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肝气郁结型乳癖疗效观察论文_尚方晴

尚方晴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目的:观察殷克敬教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肝气郁结型乳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自拟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4% ,总有效率为94% ,对照组治愈率为 13.3%,总有效率为 7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方配合针刺治疗乳癖效果显著。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234-01

乳癖,为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病,主要指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与复旧不全,导致乳腺结构的异常,同时与内分泌相关的增生性疾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女性乳房疾病,好发于25-45岁的女性,发病率为40%,约占乳腺疾病的75%[1]。一直以来,中医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殷克敬教授运用自拟方结合针刺,治疗乳癖取得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2017年10月-2018年5月到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名老中医殷克敬工作室门诊患者,18-55岁女性,符合乳腺增生临床诊断标准[2],中医辩证为肝气郁结型。治疗组50例,自述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两个月;对照组30例,自述病程最长者2年6个月,病程最短者1月。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 2002 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 8 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3]。肝郁气滞型: 乳房胀痛,窜痛,疼痛和肿块与月经及情绪变化相关,精神抑郁、烦躁易怒,两胁胀痛,肿块呈单一片块、质软触痛明显,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病的病机主要是肝气郁结、胃经经气不畅所致,故治以疏肝解郁、疏畅胃经之气为法而选穴,并据证加减[4]。临床选用双侧屋翳、乳根、合谷、肩井、天宗、肝俞及阳性反应点。加减:肝火旺盛去加太冲;肝肾亏虚加太溪;月经不调加三阴交。刺法:屋翳穴平刺1-1.5寸;天宗穴平刺0.8-1.2寸,乳根穴向乳根方向斜刺1.5寸;另取肿块局部压痛点和阳性反应点围刺2-4针;其它穴位按常规刺法进行,针刺操作均采用“云龙牌”0.35×5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行针2-3次,手法虚补实泻。疗程:10次为一疗程,每一疗程结束后,休息2-3天,再行下一疗程。

2.1 中药治疗 以“疏肝解郁行气,消肿散结止痛”为治疗大法,自拟方如下:生黄芪30g,当归9g,川芎9g,白勺12g,生地12g,腊梅花9g,郁金12g,漏芦9g,元胡12g,连翘6g,蒲公英12g,益母草12g,柴胡9g,生薏仁6g,白术15g,痛甚者加香附、元胡,气滞甚者加佛手、木香。

3.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5]: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乳房肿块消失,乳房无周期性胀痛,经B超或X线检查均为正常;好转:乳房肿块数量减少或体积缩小,胀痛程度明显减轻,B超或X线摄片等证实增生情况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或肿块无明显变化者。

3.2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如表1、表2。

4.典型病例:

张某,女,33岁,双乳疼痛4年余,经前乳房持续性胀痛,以双乳头明显,两天前争吵后上诉症状加重并伴有胁肋部胀闷,嗳气,纳差。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月经周期紊乱,伴经行腹痛。查体:双乳对称,乳头乳晕色泽无异常,左乳略大于右乳,左乳头下可触及3×3cm²包块,右乳头上可触及2×2cm²包块,与周边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可,质硬压痛明显,双腋下淋巴未及异常。诊断:乳癖,辩证:肝气郁结型,治则: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治疗:针刺10次配合中药。选穴:胸组穴:双侧屋翳、乳根、合谷,阳性反应点;背组穴:双侧肩井、天宗、肝俞,加用电针,留针30min,每日1次。服用自拟方,10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1个疗程后患者自感双乳疼痛减轻,包块变软变小,休息2日后继续第2个疗程,中药加仙茅12g,白鲜皮9g,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双乳疼痛消失,乳房肿块基本消失,自诉胁肋部偶有闷胀,予以第3个疗程治疗,痊愈。

5.讨论

殷克敬教授认为本病与肝胃(脾)、冲任关系密切,肝脉从胸络乳,乳房属胃,为胃经营运之处也是冲任气血渗灌濡养之所在[6]。本病以肝气郁滞,胃经经气不畅为病因,故选穴以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上的经穴和阳性反应点为主。期门为肝之募穴,可疏解肝郁之气,肝胆互为表里,肩井为胆经穴,配合肩井可疏泄肝胆;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可引导阳明经气,天宗为小肠经的穴位,以治乳疾而疗效显著,局部阳性反应点旨在“以痛为腧”散结止痛,诸穴相配可达到疏解肝胃郁滞之气,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7]。在针刺治疗的同时根据辩证给予患者口服中药。综上所述,针药结合治疗肝郁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疗效明显,患者易于接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5参考文献

[1].蒋今嫣,陈述译,等.自拟消癖汤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癖疗效观察[N].中医药学报,2009,37 (2):57.

[2].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

[3].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7-109.

[4].张卫华,候咪,刘娟.郭诚杰病证结合诊治乳腺增生症[N].中国中医药报,2016,10,17,(4).

[5].吴少桢,等.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0:722-723.

[6].殷克敬.郭诚杰教授治疗乳癖经验简介[N].陕西中医,1990,11(8).

[7].于洁.针吸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包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36(10):12-13.

论文作者:尚方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针药结合治疗肝气郁结型乳癖疗效观察论文_尚方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