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社区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探析论文

城镇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社区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探析论文

城镇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社区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班晓娜

〔内容提要〕 丧偶独居老年女性孤独感更强,生理老化速度更快,寻求外界关爱较为困难,缺少兴趣爱好,再婚概率较小,种种社会属性特征使得丧偶独居老年女性晚年精神生活空虚寂寞,居家养老模式单一。因此,这部分人群尤其要在饮食营养、心理孤独、社会参与等方面需要邻里互助。社区应充分发挥邻里互助作用,营造沟通环境,构建心理关爱环境。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独居老年女性 居家养老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3亿,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4岁左右,人口年龄趋势已经从老龄化向高龄化趋势发展。在2亿多老年人口中,其中女性的生存年龄普遍高于男性,因此独居女性老年人口比例较高,有关独居女性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一、丧偶独居老年女性个人及社会行为特征

丧偶独居老年女性与普通老年女性有所不同,在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等方面更是有所不同,丧偶独居老年女性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更为积极的社会参与。

装备有NSK第二代电控机械方向机的大众车系,在车辆发生前部碰撞或者车轮碰撞等交通事故后,组合仪表上的转向系统警告灯点亮,转向沉重;连接诊断仪,进入诊断地址“44 动力转向”中存储有故障码“P160900- 碰撞切断已触发”,且该故障码无法清除。

1.丧偶独居老年女性比普通老年女性更感到孤独。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其失去丈夫的概率更大,并且一些丧偶老年女性面临老伴突然离世更加痛苦,无法进行个人情绪和心理调节。在人口家庭小型化的今天,绝大部分丧偶老年女性是独自一人居住,而非与子女在一起居住,因此其孤独感更为强烈,其日积月累的悲痛和孤独给子女带来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那些未丧偶的普通老年女性,在60岁以后更能体会到人生晚年的幸福与愉悦以及老伴带来的支持与安抚。在社区生活中,丧偶独居女性在与有老伴的女性对比后,认为自己是可怜和无助的,更加助长其孤独感。

2.丧偶独居女性比普通老年女性生理老化速度更快。由于独居老年女性是只身一人,在生活中各种生活习惯比较简单,尤其是在饮食方面越简便越好,这对于逐渐衰老的躯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营养的失衡导致独居老年女性加速衰老,身体状况堪忧。而那些有伴侣的老年女性,即使两口之家仍能一日三餐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合理的饮食安排加上老伴的陪伴,健康状况方面明显优于丧偶独居女性老人。

凭借能够帮助政府化解深重政治危机——如整合政治派别、合法性危机等——的职能,在现代国家政治体系转型过程中政党大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党作为现代政治中最重要的组织,一方面把党的意见传达给其成员和一般人民群众,另一方面组织民意、向政府权力和决策中心转达人民的利益诉求。普京在任内的强力改革措施与铁腕执政手段,将俄罗斯政党这一功能调节激发出来,从而韧化了政党在人民与政府权力之间的纽带作用。

二、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的邻里互助式的居家养老问题分析

1.以社区为依托,继续创造邻里沟通的环境。目前的城镇社区,基本上都有社区活动站和社区活动室,部分社区还有空地和场地以便社区开展活动。社区应积极发挥基层组织功能,在提升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做出努力。进行海报宣传邻里互助式帮扶,继续发扬传统文化中互敬互爱的邻里关怀。社区应定期举办一定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更多的丧偶孤独女性老年人参与进来,如手工制作、集体做饭等活动。另外,社区之间还应有互动,联合力量组建老年大学,开办各种讲座和学习培训,使丧偶独居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B组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为2.9%(1/34),显著低于A组的8.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ND、短暂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肾损伤、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丧偶独居老年女性再婚概率较小。与丧偶独居老年男性相比,丧偶独居老年女性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其子女往往不支持独居老年女性再婚,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子女的反对。担心老年女性伺候再婚的老年男性,给家庭增加额外经济负担。二是来自外界的不安全感带来的负担。担心发生一些遗产继承方面的纠纷,尤其是一些欺骗行为的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丧偶独居老年女性再婚的概率较小。

