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的引入,不应单纯只限于“劳动力”来安排工作。管理部门应调研志愿者需求,减少打击志愿者积极性的体力类服务,如还书上架,搬运等工作,增加趣味性、智力性较为浓厚的服务,如读者咨询、讲座助理、送书下乡等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服务意愿和专业特长有用武之地,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

2.2.3 完善志愿者激励与奖惩评估机制

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志愿者,并充分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志愿者虽不是正式员工,也不要求报酬,但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权益保障,例如保障工作中的人身安全,补助必要的交通、午餐及特殊保险等费用,让志愿者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的投入志愿服务。此外,图书馆可以定期召开交流会,加强沟通,交流心得体会,及时的对志愿工作进行讲评和总结,并听取志愿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考核向优秀志愿者颁发证书、通报表彰,或将优秀志愿者的事迹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表扬宣传等,让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得到肯定、受到尊重,并能产生长期服务、奉献社会的意愿。

2.2.4 扩大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宣传途径

在美国,志愿者工作已经被纳入了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课程,政府的倡导及结合教育管理的机制促使美国志愿者工作得以广泛持久和成规模化地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大力倡导,才能普及推广。基层公共图书馆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的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方面资源,全方位的向城市、农村各行业、领域宣传志愿者精神,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

基层公共图书馆要大力提倡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志愿者队伍。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要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印制宣传页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志愿者的服务内容、服务意义及加入志愿者组织的渠道。

3 结语

随着志愿者服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各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虽然仍有很多问题,但是进步有目共睹。基层公共图书馆在争取当地财政支持的情况下,鼓励全县市各年龄层、各行业的市民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在不断实践和经验总结当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为有志于终身学习的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完善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贺小燕.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探究[J].图书馆管理,2015(4):54—56.

[2]美荣.公共图书馆志愿队伍管理的改进[J].图书馆杂志,2007(6):45—48.

[3]宋占茹.论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0):55—57.

[4]王冬阳.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志愿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2013(4):101—102.

[5]张俊.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进一步思考一一以重庆图书馆为例[J].大江周刊,2013(4):124.

[6]陈琦,李文学.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工作调查研究一一以浙江省为例[J].图书馆界,2014(2):46—49.

论文作者:杜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基层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初探论文_杜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