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道德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人际病态关系的心理分析_市场经济论文

对当前道德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人际病态关系的心理分析_市场经济论文

对当前道德建设有负面影响的人际关系病态心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态论文,负面影响论文,道德建设论文,人际关系论文,心理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现代化转型,社会公众的各种观念和行为范式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在新旧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中,一些有悖于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有碍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消极社会心理现象或应运而生,或重新抬头。人际关系病态心理即是典型表现。所谓人际关系病态心理主要是指当前在人际交往中的某些人从个人本位心理出发,牺牲和侵占集体、他人利益来满足私欲和私利的观念和行为。突出的表现是:唯利是图、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某些人们对利益概念的偏颇认识及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出现的错位,见利忘义等错误观念和消极行为确实占有一定的市场,并且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唯利是图现象不构成社会大气候,但遇利不让,借“义”图利者却屡见不鲜,“自利”成为了人们发生联系和人际交往的中介,以至社会交往中的各种误解、偏见、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显然,这种“自利性”行为的泛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群体心理的松散化和人际交往中的纯功利性病态心理,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心理环境,磨合群体向上的聚合力及形成理性的价值世界,无疑都将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人际猜忌到人际离散,由人际离散到人际怨恨,这一客观的社会环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如不及时调适,会扩展为一种社会病症,既不利于当前的社会心态建设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又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拟就当前几种突出的人际关系病态心理作一透视,并从人际心理的动力层面、互动层面和价值层面上着重分析其社会危害性。

二、人际关系病态心理透视

应该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交往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并充分肯定了人们对正当的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与获取。但又从本质上提出了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冲突中所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态度问题。如果人际交往中的自利行为是以不牺牲或侵占集体、他人利益为价值取向,那么就是道德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统一观,反之则是不道德的。

1.干群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公众间的生活差距是甚微的,贫富悬殊几乎不存在,因而干群关系不存在利益上的明显矛盾,群众心理上是相对坦然的。他们一方面羡慕特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容忍特权的存在,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干部特权能够带来某些利益,但利益的获得没有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心理不平衡的限度。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与权力媲美的是金钱,有权的官员和有钱的大款同是一些人崇拜的偶像,权与钱成为人们总想射中的靶子。因而出现了今天的政治生活中发生得相当普遍的权钱交易问题。尤其令人憎恶的则是“官倒”等腐败现象。一方面是少数干部以权谋私的不廉政行为,引起了群众的义愤。一些干部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肆意受贿,中饱私囊,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享受。有的干部挪用公款炒房地产,炒股票,好端端的一个单位被他们搞糟、搞垮,换一个地方又继续做官。另一方面,由于群众对干部的腐败不廉政行为的怨恨产生失望转而引发一种逆反心理。他们认为,有干部腐败现象,就认定“官场是黑暗的,干部队伍缺少清官”。新闻媒介披露的多起群众状告有劣迹干部现象或检举无劣迹干部行为等所反映出的干群关系的紧张对立,或是由于干群利益关系上的不公正引起的矛盾冲突,或是由于群众因逆反心理造成的社会误解和偏见所引起的心理不平衡带来的矛盾。

2.同事关系。国人的同事关系历来表现为“同行生嫉妒”的社会心理。他们长期奉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古训。总是害怕别人比自己强。过去人们嫉妒人普遍只是心理上的不服气,嫉妒中还包含着对人的某些羡慕和肯定。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同事的利益关系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种由利益关系引起的同事之间的相互排除性倾向造成了他们的利益的分化,进而恶化了同事关系。时下的同行嫉妒心理突出的表现为对人的攻击与否定,背后议论人,排拨离间乃至恶人先告状的现象屡见不鲜。同事关系的私人化倾向问题也是引起利益分化、冲突的重要方面。不言而喻,私人关系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某些人以“私交”论亲疏,蓄意营造“礼尚往来”的小圈子。他们在工作上不讲原则、相互吹捧、追名图利。“私交”好的同事,不好的现象硬说成好;对缺乏“私交”的同事,却反唇相讥,甚至合谋侵害他。他们一般见利不让,从不讲道义,就是让利,也宁肯让给“私交”好的同事或其他人。现实生活中经常所见,当同行利益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时,往往“中庸”之人,常常成为了人们利益矛盾的受益者。看来,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引起的这种不合作的伦理问题,在未达到利益关系新的协调之前还有可能进一步深化和复杂化。可想而知,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态只能引发更多的人际猜忌和隔阂,内耗人际合力,苑囿社会活力,导致当前社会的普遍平庸无力。

