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铺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烨博

关于园林铺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烨博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 要:众所周知,园林建设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近几年中,园林的建设又再次的被人们所关注起来。为了对园林工程的铺装水平给予充分的提升,相关的施工人员还应该对其给予充分的创新,而生态铺装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生态铺装过程中,应该尤为重视铺装材料的透水性、阻热性、防滑性和降噪性,采用透水性混凝土、透水砖、生态植草等改良方式,营造良好的局部水循环、热循环,提高园林景观工程的舒适度的同时,提升园林景观工程的整体形象。

关键词:园林景观;铺装工程;生态铺装;施工技术

1、园林景观工程铺装技术概述

1.1 生态铺装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铺装秉承“环保、低碳、安全”的原则,致力于提升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铺装的渗水性、降噪音性和抗滑性,提高雨水通过铺装的渗透量,促进城市园林生态水循环健康发展;提高铺装材料的孔隙率,降低城市噪音;通过铺装材料的凹凸对比,提高铺装表面摩擦系数,提升抗滑性,最终实现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和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1.2 生态铺装材料的特点

在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领域,铺装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从平面俯视的视角,园林铺装的效果对整体园林景观的美感具有直接影响,好的铺装能够凸显装饰效果,提升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更好的烘托出园林景观的美感,而铺装的成功与材料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简单来说,生态铺装材料主要包括砂土类、木制类、嵌草类。

1.2.1砂土类

砂土类铺装材料多为砂砾和砂石和混合体,砂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极大的提升城市生态水循环效率,是园林景观工程生态铺装的良好选择。根据砂土颗粒的配比不同,以及颗粒大小不同,又可以将砂土类分为粗砂和细砂两种。其中,粗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园路面铺设中较为常用,细砂则多用在园林景观中的儿童游乐场等特殊景观中。

1.2.2木制类

木制类铺装材料应用于园林景观工程生态铺装中,不仅有良好的原生态效果,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园林景观设计互相烘托,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木制类材料包括木屑、树皮、木板等材料,质地松软,透气性和抗滑性好,也方便就地取材,值得一提的是,木制类材料的铺设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木材受到腐蚀而变形。

1.2.3嵌草类

嵌草类生态铺装材料分两种,一类为块料之间有空隙的嵌草砖,砖缝之间能够长草,另一类是通过高密度化学材料制成的植草板,与砂土类、木制类不同,嵌草类的应用有特殊性,由于其承重量低,因此不适宜进行园路铺设,而多用在人行道、休憩区、景观绿化等的地面铺装中。如下图所示的园林景观工程中就使用了嵌草砖作为休憩区地面铺设材料,起到较好的调剂和点缀作用,而主干人行道还是选择了硬度较高的地砖。

2、园林工程铺装环节的准备工作

2.1施工材料

园林工程属于一项综合型的工作。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确保后期工程步骤的顺利展开。在园林工程中,铺装工程属于一个关键的部分,因此,应该保证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数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铺装环节的进行与铺装工程的质量。由于铺装工程中需要运用的材料较多,因此材料的准备工作很繁琐,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园林设计图纸,仔细分析施工条件,估算铺装的面积,明确铺装工程中运用到的材料类型与具体的数量。

2.2场地的放样

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分局设计图纸中标注的坐标系统,确保所有的坐标点能够被安排在实际的位置上。对于每一个坐标点都应该打桩定点,同时对每个坐标点编号,为后期的是施工提供便捷。在完成定点工作后,还需要多次检查每个坐标点的位置,避免出现偏差。然后再按照桩号设置场地边线,详细测量重要道路和广场的范围、不同方格网坐标的填挖高,这样也有利于明确工程量。

2.3审核地形

在完成施工材料准备与场地放样的步骤后,施工人员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规划竖向的工程,审核施工现场的情况,收集重要控制点的高程数据,避免出现错误,如果发现遗漏,应该尽早补测。

3、园林工程中对地面的铺装

3.1基层工程

基层工程的具体环节共有五个方面。对于随时的摊铺工作。通常情况下,园林道路中的铺装工程都会运用人工的方式,但是广场铺装中都习惯运用机械的摊铺方法。上述两种摊铺方法的施工标准都是,碎石强度高于8级,同时碎石的软硬度也应该互相匹配。在摊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在夯实的素土上方布置砖块或方木。随着摊铺的不断深入,砖块或方木也会发生移动。在摊铺时,应该保证碎石整体上齐,颗粒的大小也应该保持均匀,注意根据工程标准来确定摊铺的厚度,在完成摊铺环节后,还需要清理尘土团与料底;碎石的稳压。在完成摊铺环节后,施工人员通过压路机对碎石进行碾压,将碾压的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应该先来回碾压经过修正的路肩,再从园林路面的路边开始进行碾压工作,逐渐深入到路中心。在每次碾压工作结束后,都必须检查路面,如果有不平整的地方应该去高垫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稳压碎石的标准为:路面的高度符合控制标高,在碾压过程中碎石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位移现象;填充料的铺撒。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后,可以进行对填充料的铺撒。具体的环节是,在碎石层上洒下适量的粗砂或者灰土,保证播撒的均匀,然后再将这些物质骚鸡你随时的空隙内,在碎石层上洒水,然后借助运用粗砂或灰土填充残留的空隙,当碎石层不再出现缝隙可以停止铺撒;填充料的固定。在完成对填充料的铺撒后,还需要重新碾压地面,以此确保地面的固定,防止地面分布的石料过于破碎,而且碾压的次数不能大于6次;摊铺嵌缝料和碾压。夯实填充料后再铺撒嵌缝料,方法与上一步类似,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地面,直到地面平整稳定。

