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论文_杨智

浅析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论文_杨智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通州中学,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8304)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研究中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导学案的含义

导学案是新课改的理念下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点说,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性学习。

二、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的目的是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学案是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教案的性质以教师为中心,单向性,封闭性,学案的性质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性,开放性;从角色来看,教案是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学案是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从表达形式来看,教案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学案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三、借助学案促进师生双边互动

1.遵循“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理念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理念将学生的“学”放到了最为重要的位置,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学生的自学部分与科学合理的问题,一改过去“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把“学”和“导”设置成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科学的学习思路进行研究探索,使得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培养与提高,并达成学习目标的实现。

2.师生双边互动、生生合作学习贯穿“导”与“学”的始终

学生的“学”是“学案,但学生的“学”不是漫无目的“任意学”,因此,教师引导并组织学生探讨交流以及诱导学生质疑是最为重要的. 学生合作小组各成员之间针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探讨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以及适时的介入和引导,这样活跃的师生及生生互动使得学生的探索变得更为兴味盎然。

比如导学案中简单应用问题,问题:汽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笔直开往山谷,驾驶员按一声喇叭,5秒后听到回响,已知声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的距离是多少米?

教学处理就很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是让学生分析解答过程,然后笔者对学生疑惑的问题作适当点拨,最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分析:

(1)画线段图:

(2)等量关系:声音的速度×5=2×(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的距离+汽车的速度×5)

(3)列出方程:340×5=2(x+7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学点拨:

(1)你认为列方程要注意什么问题?

(2)汽车在哪里听到回响?

学生思考,最后学生给出了正确解答过程:

(1)画线段图:

(2)等量关系:声音的速度×5=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的距离×2+汽车的速度×5,

(3)列出方程:340×5=2x+20×5。

在教师导学生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善于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所以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更不能替代思考,而应该通过关键点拨、引导,再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使他们通过合作交流、深入探究明辨是非,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合理使用导学案

课堂上使用导学案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去探求新的知识;学生所不懂的知识和难点问题,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也要见缝插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研究探讨;对于一些定理或规律也要努力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不管怎样,课堂上的学习,学生永远都是主体,教师只是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效性的建议。

课堂上运用的导学案,教师还要按照教科书,把其中的精华部分挑选出来,进行精讲精练。教师要把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方式优选化,把力气花在重点、难点和疑点上。

案例:三角形外角性质的应用性探究。

某厂生产的某零件,规定∠BAC=90°,∠B=21°,∠C=20°,产品检验员检查时发现∠BDC=130°,判定该零件为不合格产品,请结合已有知识画出模拟图形。

(1)此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哪些知识?

(2)产品有三角形存在吗?

(3)你能尝试几种添加辅助线的方式使其成为三角形呢?

(4)根据自己的思维画出图形并解答题目。

导学说明:添加辅助线是这一教学内容的难点,教师在此关键点上的导学有助于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从“构造三角形”的讨论进行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难点也易于解决。

五、引导学生会观察,会分析同类型题目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总之,“学案导学”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增强、自主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及技巧的有效掌握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对其应不断探索与研究,以期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论文作者:杨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  ;  ;  ;  ;  ;  ;  ;  

浅析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论文_杨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