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外科护理探讨论文_孔德平

孔德平(山东省曲阜市陵城卫生院 273155)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外科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2 年9 月-2014 年10 月,我院接收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60 例,按接诊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给予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安全、可靠,可提高临床好转率,降低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26-01

胆囊炎并胆囊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于女性,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为疾病主要特征,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均借助手术治疗,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致使临床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必须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下面,本文将抽选我院接收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60 例,分别给予不同方法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抽选2012 年9 月-2014 年10 月,我院接收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60 例,按接诊编号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30 例(男性10 例,女性20 例),年龄位于38-68 岁阶段内,平均(42.3±1.3)岁;干预组患者30 例(男性9 例,女性21 例),年龄位于39-70 岁阶段内,平均(43.5±1.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 临床诊断 (1)患者均符合胆囊炎、胆囊结石疾病诊断,CT 检查结果显示胆囊体积增大;(2)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实验,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如: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1.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手术前期需承受剧烈疼痛,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再加上患者不了解自身疾病相关内容,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不良心理,甚至悲观厌世。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开导患者,指导患者自诉内心想法,从而制定个性化方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耐心向患者讲解胆囊炎、胆囊炎结石疾病相关内容,若患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应借助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者讲解,回答患者提出问题,直到患者满意为止。同时,护理人员还可邀请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教,促使患者调整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进而加快康复进度[2]。

1.3.2 术前护理 患者临床接受手术治疗前期,护理人员应带领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检查,以便充分了解患者身体现状,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手术承受力;并且,护理人员还应再次心理指导,进而更好地缓解患者不良心理。

1.3.3 预防感染 患者临床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变化情况,若出现渗血现象,应按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度;针对设置引流管患者来说,应观察患者引流液颜色和总量,并详细记录,若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处理。

1.3.4 呼吸道护理 患者临床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待患者清醒后,可将其更改为卧位、半卧位;对于年龄相对较大患者,护理人员还应按时帮助患者翻身,便于痰液及时排出;若期间发现患者痰液无法排出,可在医生叮嘱下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告知患者禁止出现过度咳嗽现象,以免撕裂伤口[3]。

1.3.5 饮食护理 患者临床手术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适饮食,一般胆囊炎、胆囊结石术后6 小时禁止饮水,待肛门可正常通气后,可适当食用流食,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可将其更改为普通食物,以高热量、高纤维等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4]。另外,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再次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尽早功能训练,按时回院复诊。

1.4 观察项目 (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标准:患者临床手术成功,术后未出现并发症为治愈;患者临床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轻微为好转;患者临床手术成功,并发症严重为无效;(2)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标准:借助医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判定患者满意率,总分92 分以上为满意,总分处于70-92 分为一般,总分低于70 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 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 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 检验,若结果显示P < 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对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详细见表1 数据。

3 讨论

胆囊炎、胆囊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必须加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干预组患者治疗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说明:术前给予临床针对性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树立战胜病魔信心;术后给予饮食指导、呼吸道护理等临床综合性护理,可预防临床并发症,加快康复进度,和黄维梅[5]成就相似。

综上,给予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安全、可靠,可提高临床好转率,降低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1] 韩海霞. 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外科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8(14):179.[2] 黄小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探讨[J].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22(11):289-290.[3] 魏雪丽.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综合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1,18(34):207-208.[4] 姚哲宇. 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护理探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03):195-196.[5] 黄维梅.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护理[J]. 吉林医学,2012,36(27):6010.

论文作者:孔德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外科护理探讨论文_孔德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