传统意义上的邻里互助式养老方式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传承并发扬邻里互助居家养老模式,需要综合考虑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的养老需求,同时也要积极从供给层面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

1.饮食方面需要邻里互助。丧偶独居老年女性在饮食方面三餐不规律且饭食较为简单,进而引发的健康问题需要关注。目前,一些社区里的老年人自发形成的暴走队伍以及广场舞队伍里形成的交友机会,使得一些老年女性能够交往到互相欣赏的女性老年伙伴,在熟悉之后便可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尤其是在饮食、健康等方面的共同话语,如食物的共享、健康知识的交流,有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这种互助是一种自发行为,并不是由社区自觉组织的行为。

3.社会参与方面需要邻里互助和社区帮助。社会参与是丧偶老年女性情感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老年女性行动方便自如,外出以及远游都没有太多问题,那些可以体现社会参与的活动对于丧偶老年女性来说都是一种吸引,如社区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小区的广场舞以及各种健身活动的自发组织都使得老年女性有一个社会参与的机会。如果社会参与活动缺乏,那将会导致老年女性与社会脱节,并产生自卑无助心理,使其孤独感倍增,进而失去生活乐趣。

三、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的确立与展望

2.心理孤独方面更需要邻里关怀。如果丧偶独居老年女性在社区结识到了较为知心的朋友,平日里就会经常相互走动,并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如外出郊游、购物等,排解了孤独寂寞之感。而这种邻里关怀,一定是局限在本社区或者本小区内,距离太远的朋友无法形成长期往来的习惯,也只有就近原则形成的朋友,才能在日常中常来常往互相慰藉。由于女性老年人最主要问题是心理孤独,因此养老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养老关怀。

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的养老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老年人所面临的养老问题,丧偶独居老年女性都具有且问题更多,面临的困难也更多,因此需要额外的关注与重视。

2.社区组建社区食堂解决老年人的营养膳食问题。鉴于独居老年人营养膳食的缺乏,社区可以联合社会力量组建小型的社区食堂进行配餐和送餐服务。工作人员可以聘用低龄独居老年女性签订用工合同,并给予一定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配送范围为本社区两三公里内的有送餐需要的独居老人,或者也可以由社会力量举办的送餐公司进入到社区,仍然聘用低龄独居老年女性进行辅助性送餐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工资报酬。另外,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政策,在社区食堂和社会企业送餐方面给与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在场地用地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

3.社区应构建心理关怀环境体现老有所乐。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的心理问题,是养老中最大的问题。社区应积极创建心理关怀环境,如建造活动室把独居老年人请进来,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来。另外,社区也可以和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定期请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来讲座,并与老年人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并疏导心理问题。心理关怀环境的创建应形成常态机制,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行动。结合老年大学,同样能够构建欢愉而有向上力量的环境。

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设置包括指标配置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及自动统计分析模块,通过与信息部门合作,将此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嵌入护理信息系统。①指标配置模块:此模块旨在建立并持续维护指标库,共收录39项经筛选确定的指标,分别以二级指标形式体现;②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信息化数据平台与现场评价相结合方式采集数据;③自动统计分析模块:依托护理信息系统自动进行大数据分类汇总,通过内置品管工具自动分析。

4.积极进行低龄独居老年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部分丧偶低龄老年女性身体状况良好,可以针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结合社区工作实践,设立社区银色人才中心,社区联合社会企业把那些有经验、有专业技术知识的老年人群配置适合的岗位,积极发挥老年人的余热,如培训机构需要年富力强的老年教师,一些药店需要精力旺盛的退休医生,法律咨询机构需要经验丰富的退休律师等。银色人才中心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并有相应的制度配套,工作人员参考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免费为需要找工作的独居老年人介绍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职位信息。

注:本文系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一般项目《辽宁城乡居民养老方式选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lslktyb-110);2017年度大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一般项目《大连城乡居民养老方式选择及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dlskyb072)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

标签:;  ;  ;  ;  

城镇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社区邻里互助式居家养老模式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