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以50例老年脑梗死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老年功能性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和认知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反应因子和激越性抑郁因子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躯体症状因子和迟滞性抑郁因子与研究组相比较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内的抑郁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临床特征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后抑郁;老年功能性抑郁;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063-02
50例老年脑梗死抑郁患者和50例老年功能性抑郁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50例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和50例老年功能性抑郁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6.8±3.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8.2±2.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临床抑郁症状进行检验对比,其中包括了抑郁心境、精神性焦虑、激动等24个项目,将项目分为:焦虑反应因子、激越性抑郁因子、躯体症状因子、迟滞性抑郁因子。(2)应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进行分析对比,其中包括20道题目,需要患者自主完成做题,最后进行评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抑郁症状与认知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得到的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0.0中进行检验,其中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组间差异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用χ?检验。若得到的P值小于0.05,则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得到的P值大于0.05,则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比较
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对比分析
3.讨论
在临床上老年脑梗死后抑郁和老年功能性抑郁是常见的老年抑郁类型,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这两种抑郁的临床症状表现有相似性,对诊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本研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焦虑反应因子、激越性抑郁因子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比较突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对照组患者躯体症状因子、迟滞性抑郁因子与研究组相比突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1天、3天、5天时间内抑郁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病症在临床上特征有明显差异,有较大区别。
【参考文献】
[1]高敬华,张春阳,石秋艳.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08:1302-1304.
[2]郭少佳.整体性舒适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45-46.
[3]宋红兵,王琪.130例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发生发展及其预测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4:289-290.
论文作者:胡列鹏,陈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抑郁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因子论文; 差异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