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红船独特的红色文化论文

嘉兴红船独特的红色文化论文

嘉兴红船独特的红色文化

陈 瑶 汪 娟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摘 要】 船,随着历史的洪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驶来。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其古老的运河、烟雨朦胧的南湖,孕育了独特的红船文化。本文将从嘉兴红船红色之美、红色基因、红色精神讲述嘉兴船文化里蕴含的独特的红色文化。

【关键词】 红船;红色文化;红色基因

嘉兴运河源远流长,哺育了一方人土,带动了一方经济,守护着一方安宁,形成了一方文化,而这些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船,船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它促进运河的发展,没有船,运河能发挥的作用便大大受限,因此船与运河的关系密不可分、互利共生,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船文化。船文化蕴含着而嘉兴的红船文化又和其他的船文化有所不同,它的“红”有不一样的美,被赋予了特殊而深刻的意义。本文将从红船与“红”的渊源讲述红船的红色文化。

1 红船的红色之美

红船,即画舫,雕梁画栋,纹饰精美,古香古色,融于水天交接、绿水青山中,富有诗意与雅致,自古以来是文人雅士游玩山水、吟诗作赋的去处。清朝诗人吴伟业曾这样描绘南湖:“酒尽移船曲榭西,满湖灯火醉人归”,可见当时游船盛景,市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情貌略见一斑。既然画舫是游船,那么其外观设计最基本地需符合大众审美。古时的祖先尚红,在 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嘉兴南河浜遗址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那里发现和清理了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崧泽文化墓葬92 座,“在许多大型的墓葬中见有朱红痕迹”,说明了在当时就有尚红的礼俗。似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种红色情节,古时“红”为赤,是“太阳之色”的意思,传说三皇五帝中的炎帝,又称“赤帝”,为太阳神,太阳象征着温暖、希望、光明、生机等等美好寓意,也许古人对红色的崇拜与喜爱便自此开始。后来,红色还有辟邪、驱邪的意思,婚礼把红衣作为礼服便有压邪之意。随着历史的发展,红色的美好寓意也越来越多,中华民族深深打下了红色的烙印,而古时的人们更以红色为尊,红色为贵,红色为美,是以画舫也普遍是红色的,这大概是画舫被称为红船的首要原因了。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链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本课重点和难点:建立食物网的概念,初步理解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该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书本出发,立足生活,通过图片分析、科学探究、模型建构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身发现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在理解概念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建立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核心思想。具体概念的教学策略如图1所示。

画舫被称作“红船”,最迟可追溯到宋朝。宋朝词人仲殊在西湖过寒食节时即兴写下了《诉衷情·寒食》一词,其中有一句“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词人便把画舫称作红船。另外,清康熙年间著名词人朱彝尊(公元 1629-1709年)在《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的第十三首棹歌中这样写道:“金衣相关楚雀白餅鸡,不住斐公岛上啼。白马未嘶云屋外,红船先渡板桥西。”诗中的斐公岛即嘉兴放鹤洲,由此可见,最迟在清初(也许更早),人们便把嘉兴画舫称红船,并有文字记载,而南湖里的画舫更是直接被人称之为南湖红船了。民国初期,嘉兴南湖里的画舫更是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我们仍可以在嘉兴南湖烟雨楼一楼内的墙壁上看到一幅嘉兴本地女书法家方志远书于民国丁卯年的楹联(门字联):“出东郭门半里而遥,春水绿波处处美人画舫。与南堰镇隔湖相望,夕阳芳草寻寻高士祠堂。”

红船随着历史的变迁,纵使经历了各代的艺术加工,创新了各种样式,而红色一直的红船不可分割的重要元素,是华夏民族心照不宣的审美趣味。如今,现存于嘉兴南湖的红船,无论外观、内景、陈设和整体颜色,均与 20 世纪 20年代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丝网船(中型画舫)基本相同。它的船壳是黄褐色,硬棚是黑红色,茅棚是烟灰黑,有一种沧桑的古韵,现已成为嘉兴著名景点。

关于木结构的研究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巢”与“穴”原始居住形式的出现为今后木结构的发展打好了基础,这也是所谓的“构木为巢”,无疑是对萌芽阶段木结构最好的诠释。笔者将分别从:木结构建筑发展研究、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工艺分析、确保木结构建筑施工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2 嘉兴红船的红色基因

(2) 膨润土浸水拆模后回弹率为18.8%,收缩量为21%;掺入6%的纳米氧化硅后回弹率达25.6%,收缩量为21.7%;掺入4%的纳米氧化钙后回弹率只有1.6%,收缩量为0.6%;同时掺入4%纳米氧化钙和6%纳米氧化硅到膨润土中,其回弹率达到18.2%,收缩量为7.2%。说明同时掺入两种物质,其膨胀性能得到保证的同时,其收缩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红色精神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我国红色历史的产物,是我党革命建设的结晶。从十月革命吹来的“革命风”和马列真理到五四运动传入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最后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见,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在无数革命和建设上的经验演变、总结出来的,包括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等。

