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李莉华

资阳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和常规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其满意度分别为89.3%,71.4%、疼痛程度分别为(4.23±0.89)分,(7.14±1.25)分、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为7.00%,21.42%。结论 临床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相比于常规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能够减轻术后产妇疼痛,减少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剖宫产;应用效果

近年来,临床上产妇进行分娩时选择剖宫产的人数越来越多,实际上剖宫产就是通过手术的形式,将婴儿从母亲的腹部取出,是为了减轻母亲在分娩时的疼痛以及更加便利进行分娩而提出的一种技术[1]。虽然剖宫产能够最大化的降低对婴儿的损伤以及减轻母亲的疼痛,但是由于部分产妇对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不清楚,在进入手术时存在很大的担心以及压力,使得剖宫产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困扰,容易在术后出现不良情况,影响了临床的疗效。故,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到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5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56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26.3±3.2)岁,孕期35~43周,平均孕期为(38.9±1.32)周,16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27.8±3.8)岁,孕期34~42周,平均孕期为(38.3±1.22)周,14例初产妇,14例经产妇。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临床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方案,即按照妇产科对产妇护理的常规流程进行护理,包括提醒患者注意休息和饮食,督促产妇按时吃药,进行身体康复锻炼等。临床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产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①产前护理:产前护理主要是要消除掉产妇的疑虑,降低产妇的压力,使得产妇在术中能够更加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所以,在产前要组织产妇统一进行剖宫产相关知识的讲解,帮助产妇熟悉妇产科周围的环境,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对其提出的问题要一一耐心讲解,把握其心理状态,并且用暗示法鼓励产妇,增加对手术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②术中护理: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要求产妇心态保持平稳,并且对医生要有信心。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产妇的临床症状,要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全程的陪同照顾,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生进行手术更能增加产妇对手术的信心,提高分娩成功率;③产后产妇处于身体康复状态,要求产妇术后前三天尽量不要下床进行活动,提供一些简单有效的床上康复运动;要定时给产妇进行血压测量,提供合理的饮食方案。对那些产后腹部出现疼痛的产妇,疼痛程度轻者则通过转移注意力法来缓解产妇的疼痛,如与产妇讨论如何照顾婴儿,或者通过听音乐等;对于疼痛程度重者则需要给予一定的止痛药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在术后身体康复阶段产妇疼痛程度评分表,疼痛程度从低到高对应分数为0~10分;记录产妇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对整个手术过程中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主要分为三种程度,即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这里将满意和比较满意作为对护理工作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纳入医学统计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本次研究对象为56例剖宫产产妇,其中,观察组中有11例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满意度为89.3%;对照组中有5例非常满意,15例一般满意,满意度为71.4%,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2.2 产后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对比

产后28例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不良情况,发生率为7.00%,28例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1.42%,P=0.002,x2=11.082。产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23±0.89)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7.14±1.25)分,P=0.003,t=11.927。

3讨论

临床上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开展与优质的服务质量密不可分,其不仅与产妇后期的康复有着直接的联系,降低了产后不良情况的发生,还能有效的确保婴幼儿顺利的分娩以及产后幼儿的身体健康,其与传统的产妇护理方法相比,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符合临床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其具体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产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产后护理,在每一个阶段医护人员都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目前,临床上剖宫产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但部分产妇对剖宫产存在较大的疑惑,这就会导致产妇在术前心理压力过大,这就需要在产前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向产妇详细的介绍剖宫产的相关知识,消除产妇的疑惑[2];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相关手术所需的设备及药品,配备专门人员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产后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及腹部疼痛程度,给予对应的治疗,帮助患者身体快速康复,这样就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根据以上所述,临床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相比于常规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能够减轻术后产妇疼痛,减少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媛媛,朱莉.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5(55):211-212.

[2]练博.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8(4):472-472.

论文作者:李莉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李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