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祥建1,范秀婷2,胡影2

张祥建1 范秀婷2 胡影2

(1河南省太康县成人中专附属医院 河南 太康 461400)

(2江苏省南京市金康护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观察记录其临床表现、给予正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选入的56例患者中,有4例并未产生合并症,占7.1%,有52例产生并发症,占92.9%。其中治疗效果较好,出院的患者有51例,占91.1%;死亡患者5例,占8.9%,分别是合并心源性休克者1例,脑梗死者2例,多种合并症者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较高,但是经过合理治疗可有较好治疗效果,病死率较低。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表现;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109-0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基础上,产生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突然堵塞,或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耗氧急剧升高等原因,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现象。同时,老年人突发的心力衰竭、休克以及严重心率失常也应考虑为急性心梗的原因[1]。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服用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不能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且并发症都较为危急。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治疗极为重要。现将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对,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选入的患者须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心电图可出现新Q波、ST段改变,其中ST段升高者可判定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ST段特殊表现者判定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标志心肌坏死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如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升高等。选入的患者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3.2±3.4)岁。

1.2 方法

入院后,应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如血压、心率、血氧等。对于状态良好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可允许其3日后逐渐进行一般活动,病情好转可在2周后出院。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并发症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进程;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其建立静脉通道,方便补充液体及静脉给药,补液时应注意出入量的平衡。所有患者均应给予他汀类药物,同时对于无禁忌症的患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等,对于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症且伴房颤、房扑伴室速而无心衰等症的患者可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不能耐受者可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对于频发室早或室速的患者可使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对于心率过缓的患者可使用阿托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快心室率房颤的患者可使用维拉帕米、洋地黄制剂或胺碘酮等[2]。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使用多巴胺、速尿、吗啡等维持血压,及时吸氧,情况危急时需进行相应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该5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效果即出院患者例数,死亡患者例数。

2.结果

2.1 患者合并症及治疗情况

选入的56例患者中,有4例并未产生合并症,占7.1%,有52例产生并发症,占92.9%。产生并发症的患者中:高血压者20例,占35.7%;糖尿病者5例,占8.9%;高血脂者13例,占23.2%;心源性休克者2例,占3.6%;脑梗死者3例,占5.4%;有多种合并症者9例,占16.1%。该56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较好,出院的患者有51例,占91.1%;死亡患者5例,占8.9%,分别是合并心源性休克者1例,脑梗死者2例,多种合并症者2例。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可有胸骨疼痛感,不易缓解。多种原因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如过度体力劳动,可增加心脏负担、心肌耗氧,但患者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不能扩张,不能提供充分氧供及血供,导致心肌梗死;情绪剧烈变化可诱发心肌梗死,如紧张、大怒、过于激动等;饮食过度也可诱发心肌梗死,因为进食的食物中脂肪热量值较高,可使血脂升高,血液黏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肌梗死;温度刺激如寒冷,过度吸烟饮酒,均可诱发心肌梗死;老年人中,便秘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可以有上腹部疼痛、胃肠道反应、心率失常等表现,少数无疼痛表现的患者可开始就发生休克或心衰。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早发现、早治疗,保护心脏功能,减少梗死面积,积极处理并发症。针对患者的特殊性,采取相应治疗手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也较多,且多数比较危急,需要及时准确处理。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急重,为避免其发生,可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发病时应迅速对症治疗,对其所产生的并发症应积极主动应对,则可到达较高的治疗效果,使病死率降低。

【参考文献】

[1] 刘洪君.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医院信息,2010,5(3):637-638.

[2] 廖业敏,程芝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用对急性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5(01):33-35.

[3] 蒋娜,匡希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损伤性心电图改变与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关系[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42(02):89-90.

论文作者:张祥建1,范秀婷2,胡影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  ;  ;  ;  ;  ;  ;  ;  

5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论文_张祥建1,范秀婷2,胡影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