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干部岗位培训教学质量的新思路_教学理论论文

提高干部岗位培训教学质量的新思路_教学理论论文

关于提高干部岗位培训教学质量的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岗位培训论文,教学质量论文,干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五”以来,全路站段级领导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不仅为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管理人才,同时,还为干部培训工作的自身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笔者仅就如何提高干部培训的教学质量问题,提出我们的新思考,以求干部培训工作在“九五”期间得以更好的发展。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教师是影响干部培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一切教学活动,都不应离开教师的指导。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训练有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干部培训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由于干部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为此,我们提出三个方面新要求。

1.面对新的培训任务,对教员素质应提出新的要求。干部培训的教师应具备两个基本素质:一,由单一的一门专业,变为多学科、多功能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二,由纯知识结构,变为技能、能力、智能性结构。只有具备了这两个素质,才能适应多变的培训任务、内容需要。哈局干部学校在“八五”开始,就要求教师不但能承担一门课程,而且还要承担与本专业相关的多门学科。这样,既解决了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又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

铁路系统干部培训的目的是为运输生产服务,是围绕两个轮子的转而转。那么,我们的教师就必须能够主动适应、主动服务于运输生产的变化和需求;能够主动适应、服务于任务的变化与调整。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去主动适应,而不能让培训任务去迁就教师能力。为此,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是:由单一的、固定的计划性、专业性的专职教师队伍,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适应运输生产发展的、灵活的多专业、多功能、智能性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由传授知识理论为主,转变为以培养智能、技能为主的整体教学体系。

在教师队伍具备了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在授业解惑过程中,还应以学员为主,围绕学员需求转的弹性传授。以符合品味的、实惠的“拼盘”,来代替不对口味的只讲形式、排场而造成极大浪费的“套菜”。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首先做到“三备”:备教材、备班级学员的心理、备现场实际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的讲授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才能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另外,教师还应具备“两个弹性”的能力,即备课内容不变,而备课时间可长可短的弹性和授课时间可长可短的弹性。这样,教师才更具有适应性和主动性。

2.动态性专职教师队伍的不断调整。干部培训的教师定编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客观上要求专职教师队伍必须是精干的、多功能的和动态性的。对专职教师队伍,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吐故纳新,能“以一当十”。哈局干部学校在“七五”期间,就注意了专职教师的不断调整。有虽然个人素质很好,理论功底也不薄,但“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不宜做教员的,学校果断地进行了调整,既发挥了他的长处,又保证了教师整体素质的良好状态。

利用组织手段调整教师队伍,只是个别现象,而积极让有条件的年轻教师大胆登台讲课,到讲台上去摔打、锻炼、提高,则是增强教师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讲台是提高和考察教师水平与能力的最好舞台。哈局干部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内,就两次让教师全体登台讲课,出现两次高潮,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动态性的兼职教师队伍的不断调整。兼职教师队伍是专职教师的必要补充,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教学劲旅。哈局干部学校根据需要组建了校内、校外两支兼职教师队伍,并与专职教师队伍结合起来。他们互为补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兼职教师的选聘与管理上,哈局干部学校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在部、局和大专院校优选了一批理论水平较高、专业造诣较深、授课能力较强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其中名望最高的是全国人大常委冯之浚教授。他们为干部培训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兼职教师的管理上,哈局干部学校也实行动态性管理,经常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无论是局内的工电系统科段长岗培班,还是第一管理者政治素质培训班、站段职教主任班,我们都不断地进行调整,甚至个别的、名望较大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只要不适应,学校也“忍痛割爱”,予以调整。

注重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

干部培训具有“短、频、快”的特点。主要是培训时间短;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更换的频;培训任务下达的快,要求完成的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干部培训工作必须注重“实际、实效、实惠”的原则。因此,在教学改革上应进行如下探索:

1.合理调整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铁道部下达的培训计划,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指导性的,各培训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调整。即在适应总的计划原则下,对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比例不断进行“微调”,尽最大努力满足学员的需求,回答学员在现场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热点问题,使学员学有所获,真正达到更新知识、增长才干的目的。哈局干部学校在举办全路房建段长岗培班时,以铁道部的培训计划为指导,先后走访了部、局主管部门,并深入到十几个基层段进行现场调查,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房建管理现状和发展的动态情况,进而合理地调整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尤其是增加了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搞好维修工作的专题研讨,使培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另外,还根据现场的情况和学员的要求,适当增加了电子计算机课的课时,受到了学员的普遍欢迎。

2.在教学方式上,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教学。干部培训的对象均是有一定文化层次,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干部,他们最反对的就是灌输式、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干部培训的教学方式必须走开放式的路子。既要在课堂上讲清理论,又要组织学员深入现场,搞好现场教学、经验交流,使学员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去感悟真知,去解答疑难问题,去体会所学理论的适用性。哈局干部学校组织全路房建段长班的学员走出课堂,先后到一些先进房建段搞现场教学,并实地考察了大庆地区小区规划建设和采暖供热设备,使学员增加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收到了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效果。

3.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所谓“双思维”相结合讲授法,是指将枯燥无味的抽象理论,用形象、艺术的图画、图表展示出来。这一讲授法,在讲授实践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我们还尝试“师生换位讲授法”,如在讲授房地产法时,我们先组织学员讨论,然后让教师对有关知识进行简单讲解,最后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运用较好的学员详细结合理论讲案例,这一尝试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注重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抓好教学管理的目的,一是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成学员自己的知识;二是将课堂上讲授的理论,转化成学员可操作的技能和能力,这就是所谓的“两个转化”。要实现“两个转化”,在教学管理上首先要注意搞好“三化”,即知识的“消化”、“活化”和“深化”。

首先,必须保证知识的“消化”。这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即使学员能够将教师当天讲授的课程做到当天理解、当天消化。为了达到真正消化,就要建立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控制、管理和配合,抓好课余时间的自学、复习,加强消化过程的组织与引导。教务部门的辅导员(班主任)应根据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思考题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引导学员将理论结合学员单位与个人的实际,使学员能够用自己消化后的语言表述出对理论的感受和体会。这样可使教师的知识转化成学员自己的知识,实现第一个转化。

其次,必须进一步抓好知识的“活化”。所谓“活化”,是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成学员自身的技能和能力。“活化”的关键是将课堂授课、现场教学与经验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师生互长律”、“学生互学律”,拜能者为师,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知识转化成技能、智能。哈局干部学校每一期培训班,都要组织学员进行经验交流,让学员自己交流“绝活”,大家切磋琢磨,使理论以活生生的实例展示出来,最后达成共识,然后回到原单位去运用,在运用中再体悟。如在讲授“领导科学”课时,学校根据学员副职多的特点,组织大家围绕“怎样当好站段副职”这一专题开展讨论。先在学习小组普遍发言,然后由小组推荐到班级进行交流,经过热烈争论,最后形成了“摆正位置、认清角色、搞好团结、发挥作用”的共识。学员反映这种自己谈自己、自己提高自己的做法,有利于活化理论,有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最后,还要进一步促进智能的“深化”。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高要求,也是干部培训的最终目的。任课教师应该将教学与教研、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注意捕捉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方法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加以运用、推广的最新成果,并能将这些成果尽快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转变成学员的智能和技能,并要求学员在回到原工作岗位后,要进一步在实践中体悟,真正把知识、智能、能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哈局干部学校在开设“技术经济学”课时,任课教师帮助一名负责站场改造施工的学员,运用技术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设计方案,用最佳投入,使工程投资大为减少,创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其他有工程任务的学员也纷纷与任课教师联系,请求帮助进行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使知识转化成直接生产力。

(课题组成员:郏松鹤、张绍蕙、张连才,由张连才执笔)

标签:;  ;  

提高干部岗位培训教学质量的新思路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