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变_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变_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为改变社会主义实践的困境,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重建社会主义观,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改革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在注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进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过列宁的伟大实践,于1917年在俄国取得了胜利,随即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俄国的社会主义在建设中与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及自身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由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自觉地移植了俄国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移植俄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在恢复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建立国家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需要的增加,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开放力度的加大,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移植的社会主义模式逐渐地不适合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模式。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需要的高度领导中国人民,艰难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转型。

一、社会主义实践的困境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社会主义经济是产品经济;对社会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实行按劳分配;国家在社会主义中“自行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而且还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由此可见,马克思设计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只能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并取得胜利。但是,由于资产阶级不可能自愿放弃自己的统治而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加以维护。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第一步,无产阶级还有进一步解放的必要,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必须在解放全人类后才能获得。解放全人类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最终目标。而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比起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来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因为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就必须使社会生产力有极大的发展,物质财富有极大的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有极大的提高。只有这样,无产阶级才能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使自己不仅成为自然社会的主人,而且成为自己的主人;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地创造条件,才能实现解放自己的目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自始至终是一个从量变到部分质变,新质逐渐积累的过程。马克思设计出的理想状态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出现,然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最终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然而,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发生无产阶级革命,或者发生了也没有取得胜利;相反,资产阶级照常对无产阶级进行剥削、压迫,这样实现无产阶级的第一步解放,就成了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面临的首要任务。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也就一直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而且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还不断加以强化。

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努力探索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时候,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他把俄国这样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理想状态的社会主义变成了实践状态的社会主义。但是,俄国的无产阶级在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后,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勾结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向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攻,这就使得俄国这样一个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仍然处于阶级斗争的困扰之中,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却成了一种遥远的理想,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仍然是列宁反复思索的重要问题。后来,俄国的国内形势有所好转,国际环境有所改善,列宁思索的问题才有了明显的变化。发展生产力问题,增加社会物质财富问题,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问题逐渐成为列宁思索的核心问题,他曾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选集》第4卷第586页)“如果我们不能恢复我国的经济,那么我们就落在而且将来还要落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后面,我们就会挨打。”(《列宁选集》第4卷第384页)甚至断言:“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 卷第586页)共产党则要担当起领导经济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任。1921年,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果断地提出新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商品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以改善俄国的经济状况。可是,列宁的这些有价值的探索随着他的去世而基本结束了。斯大林执政后,也曾注意经济建设,但他却把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无限地加以夸大,以至在宣布俄国已经消灭了阶级以后,又人为地把阶级斗争推向极端,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由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斯大林又以列宁主义的继承者自居,他概括的列宁主义恰好抽掉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而成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俄国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成为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理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加以移植,加以强化。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基本上移植了俄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尽管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表现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态度,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还很丰富,因而不能作出科学的创造,只能在基本上移植俄国社会主义模式的过程中改进、完善,使之逐渐适合中国的具体实际,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1956年9月, 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表明毛泽东同志已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模式,也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但是,不久由于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国内右派势力的增长,毛泽东同志对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和增长了的国内右派势力作出了不科学的估计,夸大了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使八大提出的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的战略决策,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随后,整个国家陷入了“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困境之中。

我国长期的阶级斗争,使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物质财富没有得到迅速地增加,人民的精神境界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提高。如果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后,就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转移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抓住一切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很有可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早已建立起来。历史不能假设,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任务庄严地摆在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者面前。邓小平同志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成功地把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在转移的过程中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转型。

二、社会主义观的重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思索和阐明的核心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1980年4 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就讲道:“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 以下引《邓小平文选》时,只注卷数和页码)1984年6月, 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又讲道:“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他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三卷第63页)1985年8月, 他在会见津巴布韦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又讲道:“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第三卷第137页)1987年10月, 他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也讲道:“马克思主义又叫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要物资的极大丰富,难道一个贫穷的社会能够按需分配?共产主义能够是贫穷的吗?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第三卷第254—255页)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始终把生产力问题当作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以及在中国怎样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索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卷第373页)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有着显著的区别。传统的社会主义观虽然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下过确切的定义,但多年来形成了一种习惯的看法,这就是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二是按劳分配,三是计划经济,四是无产阶级专政。这种看法的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发展生产力,忽视了共同富裕,即是说它既忽视了社会主义目的,又忽视了实现这一目的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要两极分化。 ”(第三卷第110—111页)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就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指出:“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富裕。”(第三卷第171—172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就无法实现,因此发展生产力比实现共同富裕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正因为这样,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首要任务”、“中心任务”,作为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同志不仅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而且同社会主义前途与命运联系起来,特别强调:“我们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化建设。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第三卷第149—150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显然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传统的社会主义观抽掉了社会主义的目的即共同富裕和实现这一目的的物质基础即发展生产力;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则把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而“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改革不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这种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带有革命的性质。1985年8月, 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第三卷135页)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则把改革与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第三卷第370页)改革是一场革命, 是“天翻地覆的事业”,但改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改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第三卷第142 页)并特别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第三卷142页)由此可见,改革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总括起来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以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以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以改革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建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社会主义观。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

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它作为自觉地有计划、按比例分配总产品的社会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越性。然而事实却是社会主义产生于生产力不发达的落后国家。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在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面临着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要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这是马克思没有来得及思索的问题。而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自觉地有计划、按比例生产和分配社会总产品,如果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来生产和分配社会总产品就不可避免地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在低效率下重复进行,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丧失生机和活力,这也是马克思没有来得及思索的问题。