3.2稳定层的施工

基层施工完成之后,应当以10cm的间隔在在边桩和中桩处进行定点放线,整体边线上应当放置施工挡板,挡板高度为10m,施工人员要仔细核查各个控制点的标高,防止出现错误,然后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是稳定层施工的重点,在工程设计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同的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混凝土浇筑前应当在干燥的基层上洒水或者铺上砂浆,然后进行混凝土配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捣实,然后用平尺将顶面刮平,再抹灰砂,保证混凝土达到预先设计的高度。混凝土保养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浇水或者覆盖潮湿的稻草是常用的养护方式。混凝土的养护期不应低于一周,如果施工时碰到雨季或者是冬季施工,應当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期,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

3.3铺装石板

开始进行石板安装之前就应该对其所处的位置进行合理的放样,然后按照实际放样出来的结果去结合着相关的设计标准去对横向桩和纵向桩完成打桩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在稳定层上进行合理的清扫之后,进行洒水保养,当期稍稍干透的时候应该将已经配置好的水泥砂浆慢慢的在稳定层上铺平,厚度大概为3厘米厚,将其作为结层使用,铺好之后需要抹平;然后再使用干燥的水泥粉在路面撒匀称然后将其扫到砌块的缝隙里,当施工都完成之后,应该浇水并养护。

3.4生态型铺装

生态型铺装在其设计中要考虑雨水收集应用等条件,因此在铺装设计中需考虑到某些材料的结合。碎石材料铺装设计,以卵石、片石等材料铺路,在其缝隙用植草分隔,施工时采用“先硬后软”的方式。拼花式铺装生态设计,在指定园路上雕刻花砖或雕刻路面,再在路边采用植物素材进行绿化,创造园林中的生态景观。

4、园林工程建设生态铺装的设计方法

园林工程建设的生态铺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考虑各类铺装材料的特性,还需要考虑各类铺装方法的搭配使用,使得整个铺装与园林景观工程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最终成为一个融合了生态美、艺术美、景观美与一体的艺术作品。

4.1 节奏与韵律和谐

在进行生态铺装设计时,可以通过节奏与韵律的搭配营造变化,带来设计美感。例如,园林景观工程的道路是以通行为目的,在进行道路铺装设计时,首要考虑人流量的同时,应该配以富有节奏与韵律的铺装设计,具有曲度变化的路面给人舒适和休闲的感觉,主路面适当放宽,给游人以舒适感,小路则可以适当狭窄,营造曲径通幽之感,在变化中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4.2 质感与层次配合

生态铺装注重园林景观工程的环保效益,因此对铺装材料的质感要求较高,在进行设计时,生态铺装材料的肌理和质地尤为重要,因此同时还要考虑与铺装层次的配合。例如,对于砌块较大的材料,需要与较宽的广场或园区道路相配合,而尺寸较小的铺装材料则可以铺设于小径,在充分了解材料的特点的基础上,不同质感与大小的材料可以搭配使用,能够营造更为丰富的空间感。现实中很多广场的地面铺装采取放射性弧形地砖,就是为了帮助游人认识到空间分布,找到广场的中心位置。

5、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生态铺装技术分析

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生态铺装材料各具特点,其铺装技术也有差异。大面积的硬质材料给人庄严肃穆之感,木质铺设给人亲近自然的清新之感,嵌草类和卵石类则富有情趣。综合分析,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生态铺装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5.1 生态铺装的渗水性

确保生态铺装的良好渗水性是提升水循环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进行铺装时应该坚持“渗排结合”,目前常见的铺装“渗排结合”方法多为“全渗透铺装”,打造面层、基层、垫层、砂土层四层结构。考虑到全渗透目的,“全渗透铺装”在铺装时会打造大约2°—5°的排水坡度,以充分的排除地表水;全渗透铺装的面层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水分渗透,通常采用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嵌草砖等形式,进行面层的铺装,这也是全渗透生态铺装的特殊之处;全渗透铺装的基层通常采用级配砾石,基层起到对面层渗透雨水的暂时存储与集聚的功能,并能够将蓄积到的水通过砾石缓慢下渗,通过控制砾石的孔隙率,可以对基层的蓄水能力进行调节;垫层通常选用素土,例如粘土、三合土等常见的乡土材料。此外,为了提高生态铺装的渗水性,还可以在园林景观工程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渗水井,直接收集基层的排水,借助园区排水管道系统,将多余的地表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

5.2 生态铺装的阻热性

阻热性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传统的铺装材料如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储热性能,因此当天气炎热时会吸收大量的辐射,并且很难迅速将热量释放,导致铺装的路面容易过热,如果在园林景观工程中使用了过多的硬质混凝土材料则容易引起城市热岛效应。基于此,生态铺装中应该注重材料的阻热性,通过植草、嵌草、陶沙铺装等方面,改善园林景观工程的局部热循环。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工程的铺装施工过程中,应该提前制定明确的施工计划,施工时保证坐哈路面的处理,采用多种方式增强铺装工程的艺术性。同时,还需要合理地选用适当的铺装施工技术,重视细节方面与不同环节之间的处理,保证园林工程的质量,以此促进园林工程铺装技术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霞,杭广生.园林铺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5,13:137-138.

[2]周牡丹.园林景观工程中地面铺装的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5,07:172-173.

[3]侯光旭.对生态型停车场透水铺装结构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6(12):88-90.

[4]姬刚,杨毅.生态型铺装地面的分类及构造做法浅析[J].价值工程,2013,14(8):7-10.

论文作者:何烨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关于园林铺装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烨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