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覃珊丹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覃珊丹

身份证号码:45212419831027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上升,不管是企业还是人民对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要求更高质量的电力水平。在这一新的形势下,电力部门必须专注于提高电力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近些年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早已被人们广泛地接纳和采用,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

电气自动化不仅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还可以对安全事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就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 应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是在电力系统中进行运用,主要包含各种晶体材料的替换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这些都是有效实现电力系统科学化和高效化的重要保障。国家也结合实际的市场生产发展与需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相关电气企业及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电力系统的应用是国际生产发展的根本保障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将大大促进和提高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与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进步,从而实现社会电力保障以及电力有效运用的目的,促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与进步。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自动化控制主要为机械控制,还未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实质,但为后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向。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与发展,网络技术基本成熟,这一时期形成了计算机管理下的局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式,其应用范围较小,对于系统的复杂程度也有一定要求,如电网系统过于复杂,易出现各类系统故障,但不可否认,这一阶段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体系与基础结构的形成[1]。进入新时期,高速网络技术、计算机处理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真正形成,其以远程遥感、远距离监控、集成控制为主要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也因此形成。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日臻完善,电力系统逐步走向网络智能化、功能化和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较好的适应电网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功能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出其功能性和系统性的优势,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强化电力企业的各项职能,对电力企业建设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仿真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逐渐和国际标准水平保持一致。伴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关专家已经开始更深入地研究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目前,已经有科研人员研究出了仿真建模技术,该项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并且严格符合国际相关标准[2]。这项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中的速度和准确性。仿真建模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管理电力系统中庞大的数据信息,还可以参照实际情况,构建出最合适的模拟操作环境,进而同步控制电力系统。同时,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还可以利用该技术开展模拟分析,从而帮助系统从根本上排除故障,推动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利用这项技术,还可以测试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

2.2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我国电力系统在应用了智能控制技术之后,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控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智能控制技术在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将智能控制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不仅有益于系统控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提高,还能提高装系统发现以及排除故障的速度。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运行故障,智能控制系统就能迅速检测到该故障,并且做出及时、正确的应对[3]。除此以外,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远程控制电网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会变得更加安全,电力系统也可以变得更加可控,对电力系统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多项集成技术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的多项集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能够有效地结合系统的控制、保护和测量以及工程,不仅可以使系统的运行流程更加简介,让运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还可以显著节约系统运行中的成本,加强电力系统的整体性。有利于统一管理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从而确保其运行可以和所有用户的不同用电需求相符合,加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确保电力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保有优势地位。

2.4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从技术层面来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 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在电力系统的运行、检修、报警、分配电力、输送电力等重要环节,它可以实现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计算机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智能电网技术了,运用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利用复杂的算法对各个电网分配电力。智能电网技术代替了人脑对配电等需要高强度计算的作业,被广泛应用在发电站和电网之间的配电和输电过程中,减轻了电力工作人员的负担而且降低了出错的机率[4]。电网的调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应用,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它的主要工作是对各个发电站和电网进行信息收集,然后对信息进行分类汇总,让各个发电站和电网之间实现实时沟通联系,进行线上交易,同时它还可以对我们的电力系统和各个电网的设备进行匹配,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电力的成本。同时它还有记录数据的功能,可以实时查看电力系统的各项运行状态。

2.5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变电站,发电站和各个电网之间的联系就是变电站。变电站的自动化主要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要实现电力系统整体的电气控制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在变电站自动化中,不仅一次设备比如变压器、输电线或者光缆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它的二次设备也部分实现了自动化,比如某些地区的输电线已经升级为了计算机电缆、光纤来代替传统的输电线。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可是在屏幕上模拟真实的输电场景,并记录每个时刻输电线中的电压,不仅对输电设备进行了监控,还对输电中的数据进行了实时记录。

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很大幅度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还有安全性,改变了传统的发电、配电、输电形式,减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负荷,并对其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该技术改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让电力工作人员在发电站内就可以监测整个电力网络的运行并可以实时采集运行数据。笔者认为,以后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会在一体化方面有所突破,现阶段的电力系统只能实现一些小故障的自主修理,对于一些稍微大一点的故障计算机还是束手无策。在人工智能化逐渐提高的未来,相信这一难题也会被我们攻克。将电力系统的检测、保护、控制等功能三位一体化,我们的电力系统将会更加安全和经济。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中,不仅能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还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减少变电站的前期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越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新技术,从而满足现代高科技发展对变电站高效运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管立东.关于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若干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7(31):181-182.

[2]邓建飞,李永平.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0):74-76.

[3]何俊佳.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7(03):289-290.

[4]肖奔.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37-38.

论文作者:覃珊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覃珊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