3.邻里关系。过去生活在四合院里的邻里关系十分融洽,其亲密程度不次于亲戚,这是人们在朝夕相处的接触中自然形成的。人们自古至今一直都奉行“远亲不如近邻”的择居交往原则,目的是想拉近邻里相处的时空距离,寻求宽松、愉悦、互助的社会生活居住环境。而现代社会的变迁,使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松散,单元套房使人的家居生活闭塞,由于人们关门闭户,缺少了沟通,害上了“高楼病”。邻里相处表面上被一道“防盗门”所阻隔,其实是受“礼”的影响,受“利”的牵制,邻里关系名存实亡。与过去人际相处相反,家中有的人生病不愿麻烦邻里,外出多日不归也不想烦请邻里照看,就连灶台上暂缺油少盐什么的,也不想向邻里借用,生怕干扰了别人,连隔壁被盗,邻里都还不知道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事了。这些无外乎说明人们难于启齿去“礼”请他人帮忙。根源还是这其间渗透了邻里利益关系,反映了人情的伦理问题。而今人们普遍本着与邻里相处不密也不疏的态度,做到不欠人情、财情、更不欠债情。在这种没有多少人情的邻里交流中,出现邻里之间的冷漠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4.买卖关系。商品经济条件下,买卖双方因本小利微、谋利的动机及“自利性”观念和行为还不十分突出。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益经济成为了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以最少量的投入,求取最大的产出,获取最大的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因此,谋利是市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由于买卖双方自利观念的变化,加之对利益关系的伦理问题上的认识偏颇,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产生了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自利性”观念和行为。卖方为了盈利,抬价,乱价现象严重,各种短斤少两,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充斥市场,千方百计图利成为卖方经营的基本原则。买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开口“打板子”,板子越打越重,以至为买几角钱一斤的蔬菜还算计着讨价还价,为了几分钱而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商家为了促销,加大商品广告宣传力度,不负责任的吹嘘产品质量,还搞所谓社会承诺服务,并声称抵制伪劣假冒商品,许诺假一罚十。结果被某些“消费者”借助“打假”声势,扛着“打假”旗号,反而还盈利受益,弄得啼笑皆非。这些买卖人思考的是如何自利,却没有认识互利行为,合作态度在维护市场经济有序运作中的动力作用。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强调承认和尊重他人、自利与互利相结合、义与利相统一的道德经济。

5.亲朋关系。“人情是把锯,有来就有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这种“人情”往来又称之为“人情消费”。这种“人情消费”本来是交朋访友的一种“礼仪”消费。过去这种消费不究形式,不以消费价值多寡论亲疏,只要“礼”到“意”就到,薄礼相见,人们的交情,友情、真情尽在其中。真可谓“君子之交淡于水”。当前,人情往来之风日盛,使“人情消费”演变为“人情债务,人际关系走上了以金钱为砝码的交易轨道。朋友往来“施而必报”,“来而不往非礼也”。现今的人情往来如仅以等价交换去回报,似乎还不尽人意,难表人情,不增加几个百分点不显现代人的交往风度。于是只能事与愿违的不计成本去提高人情债务的回报率,弄得人们深感朋友难交。送礼又是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媒介。当前,大事、小事求人似乎有“礼”才敢启齿请人帮忙。礼既要有份量,又要实惠;既不能违反“原则”,又要考虑对方愿意笑纳。因而送礼还得讲究技巧。至于礼重意才到,你送多大的礼,别人就帮多大的忙,谁都知道怎么去掂量。人们普遍深叹人情难求。请客,赴宴也已成为交朋友访友的烦恼。不请,对不起朋友,请人明摆着要别人送礼,不去,怕对不住朋友,去了不送礼又失人情,面子没法搁。这些接种而至的“人情债务”使人深感困惑,人们思索着用什么法儿去回避它。显然,这些交朋结友中的利益关系其实质就是利害关系。

6.夫妻关系。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家庭生活水准普遍都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增长,直接影响着传统的家庭收支管理模式。由此,夫妻关系中的利益性倾向开始明朗化,夫妻矛盾集中以经济冲突为中心。为协调夫妻关系,夫妻双方多以约法三章来维系家庭经济开支平衡,新经济形势下的家庭收支管理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其中也出现了部分家庭以经济收入多寡来决定由谁来当家的典型做法,这样就形成了以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的新型夫妻关系形式,夫妻关系完全变成了一种经济利益对抗关系,夫妻感情随之淡化、变味。有人耸言说,这种夫妻关系有可能为今后家庭动荡,裂变埋下“隐患”。看来,这种深藏着利益矛盾的婚姻道德与男女至尊的隐性冲突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此外,由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与婚姻道德的冲突而引发的家庭矛盾也是不能忽视的。不管竞争中的失利者还是成功者,突变的心理不平衡都会因心理压力的加重或减轻而导致对妻子(或丈夫)的感情危机。尤其是某些竞争中的暴富者在缺乏婚姻道德修养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婚外情”现象。

