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健康的维护_养生论文

论道德健康的维护_养生论文

论道德养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0)11-0012-03

养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应该说从人类文明伊始,养生就成为人们生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物质的日趋丰富,当人们不再为饮食生活条件所困惑时,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就成为了更高层次的追求,由此各种“养生”方式也就应时再现。关于养生之道的论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总结起来,不外精神修养与保养身体两部分,前者强调养心宁神,后者则是对肢体和饮食选择的种种指导。就二者而言,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已意识到,养生首先应当养心宁神,其次才是利用各种锻炼方式以强健身体。

不同时代对养生的认识和养生的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养生的本质却始终如一,那就是养护生命、益寿延年,且任何养生理论都把道德养生作为第一养生方式提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养神”,所谓“活身之道,务在养神”,“神静而心和,心和则形全;神躁而心荡,心荡则形伤”,“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如此等等。明朝杭州人高濂更是在其撰写的《遵生八笺》中开篇即载:“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以小恶为无损而不改,孰知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大祸立至”。养生没有任何主动和被动限制,任何人都具备养生的条件和优势,更不要担心贫富与养生的关系,因为养生无关于富贵及贫穷,只要是活生生的正常人,都能在自己生存的环境内找到适合自身的养生模式,“能遵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1]可见道德养生已成为各种养生方式的基础和根本。

一、道德养生是第一养生方式

道德养生作为一种存在,在古人眼中不仅是第一养生方式,而且还决定着最终的养生效果,正如老子所言:“治人、事天,最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而现在一些专家也指出:“道德品质好的人,才能有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是良好心理的条件和基础”。[2]美国心理学家杰尔曼和他的学生历时70多年,曾对死亡者的道德心理与其寿命做过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德佳者要多活2至4年。[3]一般说来,道德高尚的人品质优良,行为端正,宁静处世,淡泊名利,常为别人着想,不事巧取豪夺,于他人于社会有益无害,因而受到认同和赞誉,这又会益于自我心理健康。而道德低下的人胡作非为,恐惧焦虑,食不香,睡不安,常常会引起大脑皮质功能失调,逐渐酿成疾病。而贪官之所以命短,就在于其道德已堕落到最低端,道德养生已无法起到应有作用。

《遵生八笺》共十九卷,开篇即用两卷的篇幅论述了身心清修的方式,特别是列出了人们通常存在的百余种缺乏道德的行为,而这些正是制约其身体健康的根本,“众人大言我小语,众人多烦我少记,众人悸怖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淡然无为,神气自备。”又引吕氏春秋,“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为此,他把一些不符合君子应为之事罗列而出,视为病态,“喜怒偏执是一病,亡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憎欲无理是一病,纵贪避过是一病,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非人自是是一病,悔意孤寡是一病,以力胜人是一病,威势自协是一病,语欲胜人是一病,货不贪偿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与恶人交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诽议名贤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贱讪贵是一病,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以贵轻人是一病,以贫妒富是一病,败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乱公是一病,好自掩饰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阴阳嫉妒是一病,激历旁悖是一病,多憎少爱是一病,坚执争斗是一病,推负著人是一病,文拒钩锡是一病,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憎是一病,好杀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已是一病,毒药鸩饮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以贤唝嗃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投书败人是一病,笑愚痴人是一病,烦苛轻躁是一病,擿搥无理是一病,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理是一病,坏言恶语是一病,轻慢老少是一病,恶态坏对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好喜嗜笑是一病,当权任性是一病,诡谲谀谮是一病,嗜得怀诈是一病,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凶横是一病,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教人堕胎是一病,干预人事是一病,钻穴窥人是一病,不借怀怨是一病,负债逃走是一病,肯向异词是一病,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惊胎损形是一病,水火败伤是一病,笑盲聋哑是一病,乱人嫁娶是一病。”如果人们能够把持住自我尽量克制这些弊病,那就能“决无灾害痛苦烦恼凶危,不惟自己保命延年,子孙百世永受其福矣。”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养生效果,而绝大部分人出现疾病与不适都与心理的不正常运行有关,“人生病有70%-80%都是由心理因素造成,但是只重视身体组织器官的治疗,不重视心理的调整治疗和康复,身体组织器官的病即使痊愈也会再生,因此心理的健康极为重要。”[2]人为什么心理会不健康,其关键还在于当个人的自我欲望得不到满足时,自我心理调节不到位,由此再下推,则是由于个体修养的欠缺。“身体的保养和健康状况似乎是造物主首先劝每一个人关心的对象”,[4]但外界刺激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肌体的生理变化,如果个人修养欠缺、道德低下,对许多事情都缺乏全局观和整体观,那自然心理就很难平衡,由此影响身体器官的正常运行也就成为必然,身体健康度也就会大打折扣。

