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资源保护论文_张连福 彭玉梅

金属资源保护论文_张连福 彭玉梅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饶河农场中学教师 张连福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饶河农场中学教师 彭玉梅

课标要求及分析:

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学习内容是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学习水平是了解。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认识,,学习内容是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学习水平是理解。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本课题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铁的冶炼,第二部分为金属资源的保护,本课时学习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探究活动“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归纳总结出:铁钉锈蚀的条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思路,通过讨论进一步巩固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结论进行应用。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首先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材简要地介绍了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对于铁制品容易生锈的事实较为熟悉,对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也有所认识,还知道金属生锈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本课时内容的学习。

劣势:学生对于铁制品生锈的原因还缺乏较全面的了解,对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也不是全都清楚,对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尚缺乏全面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标“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和教材分析“通过探究活动‘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归纳总结出:铁钉锈蚀的条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思路”,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1.防止金属的腐蚀方法。依据课标“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和教材分析“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2.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依据课标“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及学情分析“学生对于铁制品生锈的原因还缺乏较全面的了解,对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也不是全都清楚,对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设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学生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2、通过实验观察、阅读资料等方法,学生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3、通过废旧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分析、读图8-25及讨论,学生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流程:

环节一、预习交流(预设时间4分钟)

师:提供两份材料和相应图片,指出金属资源的宝贵。

资料一: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

资料二: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 40%。

提问: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发展意味着什么?学生看资料、思考、回答。

【点评:整合教材,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环节二、问题导学(预设时间15分钟)

引入新课:人类需要保护金属资源(板书:二、课题金属资源保护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学生提前一周准备实验)

师:一周前我们共同做了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实验,通过一周的观察现在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各小组代表:试管1:生锈。 试管2:不生锈。试管3:不生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结: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师:我们回顾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试管2中为什么要用煮沸过的蒸馏水,且要加入植物油?

2、试管3中为什么要将空气干燥?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点评:学生实验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提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能起保护里层铝的作用。铁锈是否也能保护里层的铁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8页正文第一段后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小结: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与氧气接触。而铁锈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易吸水和氧气,从而加速铁的生锈。

师: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才能知道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因为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的锈蚀。思考:你对防止铁制品的锈蚀有什么建议(温馨提示:联系灭火原理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

生:防止铁生锈的原理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提问: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方法来防止铁制品生锈呢?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1、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2、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搪瓷、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等。3、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提问: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结: 刷漆、镀铬、涂油。

【点评:让学生明确铁生锈的必要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区别。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合第七单元学过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让学生多接触周围事物,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环节三、质疑达标(预设时间10分钟)

师展示金属锈蚀图片,引出要保护金属资源(板书:2、金属资源保护)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1、如何有效保护金属资源?2、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

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交流、回答。

生:1、(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1)节约金属资源(2)减少对环境污染

【点评:通过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环节四、互动提升(预设时间8分钟)

课堂评价练习(限于篇幅略)

【点评:知识检测,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评价。】

环节五、归纳总结(预设时间3分钟)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点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整合资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梳理知识,从而学会一种学习方法。】

总体点评:

学生对于铁制品容易生锈的事实较为熟悉,对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也有所认识,还知道金属生锈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按常规教学,直接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很简单,很省事。然而,怎样站在化学的角度,从物质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怎样站在学生的角度,能动地去认知和利用这些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呢?张连福老师,课前确定观察点,整合教材,通过具体数字,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表现空间与表达空间,全方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了有效教学,实现了高效课堂,达到了精益求精,开创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新局面。

首先,张连福老师从学生已有的认识出发,利用一周的时间观察实验,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全方位开发了多层次的实验情景,并利用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探究性与开放性,组织学生将金属锈蚀做出来,使每个学生历经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在做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和感悟知识。这样不仅迎合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仅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化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更体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理念。

其次,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锯条上的“烤蓝”等,分别采取了什么防锈措施。源于生活,贴近并引导学生关注、认识和体验身边的金属锈蚀现象。全方位整合了教学资源,将化学教学融入了现实生活。采用学生小组学习策略,并充分利用穿插巩固与当堂检测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思考与辨析中将自己所认知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和如何有效保护金属资源说出来,在表达与交流中深化认知,分享合作的喜悦。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新课标理念。更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动性。

论文作者:张连福 彭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金属资源保护论文_张连福 彭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