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与基础处理论文_王磊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与基础处理论文_王磊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 安徽 安庆 246003

摘要:我国的国土资源幅员辽阔,地质十分复杂多样,建筑工程极易受到自然因素限制,并且对岩土工程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岩土工程的地质有着较强的区域性,不同地理的位置也将产生不同变化差异。若是不能合理处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难题,就可能会带来十分严重地后果。本文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与基础的处理,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基础处理

前言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之前,我们需要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勘察,按照已经收集到的工程地质情况、岩土性质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之后提出工程施工设计的方案,并且进行必要地岩土层加固措施,做好岩土工程的勘察及基础技术处理,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万无一失。

1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准备工作

确定勘察的纲要

在实际的勘察工作开展之前,经过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任务书,并且提交勘察所需要地各资料,比如说:各场地地形、建筑结构的类型、平面布置图等情况的列表,并且结合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随机的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取样,收集出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地质等详细的资料,对可能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设计指导的意见,编写出勘察的纲要。

工程地质测绘的调查分析

在地质的测绘调查阶段,我们需要优先考虑不良地质的现象,恶劣天气影响、施工过程等对场地的稳定性影响,确定出建筑整体的布置设计,并且针对不良地质条件等进行基础处理设计,以保证建筑施工前,对该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是否适合施工进行勘察。

2建筑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内容

2.1初步勘察

在建设场地的审批通过之后,经由勘测点位对当地的施工工地进行探测,收集分析当地已有地经验资料,并且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各岩土土质的稳定性进行科学的评估,以确定布置拟建筑物总平面、基础设计的方案、不良地质条件等,为有效的防治工作提出了理论的依据。

2.2具体的勘察

在工程项目的审批通过之后,开始进行具体地勘察阶段,正式勘察阶段虽与初步勘察十分类似,但是其两者之间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具体的勘察主要是以勘探、室内土工程试验为主,不会再外出进行测绘等的调查,需要及时的做出补充,并且在具体的勘察阶段,详细的分析岩土工程的评价内容、多种岩土工程的材料等,为工程项目基础设计、基础的处理、地质现象影响等的环节提供了施工技术的方案,并且做出了详细地论证与结论,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可形性,为工程施工设计提供了参考。

2.3施工勘察

建筑工程的岩土施工基槽检验工作主要是经过施工勘察辅助工作,并且同步进行深基础的勘察、基础加固的工作,共同实现了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

2.4地质的勘探

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地区,所采用的探测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包含了并探、槽探两种形式,一般覆盖土在三米以下。若是想更好了解地质造线,对地层、岩性分界线、岩脉宽度及破碎带宽度等数据,直接对其地质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及时的记录岩性、分层,取回最接近实际原状结构的土质进行试验。钻探形式作为地质勘探主要的手段,主要有回转式钻探、冲击式钻探,其两种技术核心都是经过破碎岩石提取岩心岩粉,经过专业的技术经验,判断出当地的地质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勘察点的布置

就一般情况来讲,高层建筑所需要的勘测点布置里,建筑群与单栋建筑是不同的,单栋建筑物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基础受力的均匀性,并且不能少出四个点,而密集建筑群能够适当的减少勘察点的数量,但是至少保证每栋建筑有一个以上的控制性勘察点,当存在地面堆载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地增加勘察点测孔深度。

3建筑工程岩土基础的处理技术

3.1排水固结式

排水固结式主要是指在一定承载的作用下,经过竖向排水逐渐的把土壤中存在的多余水分排出,经过其方式实现对孔隙的降低,使得基础出现固结变形,这样地基土强度韧性就将得到加强。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最为常见的预压方式为:第一,预压堆载的方式,首先在地基上施加额外力,比如说:堆放土、沙子等的重要,在人为堆载超出了原有建筑荷载的时候,其方式就称为是预压堆载的方式。在堆载的过程中,时常对地基出现了破坏,为避免或者是减少其影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加载,这就是说上一级在开始荷载过程中,对地基形成固结之后,迅速的开始添加了下级荷载,直到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预压的过程需要的时间不是相同的,主要是按照土层的渗透性、土层的厚度、土层的预压荷载等决定。在实际施工阶段,我们需要针对地面沉降的能力、消散土层空隙水进行适当地控制预压。为了有效的确保基层软土壤固结,更好缩短预压的时间,我们应该实现排水能力不断的完善。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地基中适当的距离进行打孔,打好的孔内适当的增加砂子,使得其构成了砂井,最后在地面上铺盖垫层。在现阶段,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已开始使用纤维编织袋装砂井、排水纸板等进行排水。第二,真空预压方法。真空预压方法则是把大气压作为预压荷载媒介,对其地基土的抽气,抽空空气的地基层就会产生真空度,大气压强就大大的高出了地基的内部压强,按照物理学的压强原理,土壤中的水分就会因为压强差异被迫的挤出,进而提升了地基土强度。第三,降水预压的方式。经过水泵抽取地基下水,使得其降低了地下水位,降低了孔隙中的水压,增加了地基的效应力,那么地基自然会加固。其方式存在着一定局限性,通常是在饱和粉土地层或者是饱和细砂地基层使用。第四,电渗排水的方式。经过电渗作用直接的抽取了土层内的水分,一般是把金属电机直接的放置土中,经过直流电作用把土中水的电极产生相应的变换,阳极转为阴极,最后把阴极水排出,其方式能够确保不会在阳极附近补充水分,土中的水分经过电渗作用将会彻底的排除。

3.2换填垫层的方式

在基底层较浅的情况下,一般都使用换垫层方式进行固结,其方式能够造就三米左右的地基深度。施工单位按照当前的地基土壤特点,酌情的选择换填的优质土层,以次取代了原有软弱土层,形成了新的垫层。其方法有着一定扩散应力,降低地基反力的优点。在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选择出工业废渣、砂石垫层等价格低廉,但是坚固的材料,节省工程的预算,并且还能增强地基承载力,降低了沉降的机率。

3.3振冲方式

振冲的方式一般是在重型吊起振冲器中所使用,在潜水电机工作使其达到了高频振动的时候,经过启动水泵向工程施工地喷射高压水流,并且达到了预计土壤的深度。在后期的清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谨慎细致地填埋碎石,使得地基结构能够更加的密实,地基中就会形成一个较大的直径,其方式能够打造出符合工程施工条件地优良地基,提升地基沉降力,确保工程项目整体的建设质量。

3.4强夯方式

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法国的工程师就发明强夯的方式,其方法可以把大吨位物品吊到高空30米左右,经过自由落体产生了重力,对地基造成一定冲击力。冲击力若是较大,将把土层缝隙大大的压缩,土体的表面造成了液化的现象,并且在四周形成了裂缝,成为一个天然排水的通道,把土体中的水分排出,实现对地基承载力的增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和基础处理工作是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的主要工作,其地基处理技术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安全使用、工程造价,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岩土勘察技术,更好的为设计单位提供出有效地数据资料。并且充分考虑到工程施工地不同的地质情况,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其工作地建筑工程来讲有着十分重要地意义。

参考文献

[1]彭伟,徐磊,徐陵陵.探索研究复杂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新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0):12-34.

[2]廖黎韦.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及合理化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34-45.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与基础处理论文_王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