一叶红船,风雨飘摇中孕育了一个生气蓬勃的大党; 一叶红船,默默无闻地见证着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一叶红船,南湖烟雨里,守护党和人民的初心。1964年,当年的中共“一大”代表之一董必武怀着初心重游旧地,在红船上重温旧事,不免诸多感慨,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建国以来至 1990年,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如董必武、郭沫若、胡耀邦、杨尚昆等都曾来南湖视察、游览。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亦不忘红船,不忘初心,来到党的诞生地,瞻仰红船,题词赋诗,与前人对话,向后人传承。“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嘉兴红船承载着红色基因,形成于鲜血染红的战争年代,包含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基因,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始终如一的信仰、宗旨、追求和本色,它由一代一代的人传承下去,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3 嘉兴红船的红色精神

3.1 红色精神的内涵

翻开历史的画卷,约98年前的嘉兴南湖,迎来了重要的客人,那便是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人,他们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辗转来到嘉兴,烟雨朦胧的南湖上便驶来一艘普通的红船,他们乘坐在这艘小船上,隐没在一湖烟波中,继续进行未完成的会议。该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闭幕时全体代表在这艘红船上轻而有力地呼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党的星星之火,便从南湖红船开始,以燎原之势蔓延到全国各地,从此引领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史称“开天辟地大事件”。

嘉兴南湖红船的人文和艺术价值并不足以让其从众多画舫中脱颖而出,成为“天下第一船”,它与其他红船的区别,在于它的“红”是是党的颜色,是党的“基因”的传承,展现着党的精神风貌。

3.2.1 具备爱国的担当意识

3.2 红船精神对人民的启示

红船精神背后的红船故事描述了一群有志青年在面对国家衰亡,人民危难,挺身而出,毅然担负起让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这真实而生动的历史,告诉人们什么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什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什么是国家大义。

后来,人们通过四则运算和极限运算把数由自然数扩充到实数,但用以表达数的、抽象出来的度量单位没有发生实质变化.

嘉兴红船红船精神即红色精神的代表之一。习近平同志在 2005年6月21日,于《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并把“红船精神”的内涵凝练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规律的自觉认识,对历史任务的自觉把握,对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自觉担当。同时强调:“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体现了红船精神重要的历史地位。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诞生所蕴含的红色精神,中国共产党以红船精神为方向,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走在时代前列。对于普通民众,红船精神也有指导和启示的作用。

3.2.2 加强创新意识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即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人不断进步不断突破自我的内在动力。“红船精神”昭示人们,活跃思维,多加思考,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新而不要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落于平庸。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创新人才一直是社会不断的需求,创新已成为人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需要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让自己更好地在社会上施展拳脚,实现自我价值。

始鉴于河南黄河沿岸的堡夫不谙熟堤防的修筑,雍正帝便抽调千名江南河兵调至河南,对黄河沿岸的堤坝险要地段进行修筑与管理。江南河兵调至河南协助河汛,因此对他们多有优待,但是他们懈怠工作,态度散漫,目无法纪,以致于朝廷虽有调兵协助防务,但是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

3.2.3 培养艰苦奋斗的品格

“红船精神”中“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的坚韧与奋斗的品质也是当代人们所需要的具备的优秀品质。古人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可见自强不息与艰苦奋斗自古以来便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近代的革命史、建设史便是一段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作为新时期中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接班人和主力军,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艰苦奋斗,实现自我价值,更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实现社会价值。

4 结语

嘉兴红船文化既和其他船文化一样具有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又具有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让人回首红色历史,展望红色未来。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人,传下一代又一代的红色基因,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变迁,红船依旧,精神永恒。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6.21.

[2]李黎霞.“红船精神”研究[J].万方数据.2014,5.

[3]张志松.红船精神史学探源及其教育实践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5.207.

The unique Red Culture of Jiaxing Red ship

CHEN Yao WANG Juan
(College of Law and Law,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Zhejiang 314000,China)

【Abstract】 Ships,along with the torrent of history,carry heavy culture.Jiaxing as the birthplace of the Party,its ancient canal,the misty South Lake,gave birth to a unique red boat culture.This article will tell the unique red culture contained in Jiaxing ship culture from the red beauty,red gene and red spirit of Jiaxing ship.

【Key words】 The Red boat; The red culture; The red gene

中图分类号: C9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3-0237-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113

※基金项目: 嘉兴学院2018年校级SRT 重点项目“嘉兴船文化的历史记忆与变迁”。

作者简介: 陈瑶(1998—),江西上饶人,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汉教162 班。汪娟(1974—),浙江嘉兴人,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标签:;  ;  ;  ;  

嘉兴红船独特的红色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