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

王晓丹[1]2003年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面临产业结构转换的严峻挑战,并步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全国产业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步入了战略性调整阶段。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是解决当前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农村为了适应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论文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以期对推进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动态做了综述,通过对不同国家的农村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系统的分析总结,得到其演进的一般规律。本文明确阐述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及其二者的关系,主要采用定性分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方法,针对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村叁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依据农村产业结构层次性的特点,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整体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内部结构、农村二、叁产业内部不合理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作了探索。提出了应以稳定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二、叁产业、建立各业内部自我调节功能较强的平衡发展的结构系统作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最后,根据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需依照农村地方特色与国家布局相结合,适应科技进步、提高社会效益,扩大农民就业等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健全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制定和稳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的政策等措施。

范德林[2]2005年在《黑龙江省农民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民主要依靠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道路。但是由于改革的不配套,农民就业不充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小农经济”和大市场的对接需要在组织模式上进行创新性探索。 综合现有的理论成果,本文给出了农民就业的概念,认为它是指社会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使劳动者能有效地和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效能。如果说农村劳动者没有工作岗位或者不能和其它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难以发挥劳动者应有的作用,就为农民失业或就业不足。 黑龙江省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对于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我国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省农民就业程度与效果。在黑龙江省农民就业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经历了一个从控制流动到允许流动,再到控制盲目流动,直至现在的逐渐规范流动这样几个发展阶段。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进程的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任务仍然很重。 目前,黑龙江省农民就业仍然处于不充分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延缓了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甚至也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也可以说,黑龙江省“叁农”问题难以解决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民就业不充分。 国内促进农民就业的典型实例给黑龙江省带来的启示主要是政府在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各级政府必须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各级人大要公开废止歧视性的就业政策、法规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公开、公正、平等、透明的就业新秩序,保证农民享有同等的迁徙、就业自由与选择住所的权利。各级政府制定科学严谨的工业化、城市化的中长期计划是增加大容量的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促进农民就业方面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促进农民就业的经验对我省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必须适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满足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产生的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粮食等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是在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的基础性目标。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农业劳动力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通过机械化、现代化等手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会导致农业劳动力更加过剩,加剧现有隐性失业显性化的进程,带米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如何在照顾农民就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实践证明,农业内部挖潜、大中城市的吸纳效应、国际劳务输出等是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农村城镇化是吸收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刘凌霄[3]2015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叁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叁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叁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张逸昕[4]2007年在《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分工和资源的配置正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向和力度客观上导致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大跨度、深层次的结构革命,这是继总量经济走出短缺经济循环后的新一轮经济变迁。结构调整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经济结构问题是当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正处在由前一周期的衰退阶段向新发展周期的创新阶段转移的困难时期。当前黑龙江省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体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经济结构性问题已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成为当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一个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以经济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依据,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中的系统论、协同论为手段,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旨在依托21世纪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趋势,改变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增强系统的功能,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的背景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对论文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对经济结构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的基本框架。其中阐释了经济结构系统的内涵、特征,明确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的构成要素,为全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紧紧围绕经济结构系统的特征,即经济结构系统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通过不同方式相互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是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去支持其它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功能而存在的。要对一个系统进行深刻的认识,就要揭示对这个系统的存续和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子系统以及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的五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包括每个子系统的系统内部分析、系统间耦合分析、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以及促进各自功能发挥的方向选择。通过对子系统的实证研究,客观地总结出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叁,本文从系统耦合机理出发,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中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经济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经过一致性检验和灵敏度检验,证明能够反映经济结构系统的一般行为。通过多元回归确定动力学模型中的参数,利用参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各个子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仿真值与实际值之间误差较小,模型能够反映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的整体变动情况。最后利用所建立模型对2006年至2010年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进行预测,同时对未来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这为今后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本文在遵循指标体系设立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基于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在考察期内总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符合区域结构发展在周期内进展交替与周期间跃升状态相统一规律的结论。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优化的相应对策。黑龙江省应统筹考虑,系统谋划,把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调整和投资结构调整五方面统筹结合起来,整体协同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十一五”时期,要以投资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在继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着重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适当加紧城乡与地区结构调整,使它们大体协调同步发展,产生“共振”效应。

