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式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论文_仇艳艳,蒋虹,黄珍,陈晓君

人文关怀式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论文_仇艳艳,蒋虹,黄珍,陈晓君

福建省南平市解放军第九二医院麻醉科 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式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各阶段护士的心理特点,建立有效的情感沟通;建立排班需求卡,每周排班前征求护士的意见,如有特殊需求的护士可提出申请,集中协调,合理排班、树立典型,如设置每月的护理明星以及年度护理明星,科里设立各项评比活动,以此激励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业余时间组织聚会和户外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及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结果 人文关怀式护理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护理人员的价值得到体现,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以人文关怀式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士;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R9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27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要求逐渐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护士面临的压力源越来越多,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护士作为医院工作人员中的主要群体之一,其心身健康状况在近年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1]。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护理单位,高强度以及繁琐的工作给护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何有效地缓解护士的压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如何让护士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是每位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我院自2010年6月以来重视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介绍如下。

1 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压力

1.1 患者方面:当前社会,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不仅仅要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负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整理,还要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术后随访的工作,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家属的咨询需求也不断增加。手术患者的心情比较紧张,多数手术患者存在焦虑现象,导致在护理工作中稍微存在不满便责骂、投诉甚至殴打护理工作者,给护士带来了非常大的精神压力。

1.2 工作方面:劳动强度大,风险高,医院及科室的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资源不足。病护比例、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护士值班频繁,生物钟紊乱,睡眠不足等等。使护理人员力不从心、身心疲惫。

1.3 学习方面:护理工作是一个比较高风险的行业,往往因为我们一点点的失误,便可以给患者带来身体及心理上的巨大伤害,甚至带来死亡,所以我们必须丰富我们的知识,强化各项操作,才能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经常进行理论及操作的各项考核,经常进行全院和全科的业务学习。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必须参加职业及职称考核。

1.4 生活方面:手术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工作场所,上班时间没有固定性,经常是早出晚归,导致不能经常陪伴家人,造成家庭的不和谐。不能按时吃饭,经常要饿着肚子工作,导致很多护士都患有胃病,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只有实施人文关怀式护理管理,关爱和理解护士,方能逐步缓解以上矛盾,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2护士心理上和现实中的需求

社会的压力使护士在工作中常常有“职业自卑感”,存在希望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她们还希望有个宽松、良好的工作环境,追求待遇上平等公平的心理需求。身处不同层次的护士,各有不同现实的目标。管理者应创造有利条件,尽量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例如年长的护士肩负职业与家庭双重角色,需要付出双倍精力与职责,需要管理者的理解;低年资的护士多为独生子女,她们感情敏感,心理容易受伤,需要引导、激励她们不断上进。合同制护士也应关照,给她们提供充分的培训、职称晋级、工资待遇提高的机会。护理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关爱、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她们的潜能,提高护理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如何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3.1 提高护士长人文素质与管理能力:护士长是医院基层护理管理者,应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尽力塑造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关心下属,重视护士的心理问题,在日常事务中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护士积极性的发挥、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人文素质息息相关,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对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具有现实意义。

3.2 实行弹性排班

3.2.1 为了满足护士们对排班需要,每周排班前征求护士的意见,如有特殊需求的护士可提出申请,集中协调,排班时在确保护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尽可能调整。

3.2.2 建立排班需求卡,护士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写在上面,例如:生理期需要排巡回护士、身体不适希望做小手术、家庭原因希望排上下午班等等,护士长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排班,尽量满足护士的需求,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及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3.3.3 护士长每天下午下班前巡视各手术间,看各组手术完成情况,评估手术进度,决定是否安排人进行交接班,尽量不要疲劳作战或连续作战,对手术大下班时间延长的护士,第二天排一些中小手术。

3.3 提高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医院护理部通过各种手段,如宣传栏中设护士专栏对护士在现代医学模式中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认知和认同,使其在治疗期间配合和尊重护士,增加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3.4 实施激励政策 精神以及物质上的激励是护士长调动护士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两者缺一不可。运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护士,使她们主动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在精神激励方面,可采取树立先进典型来激励护士,如设置每月的护理明星以及年度护理明星,科里设立各项评比活动,例如季度零差错之星、季度最受欢迎之星等等,来树立模范,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对医院组织考试中排名靠前的护士给予奖励;科室设立质控组长、教学组长、护理组长等等来培养护士的管理能力,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不断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和待遇,要按劳取酬,特别维护逐渐增多的合同工护士利益让他们获得应有的报酬;通过增加补休天数鼓励急诊手术护士。

3.5 建立有效的情感沟通 定期组织聚会或集体户外活动,使护士的身心得到放松,加强与护士的沟通,了解护士个人思想动态及家庭环境,做到充分的关心、体贴和尊重,让护士感到家的温暖,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平时多鼓励,少指责,以激发护士最大的工作热情,不断挖掘护士的潜力,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4 结果

4.1 传统观念下,护士在患者和家庭心里的地位较低,未获得应有的尊重和配合,再加之职业的特殊性,工作时间不固定,作息时间较混乱,生活自主性较差[2-3]。给家庭造成诸多不便等,因此部分护士工作不安心,仅是被动、敷衍进行护理工作,极少主动关心护理对象[4],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

4.2 人文关怀式管理的实施,通过提升护士在患者和家庭心理的地位,同时在工作中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努力为其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通过加强沟通、合理排班、树立典型、增加劳动报酬等措施满足护士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通过组织聚会和户外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使护士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随着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护理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当今医疗体制改革,要达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如果护士也满意的话,那之前的三个满意,将会更加充分的体现。如果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被理解、被关心、被爱护、被认可、得到公平待遇的话,她将会以愉快的心情,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从而让病人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5]。

参考文献:

[1]朱稚芝,姜冬九.当议我国对护士的人文关怀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5,05(20):75-76.

[2]刘健.新形势下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6):20-22.

[3]王楠.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33):4102-4104.

[4]张秀琼.人性化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22):493.

[5]孟爱清刘俊梅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积极性作用的探讨[J]健康必读杂志,2012,10(10),222.

论文作者:仇艳艳,蒋虹,黄珍,陈晓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式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论文_仇艳艳,蒋虹,黄珍,陈晓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