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价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工程进度、质量等极为关键。造价通常以招投标为其开始阶段,直至项目全部结算费用才算停止,贯穿了项目建设的始终。但对于工程造价来说,其在招投标阶段仍旧伴有诸多问题,导致造价时常存有失控情况。下面便针对造价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展开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招投标过程;问题;对策
1建筑工程招投标基本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招投标通常涵盖了工程招标、投标两部分。前者指的是建设单位就工程项目做出相应决定后,通过合法形式促使承办方进入到建设环节之中,依靠承包方间的竞争来选出契合工程建设的投标方案,并与相应施工单位签署合同。而施工方对应的工程建设任务便是工程招标。工程招标本质为法律行为,因此相应招标行为必须以法律为导向开展。工程投标指的是项目承包方待投标资格经过审查成功获取之后,需要以招标文件相应要求为依据,于规定时间内进行投标书的填写,同时积极为中标做好准备的法律行为。
2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造价未能契合建设单位相应要求
由于投标单位很难与建设方做到及时沟通,使得施工单位无法明确建设方心仪的招标方案,部分造价内容超出了建设方预计内容很多,最终造成投标失败。上述状况便是承建方、建设方间信息很难做到对称而导致的。虽然需要建设方对拟建工程进行发布,但同时承建方也必须明确建筑相关信息,确保造价投标更富准确性。但当前承建方针对建筑工程展开造价计算时,很多是依据招标人员口头信息来计算,而承建方虽然消耗较多人力、物力等进行造价的计算,但最终也因很难契合建设需要而做无用功。
2.2造价拟定价格较低
现阶段,对于建筑市场而言压价的不合理性已然成为突出问题。由于建筑市场竞争伴有的激烈性以及工程建设需求较大等特点,导致施工企业若想强化竞争力必须推动施工质量向着造价低成本方面转变。但上述转变却是南辕北辙,有的承建方进行造价拟定时,会依靠不契合投标机制的行为来获取建设单位心理造价,随后针对投标方案加以修改,确保投标价格契合心仪价格,从而获取相应的承包资格。此外,部分竞标单位为了赢得投标,也会依靠不合理压价等行为展开竞争。投标单位会过于重视投资成本的节约,人为地对造价成本进行打压,导致工程施工事前便发生成本亏损等情况,导致后续建设隐患重重。
2.3评标、定标不够科学
评标定位是招投标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明确哪家中标的过程,相关人员必须秉持“公平、合理”等理念展开评标定标。同时,评标专家需要以工程实际为导向制定评标策略,保证策略的先进性、公平性。但当前对于评标定标而言由于理论有限等问题,在评标规则以及方法方面仍旧未能统一,使得评标定标伴有主观性。有的业主单位主导权较强,他们仅仅关注成本节省或者是造价控制等原则,多将目光置于“报价”方面,却未能对投标单位相应资质、实力等加以重视。此外,评标定标虽然进行了专家小组的设置,但很多人员均源于业主单位,此类评标模式显得不够公平。此外,由于评价的定性特点极为突出,欠缺数据支撑,导致开标之后仍旧存有议论或者是困惑等问题。
2.4造价管控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竞争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愈加兴盛,招投标同样以市场经济为依据,依靠自由竞争来进行资源、人力等的调节和分配。对于市场竞争来说招投标极为关键,而价格竞争又是重中之重。但当前存在的计价模式却很难契合自由竞争特点,甚至竞争价值也不够公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部分定额当中度量显得太过精细,希望依靠准确计算来明确施工材料数量等,但是相匹配的价格调节却不够理想。而对于工程量计算来说,通常需要借助从施工措施等出发展开考虑,但其涵盖的竞争性成本却很难得到体现。有的业主单位虽然聘请专家对投标报价等进行评审,却对部分关键信息进行隐瞒(如企业成本),导致报价不够公正和科学。
3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3.1完善评标机制
评标方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在业主选择承包商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必须完善评标机制,选择适合自己的评标方法。目前常见的方法有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最低投标法肃然工程造价较低,但是可能会出现投标方为了中标而盲目降低价格的现象,但是在投标方中标开始投入建设以后就可能会出现为降低成本而牺牲工程质量的问题。因此,该评标方法主要适合用在工程项目小且对标书要求不高的工程项目中,对于大多数大规模建设项目和造价本身较高的项目而言,应该在综合考虑施工技术、造价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标方法,这样有利于控制工程的质量。但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时,必须对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其他细节问题重点关注,结合工程实际和招标方法去制定合理的评标方式开展评标工作。
3.2明确合同内容和合同形式
在招投标阶段,明确合同内容和形式是为了实现更好的造价控制管理。在合同签订时,双方应就合同类型、结算方式等进行确定,采取合理的合同形式可确定双方利益的分配,保障项目目标的完成,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当然,在计算规则上,还要根据清单项目全面描述,准确计算项目的工程量,这样可有效减少工程施工阶段中对于增加合同价和工程变更的能性。
3.3科学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招标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所以要准确编制招标文件,强化对文件内容的审核,确定所编制的招标文件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在审核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对于招标文件中关于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内容认真审核,尤其要对各合同款项审核。
3.4强化招投标环节的造价管理要点
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关于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首先要科学设计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量清单中体现其设计的科学性,保证内容合理有效,保证各项内容规定公平公正,这是保证招投标工作在公平公正原则下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其次,应该强化标底设计和审查工作,标底作为确定报价合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肯定建筑价值和成本价格计算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对标底设计的审核,才能便于后期的造价控制。此外,在确定标底和标价以后,应该由招标方开展询标工作,在询标是排除非实质性和偏激性的报价,减少后期设计变更问题,同时就有关招投标内容做好招投标双方的沟通联系,确定最后的招标价格合理科学。
3.5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通过对投标单位的资格审查,可以节约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可以控制造价成本,同时,只有让投标单位的整体素质上升,才能保证招标的顺利进行。审查人员要严格的按照投标招标法对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样就可以吸引真正有实力有作为的公司前来投标,为后面的工程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伴随而来的便是建设工程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工程项目需要筹建多少资金以及是否可以顺利展开,对项目的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可见,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冀果果.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研究[J].中国招标,2018(46):30-31.
[2]朱金良.论述造价控制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市场,2018(35):74-75.
[3]庄惠.施工企业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风险与应对策略[J].建筑与预算,2018(10):20-22.
[4]田鹏.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J].中国招标,2018(40):37-38.
论文作者:李春慧,陈万,李建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造价论文; 招投标论文; 评标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单位论文; 很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