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进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进

 (蒲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630)

【摘要】 目的: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采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1例,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治疗的研究组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式展开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成果,大大提高了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60-02

所谓骨质疏松症,指的就是因为骨量减少引起骨的微观结构不断退化,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韧性减少,骨基质与骨矿物质的比例无法到达平衡,导致骨强度进一步降低,十分容易引发骨折的问题,对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是威胁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对其行常规检查时很难确诊,漏诊、误诊也成为了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就医时常常遇到的问题,而且在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治疗的时候,不论临床治疗采取何种药物实施治疗,不仅无法确保治疗效果,而且治疗疗程非常长,导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情况十分差,所以必须要给予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更加有效科学的治疗。我院现对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了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良好的临床效果,见如下报道,以期可以为改进今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确诊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5~76岁,平均年龄为(67.2±5.2)岁,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腿部、背部、腰部酸痛,主诉疼痛难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42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基本病例资料上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身体情况对患者使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采取的治疗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性激素替代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每天给予患者使用60mg雷诺昔芬(国药准字J20080022,LILIY.S.A),或者是给予患者使用1.25mg替勃龙(国药准字H20051085,南京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其次是鲑鱼降钙素治疗,每隔一天对患者用药一次,每次采取鼻内给药的方式给患者使用200IU剂量的鲑鱼降钙素(国药准字H20061156,上海太平洋药业有限公司);最后是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每天给予患者使用0.2g塞来昔布胶囊(国药准字J20120063,PfizerPharmaceuticalsLLC),或者是每隔12h给予患者使用曲马多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19980214,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两种不同治疗模式下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乃至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疼痛有一定减轻;无效:未达到以上任何一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来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21例患者中,显效7例(33.33%),有效9例(42.86%),无效5例(23.81%),总有效率为76.19%。研究组21例患者中,显效11例(52.38%),有效9例(42.86%),无效1例(4.76%),总有效率为95.34%,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骨组织微细结构出现破坏或衰退现象以及骨量低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机制,又分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的妇女由于卵巢开始萎缩,导致其卵巢功能出现衰退,引起雌激素分泌量的减少,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现象,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了该病带来的许多不利影响[2]。

人体骨质的代谢与重建都与内分泌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雌激素对甲状腺旁腺激素、破骨细胞和降钙素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直接作用在人体内的成骨细胞上,从而也就增加了人体的骨量。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通常都是选择激素,雷诺昔芬可以对雌激素的靶器官进行选择性的作用,二磷酸盐可以减少骨的转换以及提高BMD,而活性维生素D能够使钙代谢受到激活,有助于维持钙平衡和加速骨转换[3]。总的来说,在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时候,还是要严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来进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最大程度确保患者的治疗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经过综合治疗的研究组取得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可知,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展开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成果,大大提高了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亚军,帖小佳,伊力哈木·托合提.中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07:1129-1134.

[2]张智海,刘忠厚,李娜,张萌萌,黄琪仁,马远征,王亮,刘勇,刘新宇,朱钧,蓝旭,李士春,杨鸿兵,喻恒峰,汤光宇,张伟,姚伟武,李绍林,彭俊红,周晟,周劲松.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09:1007-1010.

[3]谢雁鸣,宇文亚,董福慧,孙树椿,王和鸣,刘庆思,华中健,马良宵,廖星,徐桂琴,支英杰,牛潞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摘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07:1886-1890.

论文作者:王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