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论文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

高 甜[1]杜昊楠[2]

([1]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大同 037000;[2]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 要 目的:研究大学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综合幸福感问卷》对277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专业类型、年级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恋爱情况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应对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消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应对方式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1 问题的提出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其自身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对个体生活质量起到综合性的衡量作用。[1]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压力事件下对自身状态进行调节的方式,调节方式可以是动态的也可是静态的,既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2]关于应对方式的分类,虽然不同学者的认识并不统一,但大体上将其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两大类。[2-10]

在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承受着学业、恋爱等方方面面问题的困扰、挫折,产生各种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他们以一定的应对方式来加以应对。由此带来的一些消极应对方式也会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严重的影响,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本文以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为例,研究大学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广大在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维护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地下工程的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大。一般的高层住宅区均在若干幢相邻的高层建筑物下面设计一贯通的大型车库。这种地下车库的埋深通常较大,有相当一部分体积要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如果在施工和使用期间不采取抗浮措施,在水浮力作用下地下建筑物要向上位移而引起墙体和底板的开裂。因此,抗浮设计对于大型地下工程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表1 被试分布情况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共277名大学生参加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被试241 名,问卷有效填答率为87.0%,被试分布见表1。

2.2 研究工具

以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作为应对方式的测量工具,问卷采用4 级记分,共20 个项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 个维度。

由表6 可见,不同恋爱情况大学生在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积极情感维度上,正在恋爱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已分手、不曾恋爱有打算、不曾恋爱无打算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维度上,正在恋爱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已分手和不曾恋爱无打算的学生。

2.3 统计方法

3.2.3 主观幸的恋爱情况差异

首先是为客户端提供家庭服务,后面越来越清晰,叫“让家更美好”,58到家只做到家里提供的服务,这就是叫“到家”的根本原因。虽然后来美团等一些公司也叫“到家”,但是他们更多是把外卖“送”到家里,而58到家是服务人员去家里服务。

3 结果

3.1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状况

应对方式上,大学生在面对压力事件时能够冷静的面对现实,做出理智的分析,积极进行自我调适,采用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其应对方式总体是恰当而又有建设性的。在主观幸福感上,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体现出更多的积极的情感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消极的情绪情感较少,表明大学生这个群体整体上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

表2 应对方式总体状况表(N=241)

通过考察各个维度的均分,从表3 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得分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其中,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均分大于4(本问卷为7 级计分,4 分为中间分值),消极情感的均分低于4 分。这表明,大学生整体来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体现出更多的积极的情感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较少体现出消极的情感。

表3 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表(N=241)

3.2 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

由表4 可见,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在积极应对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在积极应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

3.2.1 应对方式的专业类型差异

表4 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应对方式各维度的差异(M±SD)

3.2.2 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

外部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校际资源、企业资源、网络资源等。外部教育资源的利用是指对校外可利用资源的挖掘和校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收到校内外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效果。

4.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专业类型差异分析

表5 不同年级大学生应对方式各维度的差异(M±SD)

表6 不同恋爱情况大学生主观幸感各维度的差异(M±SD)

采用SPSS19.0 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以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作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工具,选取其中研究所需的3 个因子共17 个项目,问卷采用7 级记分,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3 个维度。

3.3 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由表7 可见,积极应对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正相关显著;消极应对与消极情感正相关显著。

表7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r 值)

4 讨论

4.1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特点分析

通过考察各个维度的均分,从表2 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应对方式的得分上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且积极应对均分高于2.5,消极应对均分低于2.5。这表明,大学生在压力情景中更多地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

4.2 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5 可见,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积极应对维度上,大二年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在消极应对维度上,大三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得分,大四显著高于大二。

3.政府会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有利降低开发成本。城镇综合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PPP模式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股权投资,减轻了双方的资金压力。同时,对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在后期运营的过程中,政府会以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为依据,以政府付费方式购买服务,对社会资本方来说,形成了稳定的现金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朋友圈等亲友推荐影响力增强,55%的年轻父母会通过微商途径购买商品,而这个数据在2016年调研报告中仅有13%。不过,不同层级的城市对待微商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一线城市年轻父母最不愿意在微商购买商品,而五线城市年轻父母对微商的接受程度最高。

大学生应对方式在专业类型上存在差异,在积极应对维度上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说明相较于理科生,文科生在面对压力事件时更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文理科生思维的差异有关。文科生思维发散性强,对问题的看法多元,解决问题喜欢曲径通幽,具有分散矛盾,灵活多变的特点,因此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从多个不同角度出发,采用更加积极灵活的态度面对。而理科生思维逻辑性强,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是线性的、一元的,面对复杂的外部世界,容易“一根筋”、走极端,解决问题往往不太联系实际,灵活性和变通性较差。

4.2.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

在积极应对维度上,大二年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这表明在压力事件中大三和大四学生相较于大二的学生,更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在消极应对维度上,大三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大四显著高于大二,这表明在压力事件中大三、大四学生相较于大一、大二学生,更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之所以高年级的学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上得分都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可能是因为高年级学生马上面临毕业,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婚姻等选择性问题让高年级学生处于巨大的压力和矛盾中,这种压力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积极奋斗的拼搏精神,同时也会增加其消极回避行为的次数,因此高年级学生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数都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

4.2.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恋爱情况差异分析

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在积极情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已分手和未恋爱无打算的学生,这表明正在恋爱的大学生拥有更高水平的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幼年步入成年的过度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学生,刚刚离开父母身边,开始独立生活学习,并开始尝试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恋爱关系的建立能够给予大学生情感上的关心与温暖,恋爱双方在生活上也能够相互帮助与支持,这无疑都会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4.3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其消极情感水平较高。以上结果可能是因为,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其采用自我调适、向他人求助等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从而增加其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水平;相反,消极应对方式会使大学生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降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增加消极情感。

通讯服务器对于首次登入的运输终端进行监权,识别与数据库中的终端识别码是否匹配,建立连接。而后通过TCP协议以轮巡的方式采集多个终端的数据并上传至控制台,其中采集的数据包括周期数据(温度、地理位置、电压电流等)和报警数据(周期数据超过报警阈值时发送报警信息)。在连接过程中,每隔一分钟接收一次运输监测终端上传的心跳包,根据心跳包的有无判断故障所在。服务器的端口通过控制台进行配置。

参考文献

[1] 邱林.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大三人格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 黄希庭.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1-6.

[3] 肖计划,许秀峰,李晶.青少年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01):53-55.

[4]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01):1-5,124.

[5] 冯英子. 在校青少年压力影响因子及其应对方式[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34(02):105-112.

[6] 李玲,付志高.贵州大学生压力与应付方式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8.36(05):72-76.

[7] 李凌娜,周丽华.六年级小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6):13-16.

[8] 唐芳.中职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9] 姚琦.大学生志愿者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5.

[10] 尉杰忠,吴花林.医学生总体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04):563-566.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Coping Styl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GAO Tian[1],DU Haonan[2]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Datong University,Datong,Shanxi 037000;[2]College of Politics,PLA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00)

Abstract Purpose: To explore college students'coping styles,statu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Method: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277 college students using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Multiple Happiness Questionnaire.Result:(1)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coping styles in major type and grade;(2)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ach dim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subjective happiness in love;(3)Positive coping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sitive emo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while negative coping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emotion.

Keywords coping styles;subjective well-being;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s.2019.11.078

标签:;  ;  ;  ;  ;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