二、道德养生是培育个人品德的优秀路径

人是社会的主体,而社会运行的健康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的思维与行动,如果说人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欲望,那其欲望在许多时候必须有一定的节制乃至压制,否则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音符以至动荡。因为个体的欲望必须与社会的运行规律和社会群体的欲望相吻合,才能推动社会的正常发展,“(欲望)本身并不是恶的,只是需要加以合理控制”,[5]而能克制自己欲望的东西就是本身所拥有的另一种欲望——道德。

人依靠身体与健康存在于社会,虽然制约健康的因素很多,但自我心理的调试却是任何外界物质所不能给予帮助的,其只能倚赖个体道德,因为“道德是人的一种超越性的追求,这种超越性是人的理性的一种天然趋向”,所以道德养生既是调试心理的药剂,同时又能使个人品德得到逐步的培育。

首先,道德养生能够促使个体主动调试自我。道德养生是一种调理方法,不同于单纯的道德宣传与说教,有着与医学手段相似的功能。因为道德与养生结合起来就成为了一种养护生命手段,而完全超越了个人修身的意义。社会是充满诱惑的社会,而人也有追求自我安逸的本性,但复杂的社会状况却在方方面面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如果人们能够满足欲望,自然身心愉悦,但如果不能满足,人的情绪难免就会发生变化,“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按中医理论,情志变化会使气息升降出现异常,从而会造成气血运行紊乱,脏腑功能失常,如果在这时间,能够运用道德养生方式来自我调试,那个体健康就会得到一定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诱惑充斥存在,人作为最有灵性的生物,其欲望也是最多的,且人类的才能大多要通过欲望表现出来,适度的欲望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但失度的欲望却会给个体带来灾难,“欲多则损精,人可保者,命,可惜者,身,最重者,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如果遇到欲望难以实现时,适时运用道德养生模式,控制自我欲望,调试心理,那个体的肌体就不会受到有形或潜在的损伤,正如孟子所言:“养心莫善于寡欲。”也就是说,七情作为人类共有的心境,如果人们能够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调节自我情绪的变化,保持中度而不过,就不会使心态失衡,从而达到心理调试的效果。

其次,道德养生能够使个体获得根本性健康收获。现在一说养生,多数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食物养生,吃什么,什么时间吃,怎么吃,如此等等。实际上,食物养生只能使身体获得浅层次的暂时健康,只有道德养生才能使个体获得真正的健康基础,也就是说,道德养生是实现健康的根本。采纳道德养生没有年龄限制,只要悟到了心理调试的作用,并能坚持下去,就能改观自身健康,所谓“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有补为卫生之经,居安虑危防未萌也,虽少年致损,气弱体枯,若晚年得悟,防患补益,血气有增,而神亦自足,可以延生。”[1](P64)

道德养生实际上是一种情志调养模式,而情志活动对人的五脏六腑影响甚大,所以古人对调节情志十分重视,如宋代王安石在其《临川集》中就写到:“形者,有生之本。故养生在于保形,充形在于育气,养气在于宁心,宁心在于致诚,养诚在于尽性,不尽性不足以养生。”[6]也就是说,养生的根本是人的身体,调气、养生,都是为了使肉体强健。但要紧的却要宁心,道德上要至诚,使人心安理得,如果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人的身体就能逐步得到调理,自然就会变得强健。

第三,道德养生能够使个体的精神生活趋向优质。烦恼和生活不如意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人天然有着自我实现的倾向,能够实现自我则感到幸福,否则就会沮丧。但自我实现的程度及标准主要取决于自我的判断,一个心理健康、个人修养较高的人,对挫折和生活中的种种障碍能够从容应对,那其精神生活就会仍然愉悦,正如孔子盛赞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7]但像颜回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修养很难达到颜回的程度,所以加强道德养生,通过这一模式来改变个体对生活的态度就成为重要的选择。