三、人际关系病态心理的危害

社会体制的转型,必然会引发新的社会心理矛盾和冲突。上述这些以“自利化”为特征的消极的有失社会道德的人际心理问题,尽管有些还没有显现出明显的冲突,有些也未完全构成社会心理病症,但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的深层次的隐性冲击却是无疑的。然而,某些人际心理问题已形成一种社会病,其自利化程度的消极影响正向深度和广度蔓延,当泛化的危害性一旦形成聚众效应,使会构成一种反规范的集群行为,并造成连锁反应,逐步升级、扩展,导致社会心理的失调、社会行为的失控、社会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失序。由人际猜忌到人际离散,由人际离散到人际怨恨,这些病态心理既不利于社会心态的调理,有悖于当前社会道德建设,又是对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极为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其一,从人际心理的动力层面看,人际猜忌引起人际防范,造成社会心理失调,不利于社会心态建设。人际猜忌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对他人、他事所持的一种怀疑和不信赖的消极态度倾向。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猜忌现象可以说是正常的。个体心理猜忌的消极态度和行为一般不会构成社会危害,但当个体言行在一定情境下的人际互动中以一种消极观念或行为传递、扩散,造成社会公众心理的连锁反应时,就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了。因为人际之间的无端猜忌,相互嫉妒,会使人们离心离德,互不信赖,弱化社会群体动力心理的聚合力,淡化改革精神,磨损人们的进取心和积极的社会心态,滋生消极的社会心态。如,利他行为得不到赞扬与鼓励,忍让精神得不到尊重和认同,民主作风得不支持和理解,亲合动机却受到排斥和冷漠,自律行为却遭到嘲弄和非议。相反,一讲物质利益,就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一讲人际和睦相处,就埋怨世态淡凉,感情危机四伏;一讲能者、强者,就肆意嫉妒、攻击、诽谤。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态必然会促使人们花耗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防范他人,既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又损害了自身利益。这种病态心理无疑是一种腐蚀剂,其危害不仅扭曲了人们正常的社会心态,而且导致人际疏散、生长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

其二,从人际心理的互动层面看,人际隔阂可能引发人际离散,会造成社会心理不安定,不利于当前道德建设和社会进步。人际隔阂,是指由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彼此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矛盾。当个人需要未得到满足,个人利益与承认、尊重他人利益发生撞击,引起道德阵痛时,便会导致人们的排除性心理倾向,产生人际心理猜忌和嫉妒,这种猜忌心理得以强化就会造成人际隔阂。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一些人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不适应,加之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和道德观念与现实发生强烈碰撞时,他们不能正确的对待和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利益关系和道义问题。当社会提出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时,他们就错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讲功利不讲道义甚至是反道义的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社会认可,肯定公众的义、利取向多元化的合理性时,他们却做出损人利己,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悖理行为;当社会真正体现奖勤罚懒、按劳付酬的分配原则时,他们又更多的埋怨社会分配不公现象,而不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献身的精神;当社会提倡正当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时,他们只讲自利,不讲互利,只顾利己,不愿利他,甚至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对立起来,错误的认为,集体主义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就应该以“个人主义”作为社会的道德原则,并斥责集体主义不重视个人利益,束缚了人的个性发展等。人际隔阂和离散,根源于自利化观念,又加深人们的自利化程度,必然会出现不合作行为,从而引发人际对抗、不择手段的竞争和相互拆台。既混浊了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增长不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又内耗国人的社会凝聚力,磨损国家的统一意志和民族精神,阻碍社会的进步。

其三,从人际心理的价值层面看,人际对抗可能引起人际怨恨,生成新的社会矛盾并诱发恶性事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人际对抗是指人们因心理积怨达到一定程度时所引起冲突的一种行为倾向。人际对抗和怨恨是社会转型时期深层次、最应引起社会重视的心理障碍。形成人际对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为了满足私利、私欲;有的则是由于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不当而又缺乏沟通理解所致;相当一部分人则是由于在目睹社会不良现象真实存在的诱发下产生共鸣,而滋生出对这些消极现象的认识偏差造成的。但其基本原因却都是与人们对经济利益关系的认识、需要、满足与否相关。因此,人际对抗心理产生的思想根源是个人本位价值观。即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是唯一的现实利益。个人本位价值观割裂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同无产阶级的民本位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有的人变本加利的追求私欲、私利、贪图享受、腐化堕落;有的人拉宗派,结团伙,甚至拜把兄弟,蓄意营造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有的人则不服从领导,目无组织纪律性,无视党纪国法。人际对抗一旦发展为人际怨恨就会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从个体心理和行为看,由于人际怨恨所引发的恶性攻击,伤害人的事件,新闻媒介早有多起披露;至于社会现实中的中伤人,诽谤人和诬告人的现象则时有发生。而自我侵犯行为也不乏其人其事。当这些人际消极心态和行为扩展为一种群体心理和行为时,就会增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是一种必须认真对待和冷静分析的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公众把对腐败现象的愤恨至无奈和鄙视社会不良道德行为以及把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现象与个人利益的下降、丧失对比所产生的受挫情绪全部归因社会,甚至埋怨政府。这无疑会对我国致力于改革中求稳定,稳定中求发展的战略目标制造障碍,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应该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功利经济,又是以利益互惠为要求的道义经济,社会主义的市场关系首先是道义关系。一切市场关系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人际交往关系。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义利统一基础上的,离开利益讲义,社会不可能进步,是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悖的;只讲道义,而不讲利益,社会就不能发展,本身就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损害或否定,这是违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因此,认真研究转型时期的人际心理,对于净化社会心理环境,引导人们的心理世界趋向健康文明,营造新型的理性化的人际关系氛围,是当代社会心态调理、社会道德建设的迫切任务。关于人际关系病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思路,笔者将另文论述。

标签:;  ;  ;  ;  ;  ;  ;  ;  

对当前道德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人际病态关系的心理分析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