无产阶级在俄国取得革命胜利后,列宁就着力研究建成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过渡形式,设计出通过全面的计划,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但由于俄国生产力的不发达,社会主义的构想在实践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促使列宁重新思考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毅然地采取了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包含有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并存的思想。但是,新经济政策没有实行多久,列宁就去世了。此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解放后,自觉地把俄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移植过来,从而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只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而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这就使得计划经济体制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毛泽东同志也曾认识到中国的国情不同于俄国,也曾认识到俄国那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不少弊端,设想对此进行一些改革,后来也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始终没有触动计划经济本身,中国仍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毛泽东同志逝世后,中国究竟怎样依循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样才能走向繁荣、富裕?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系列难题困扰着广大干部和群众。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深刻地认识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后,转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种新的城市经济体制。我们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体制下充分发挥出来。

为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11月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1987年2月, 他又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第三卷第203页)1990年12月,他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他又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第三卷373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邓小平同志经济理论的指导下, 不是在计划经济范围内作某种修补或进行某些调整,而是作实质性的变革。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就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具体应用。

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计划和市场都得要”。计划和市场作为两种经济手段或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供我们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而选择使用,那种手段对生产力发展有利就选用那种。但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则不能同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是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为主的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为主的体制。因此,在以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主的同时就不可能又以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主,在这两种经济体制中,只能选择一种。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将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因而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虽不能同时存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可以结合使用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基础性调节,计划则起着高层次的宏观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对计划和市场的兼用,既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按照市场供求状况来配置资源和重新组合资源,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又可以通过计划的宏观调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持续、稳定、协调中有序运行,并兼顾着效益与公平。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全转型。

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完善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样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也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我们也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第三卷第176页)他又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而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第三卷第178页)他还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概括起来,就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体制,也是注重法制建设的经济体制。而过去的社会主义国家及中国,虽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通常是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健全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对加速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国际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后,特别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抓民主、法制建设。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第二卷第146 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任何国家的民主,都离不开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我们所需要的民主是适合自己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的民主,是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的民主。我们在长期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实际,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建设,便利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从而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制化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只有加强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充分发扬民主。所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象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民主经济。民主的发扬,不仅有利于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而且有利于加强经济工作的监督,使社会主义经济有规则地运行;法制的健全与完善,不仅有助于促进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化,促进市场秩序的正常化,而且也有助于使政府的经济行为,包括宏观调控,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而避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大起大落,使其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过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进行,那种“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已经开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促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从而建立起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人民团结、调动人民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

五、社会主义精神的升华

无产阶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大公无私、勇于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开创未来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没有得到发扬、升华。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二卷第20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首先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一种思潮,叫资产阶级自由化,崇拜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这不行。中国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第三卷第123页)其次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邓小平同志说:“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来腐蚀青年的状况。再次是社会风气腐败。在改革开放中,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流毒泛滥起来,甚至解放后早已绝迹的一些坏事也复活了。邓小平同志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第三卷第154页)因此,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消除精神污染,坚决惩治腐败,净化社会风气,塑造新型的社会主义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第二卷第367—368页)新型的社会主义精神概括起来就是:

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第三卷第3页)又指出,我们“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因此,我们要热爱祖国,“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第三卷第358页)而“我们集中精力搞四个现代化, 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而“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三卷第323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第二卷第367 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因此,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第二卷第367 页)在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候,“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愈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和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尤其要提倡、发扬、升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献生理想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因为有这个信念,有这个理想。”(第三卷第173页)这个信念,这个理想就是“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第三卷第110页)“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三卷第116 页)“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我们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尤其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三卷第110—111页)要有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 ”(第三卷第190页)在现阶段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共同的信念、 共同的理想,我们就能够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从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而献生。我们有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就有了凝聚力,全国人民就能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勤劳致富的精神。勤劳致富是正当的,应该受到鼓励。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好起来后,再去帮助落后的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实行勤劳致富的政策后,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努力先富裕起来了。这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要鼓励他们帮助没有富裕起来的人,走共同富裕之路。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我们实行勤劳致富的政策,提倡勤劳致富的精神,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艰苦创业的精神。我国是人口众多的不发达国家,要使国家发达起来,强大起来,需要有一系列的正确思想,指导全国人民创业。邓小平同志对这一问题有一系列深刻的论述。首先他特别提倡艰苦奋斗。他多次强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尤其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他说:“加强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艰苦奋斗。这是中国从几十年的建设中得出的经验。”(第三卷第290 页)“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 才能抗住腐败现象”(第三卷第290页)其次是提出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他特别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改变人民的精神面貌,就必须提倡艰苦创业的精神,埋头苦干,一心一意地干。

大胆创新的精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新的事业。全新的事业要有全新的创造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第三卷第258—259页)而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都是新事物、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胸怀开阔,跳出框框、纵观全局,要用宏观战略眼光分析问题,抓住关键,及时解决,以指导我们伟大的实践。同时,我们的改革也没有万无一失的具体方案,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怕冒风险。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希望成功。有了这样的信心,才能有恰当的决策。我总是鼓励我们的同志更大胆一些。”(第三卷第268页)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 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第三卷第367页); 还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第三卷第372页)因此,只要我们有了全新的创业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大胆地闯,大胆地“冒”,不断地总结经验,就能使我们的事业获得巨大的成功。

综上所述,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经验,领导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型,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标签:;  ;  ;  ;  ;  ;  ;  ;  ;  ;  ;  ;  ;  ;  ;  ;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变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