客观地说,任何一个正常的人,不受外界环境和个人情绪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只是受影响的程度有强弱之分,道德养生给人们提供的生活道理就是尽量把外在影响自我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人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就会多些稳定,那个体的身体状况就不会过多地受到干扰,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和肌体运行,所谓“人能愈收敛则愈充拓,愈细密则愈广大,愈深厚则愈光明,万事不责于人,则无寒冰烈火之扰吾心”,没有外在的干扰,那心底自然平和宁静,“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神伤,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以安于内,清虚棲心不诱于外也。”[1](P65)如此,个体的精神生活品质就会大大提升。

三、道德养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人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分子,人自身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了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自身和谐在很大层面上表现为“身心和谐”,而身心和谐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一种调和、融洽的状态。它的实现与否直接制约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而这恰恰也是道德养生所追求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8]如果说个人与外界之间的和谐属于外因的话,那么人自己的身心和谐就属于内因,就成为决定该事物是否和谐的最为根本的评判标准,惟有属于内因的身心和谐问题解决了,社会和谐这一外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一个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的人,必定会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会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反之,一个自我发展不完善、身心不和谐的人,必然会对生活失去信心,缺少憧憬,从而产生歪曲、非理性的念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有自我平衡、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协调等医疗功能,人体的这种功能是天生的、主动的、条件反射式的客观行为,是大脑、神经、经络、血管等组织器官本能的行为,而道德约束是一种外在非本能行为,通过道德养生这种医学手段使非本能行为部分影响本能行为,就能为推动自我的身心和谐增加一定的强度。正如我国古人所推崇的,“身尝居善,则内无忧虑,外无畏惧,独立不慙影,独寝不愧衾,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对蛮貊,德迥幽明,祯祥毕集。”如果人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自然就能不断调试自我,使身心达到较为和谐的状态。当然,人的身心和谐的指向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个体的人不能为了自我身心的和谐而妨碍他人的和谐调试,而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则约束,这种道德规则就是道德养生的遵循标准。

道德养生追求的是通过人的道德修养实现人的心理平和,最终达到“致寿”目的,这是其他方式所不能取代的,所谓“五谷充肌体而不能益寿,百药疗疾延年而不能。”但道德所规定的理想人格和完美人性是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实现的,其只是作为人们向往的境界而已,所以对于道德践行的程度,不同的个体自我要求的标准也不会统一,但只要其能在不损害他人身心和谐运行的前提下,“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和少同情自己的感情,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感情,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激情协调一致,”并向着实现自我身心和谐的方向努力,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就是一种贡献,道德养生也就充分显示出了足够的价值。

四、余论

道德养生一方面养性,一方面养德,而养性又是养德的基础,道家主张淡泊无为,涵养人的自然本性,“静漠恬恢,所以养性也。”孔子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有了好的本性才能培养好的道德,但后人多把养性和养德合二为一,且在语义上偏重养德。

个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存在,如果人们过多地追求个性的幸福与自由,则肯定会与他人的要求、社会的限制相冲突,那精神的痛苦也就由此产生,而人们若想减少这种痛苦,就应该运用自己的道德智慧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获得心里的安宁和身心的放松,这种道德智慧就是道德养生中对性的养护。现代养生观的重点是外在的身体,所以其养生的出发点就是遵循生活规律,如按时起床和休息,饮食上有所选择与节制,注意锻炼身体。但即使如此,也往往达不到养生的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忽略了最根本的“性”的养护,养性是养生的基础,只有把养性与养外形的身体相结合,才能达到养生的初衷,“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9]可见,只有神与形俱养的人,才能度百年而去,虽然这一论述难免有理想化的成分,但也充分说明了养性的重要。

道德养生是对自我的限制,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现实的人,既要服从自然的规律,又要服从社会的规律,要意识到自己只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分子,是社会系统中的简单构成,对自我欲望和行为进行符合社会运行规律的约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体本身也会从中获得一种平和感,身体器官就不会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自我的健康保护也就得到了一定保证。

[收稿日期]2010-06-20

标签:;  ;  ;  

论道德健康的维护_养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