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论文_郭丽

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论文_郭丽

四川省广安区希望小学校 638000

摘要: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给出的标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目标之一就是增加学生模型思想。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这门课程比较乏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模型思想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且掌握数学知识,能够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同时也给数学学习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培养学生自身模型思想进行分析探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模型思想

所谓数学模型思想,主要指有效结合数学理论以及实际生活,通过数学理论知识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同时利用数学概念和其性质等让相关知识变为相关数学模型,然后采用该模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思想。然而,当前不少教师依然没有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只是一味传授数学知识的具体验算流程。提升学生建模能力,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一些数学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没有严格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相关标准要求,依然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学生只是单一的听讲,并且教师讲授的都是课本上面的理论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套用。该类教学方法既对学生思维能力产生了限制作用,也导致学生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1]。

(二)教师综合素质比较低

当前是信息时代,一些学校由于数学教师缺乏综合素质,同时没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觉得学生只要获取教材里面的知识就算完成了自身学习任务,没有将学生实践能力、听、说以及思考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学生学习数学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不高。

(三)应试教育观念非常强

现阶段,一些小学的数学教学比较重视对教材理论知识方面的记忆,应试教育现象非常严重,评价学生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试卷考试分数。应试教育观念导致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没有注重培养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得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兴趣,有的甚至对考试产生恐惧[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对策

(一)联系实际生活,激起学生建模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有效结合数学知识以及实际生活,通过数学知识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依据学生对生活里面事件的理解程度,引导其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同时通过获取数学知识的方式,当再一次遇到这种生活事件的时候能够采取数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教师在讲授《统计》这一节内容的过程中,能够按照“统计”基本概念模拟一个日常生活里面学生去果园集体摘苹果的情境,具体为“今天老师组织学生一起去果园里面采摘苹果,其中明明摘了5 个,红红摘了4 个,新新摘了7 个,算出这3 名同学所采摘苹果的总数。”等相关生活情境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模型解答这一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理解这些生活化的相应数学知识,从而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二)感受模型具体应用,增加学生建模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尝试把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同时通过观察进行仔细思考,提高教材上抽象理论知识所具有的具体化以及生活化程度。比如,教师在讲授计算长方形面积相关知识的时候,能够让学生自己在生活里面找到各种长方形模型,同时用尺子量出所找长方形模型的长度以及宽度,然后计算其面积[3]。此外,数学教师能够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让其在家里找出各种长方形用品,并且量出物品具体长度以及宽度,将其面积计算出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比较谁的实例比较多且更加符合实际,评出最后的赢家。这种让学生在生活里面寻找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让其亲身体验到模型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优良习惯。

(三)对旧模型进行充分的利用,建立新模型

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数学法则、概率以及公式等均属于数学模型,同时这些数学模型具有逐级构建性。就像是只有学习了加法具体运算方法,才可以学习减法具体运算方法。其中教师讲解减法的过程中,能够先让学生对以前的加法运算模型进行思考,然后调用相应的加法旧模型,完成减法运算过程。比如,对于数学题目“露露所买铅笔数量是5 支,明明所买铅笔数量是3 支,那么露露比明明手上的铅笔多多少?”,对于该数学题,必须应用减法才可以算出答案。有些学生没有深入理解减法,对于减法理解的不够深入的学生,教师能够通过以下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对其提出问题“明明有3 支铅笔,那么她再买几支可以与露露手上的铅笔数量相同?”,利用这样的引导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会怎样运用加法,获得正确的答案,之后使其采取减法解答这个题目就变得比较简单了。这种学生利用旧模型有效解决新模型问题的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获取到新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巩固复习旧知识,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连贯性学习能力,给以后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四)进行实践的引导,增强学生建模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定期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增强学生所具有的建模能力。比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到外面超市进行学习,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模型思维有效解决商品价格统计以及计算等问题。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广泛应用所获取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结束语

培养学生所具有的建模思维,可以将其对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创新能力。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课堂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并且建立轻松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使其掌握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雨宏.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6:66.

[2]李智强,朱晓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4:143+145.

[3]杨静.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06.

论文作者:郭丽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论文_郭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