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三原则”教育的依据、内容和方法_青少年教育论文

青少年“三原则”教育的依据、内容和方法_青少年教育论文

青少年“三理”教育的依据、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方法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1995年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中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经过调研发现,青少年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心理素质、健康状态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伦理道德、心理健康和生理卫生三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者通常把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分别从生理、心理、伦理三个方面分开进行,而较少地把三者联系起来,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径——“三理”教育。“三理”教育是伦理教育、心理教育和生理教育的简称,指分年龄段对青少年进行伦理知识、心理知识、生理知识的教育,形成合力,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青少年“三理”教育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为了有效地解决青少年在伦理、心理、生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青少年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对河南省的青少年伦理教育、心理教育和生理教育进行了全面调研。

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效果良好。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总体较强,自我保护指数达97.5%;85%的小学生具有爱心、助人为乐意识;小学生的诚实状况调查指数为92.4%;91.6%的小学生能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90%以上的小学生会唱国歌;在小学生“长大后的理想”调查中,选择“报效祖国”的比例为66%;93.2%小学生能够遵纪守法。绝大多数初中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强;初中生的主流是爱国的;有91.2%的学生认为“同学买东西时营业员多找的10元钱”是“不义之财应当退还”。受访教师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制度定期活动”的比例为74.9%,认为“没有制度规定偶尔也活动”的比例为20.1%,二者相加其比例高达95%。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从网络道德方面看,学生认为网恋“很无聊”的比例为72%;环保意识比较正确;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认为“雷锋精神”能够继承发扬的比例为78.7%。

青少年心理知识教育效果良好。总的来看,80%左右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90%以上的小学生心理素质较好,表现在学习、情绪、性格、社会适应、意志力、同学关系等方面。80%左右的初中学生心理素质较好,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社会适应、意志力、亲子关系等方面。80%左右的高中学生心理素质较好,表现在学习、行为、性格、社会适应、意志力、亲子关系、职业问题等方面。

青少年生理知识教育效果良好。据调查有59%的小学生已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88%的学生能够经常刷牙;有90%的小学生近两年内接受过体检。初中生和高中生十分重视生理教育,学生的发育状况普遍较好。

但是,调查也显示了当前青少年“三理”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伦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市小学男生的爱心、助人为乐意识较为缺乏(小学男生缺乏爱心的比例是女生的2.25倍);小学女生的劳动意识相对薄弱;城镇小学生的劳动意识教育亟待加强;独生子女的劳动教育更待加强。

有近一半的城市教师(46.5%)认为对初中生危害最严重的因素是“色情暴力”;学生德育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扭转社会风气”(教师认同率为81.7%);有近一半(47.7%)的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存在问题;团校未能发挥其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只有8.1%的学生“经常参加”。

教师认为高中生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导向偏离,重智育轻德育”,占51.5%;认为“教育内容脱离青少年特点”的比例为31.8%;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需要进一步贴近学生各年龄段道德发展的实际”,比例为58.8%;有近50%的农村学生把烧香拜神当作一种风俗习惯;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出于好奇和自我的需要可能会涉及网恋;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奉献的精神不再需要;认为“靠自己奋斗”人生目标的比例高达96.9%。

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心理在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和职业意向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学习、情绪、社会适应、意志力、行为习惯存在一定问题。

初中生心理在同学关系、自信心、性格、性知识、职业意向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在学习、情绪、亲子关系、意志力、师生关系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高中生心理在职业意向、自信心、同学关系、情绪、学习、性知识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在性格、行为习惯、亲子关系、意志力、师生关系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8.3%的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溺爱型和专制型的,3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不一致,71.5%的家长曾在孩子面前发生过激烈冲突,47.3%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只有22.9%的家长在性问题方面与孩子有过交流。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40%的教师采用专制型的教育方式,68%的教师认为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体罚比批评教育更有效;25.7%的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了解;67.6%的教师认为老师与学生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调查数据还显示,部分小学生的卫生习惯欠佳,有41%的孩子不能经常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有45%的孩子有在墙上乱画或乱扔果皮废物的习惯;儿童常见病不容视,儿童患龋齿的比例为48%;只有18%的家长对孩子在小学阶段进行过青春期教育,调查显示有56%的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过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初中生青春期卫生教育工作相对滞后。调查数据发现有53%的初中女生不知道什么叫月经,19.1%的男生不知道什么是遗精,有46.3%的女生不清楚月经期应注意些什么;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够,初中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有29.2%的学生与别人打过架,有16.6%的学生受过较为严重的伤害(指因伤害而耽误上课一天以上者)。

高中生学习负担重、体育活动少,不符合生理发展的要求;近视较多,肥胖、神经衰弱也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有79.6%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早恋现象较普遍,有35.1%的家长承认其子女有了异性朋友。

二、青少年“三理”教育的内容

针对以上调研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对青少年进行“三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教育内容和方法一定要与他们的年龄、认识能力和身心发展阶段相符合,遵循先蒙后经、先行后理的规律逐渐提升。伦理教育要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明习惯养成及诚信教育;心理教育要加强以健康心理为内容的品质意志教育;生理教育要进行以健康生理为目的的教育。

小学生“三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加强以热爱祖国山河、悠久历史、民族精神和新中国的伟大成就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小学生以生活常识、法律常识、政治常识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常识教育;引导小学生从以“我”为中心向以“我们”为中心转化的团结互助教育;加强以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加强以理想信念、文明礼貌、自尊自爱、遵章守纪、保护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加强以健康心理为主要内容的良好个性品质和意志品格教育;加强以珍惜生命、健康体魄为核心的生理教育。

初中生“三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尊重、关心、理解他人的团结协作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护生态环境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自尊自强自立教育,诚信教育,热爱劳动教育,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教育。

高中生“三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价值观、义利观教育;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养“四有”公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以献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热爱和平教育、以公民权利义务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以献身祖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人生理想教育、以知法守法遵章守纪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义务教育、性道德教育、立志成才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健全人格教育、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教育。

三、青少年“三理”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三理”教育应从“我是中国人”教育入手,以热爱家乡,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教育载体,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为处理个人和国家关系的道德准则,开展“争做好少年”、“手拉手”等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互助意识和集体精神;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公德”、“公心”意识;重视和发挥家长和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表率作用;创造家庭和学校良好的道德教育衔接环境,突出环境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热线等途径,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通过生理卫生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健康体魄。

初中生“三理”教育通过形成对集体、国家、民族的正确认识,养成学生热爱集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服务公众的行为习惯,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观念;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行为习惯,培养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观念;通过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通过形成对生命、意志、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的正确认识,养成学生乐观开朗、珍惜时间、勇敢顽强、自尊自信、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培养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追求美好的观念。

高中生“三理”教育应健全工作机制为抓手,加强对高中生“三理”教育工作的领导和落实;以规范行为习惯为抓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塑造健全人格为抓手,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为抓手,培养健康体魄。通过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立志教育,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通过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行为习惯教育,培养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观念;通过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2005年1月河南省文明办和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就青少年的伦理、心理、生理教育在河南省范围内进行的专题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324份,回收有效问卷4266份,回收率为98.7%,问卷采用SPSS分析软件处理。)

标签:;  ;  ;  ;  ;  

青少年“三原则”教育的依据、内容和方法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