谢宝禄[5]2017年在《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了重要的石油、煤炭、木材、粮食等战略资源,为国家财力贡献了巨额的利润税收,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由此形成了长期以来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结构锁定和路径依赖。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总体上呈逐渐走低的趋势,经济下行压力和衰退压力不断加大,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面临严峻挑战。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针,针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面临困境和振兴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深入分析黑龙江传统产业的“长板”和“短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在创新发展中寻求突破,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走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透析衰退表象背后的反思,可以看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面临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等外生动力迟滞,结构优化等内生动力没有预先启动。以上问题导致黑龙江省在传统路径依赖下区域发展存在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基于以上问题分析,黑龙江省应该努力破解结构性矛盾,超越旧的增长模式,但不是完全摒弃,新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提升。新的动能就是破解结构性矛盾带来的内生动力,在传统优势、现有基础和未来潜力之上的构建新的更具成长力的产业结构,才能够超越传统路径依赖,实现内生动力驱动下的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论文总体上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综述和主要创新之处等。第一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而且对本文中的核心关联内容和指导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二章构建了基于一般规律的产业结构理论,较系统地界定了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原因、方向、动力,概括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阐释了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理论内容,并提出形成内生动力是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第叁章分析和总结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未来走向,研判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情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梳理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宏观指导。第四章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和基本概况进行了回顾和描述,并对当前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作出分析,剖析了既有的结构性矛盾,指出了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形成的主次原因。第五章对当前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第一产业稳固但缺乏比较优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第叁产业比重虚高且发展不足,这些突出问题是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经济逐步下滑的重要原因。第六章集中梳理了中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和启示借鉴。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模式,总结和概括出相关启示的经验性指向。第七章根据基于一般规律的产业结构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黑龙江要素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远中近期目标选择以及主要调整方向。第八章基于马克思相关理论及一般规律的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中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功模式借鉴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经济发展的现实和产业结构的现状,立足于培育和形成内生动力,重点阐述了实现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的主要路径选择。第九章在立足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的主要路径选择的基础上,基于一般规律的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从内生动力驱动的角度,提出了加快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的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袁璋[6]2006年在《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文中认为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居全国重要地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45.8%。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部地区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51.1%和87.3%,2001年至2004年在东部地区粮食减产750.6万t的严峻情况下,中部地区大幅度增产1889.1万t,使我国粮食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基于中部地区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就成为农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农业结构理论和国外农业结构调整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全国和东西部地区,重点剖析中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历史变化和现状,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的方向及主要技术对策,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一)分析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变化资料,将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划分为农业结构被动适应性调整(1952—1978)、农业结构主动适应性调整(1979—1998)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1999至今)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所有制条件下进行的,农民只能被动的服从于计划种植,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长期占80%以上,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80%以上,畜牧业产品结构中猪肉占90%以上。这一时期的农业结构是典型的种植业主导下的粮猪结构,产业间比例失衡,农业系统的总产出率低。第二阶段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环境中进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一定的自主权,农产品生产适应市场变化进行调整,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指导农民进行主动适应性调整。种植业产值比重降到58.0%,畜牧业和渔业的养殖业比重上升至38.5%,各产业部门均处于快速发展状态,1998年粮食总产达51230万t,单产达300.2kg庙的历史新纪录。第叁阶段是进入农业发展新时期后中央提出战略性性调整,种植业产值比重进一步降低至50.1%,养殖业比重增至41.7%,基本形成了种养并重的结构。但这一时期因各地过分强调发展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10.7%,粮食总产降至46947万t。 (二)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农业结构变化和2004年的现状资料的全面分析,总体上与全国农业结构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也有中部的特点和问题,主要表现出“四个基本协调”和“四个不对称”。按2004年的分析数据,四个基本协调是: (1)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值比重分别占农业总产值50.1%和41.7%,基本是按合理化方向演进的结果,各产业部门发展基本协调。 (2)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等非粮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为69.4:30.6,作物种植结构在曲折中按合理化趋势演进,比例关系基本协调。 (3)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在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0.7%的情况下,中部地区仅减少2.9%;在全国粮食总产减产8.4%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还略有增加。没有像东部那样分别减少21.2%和24.7%的大幅度下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要贡献,与国家对中部地区的要求基本协调。 (4)一、二、叁产业产值比由1978年的35.5:46.4:18.1,发展到2004年的17.1:49.2:33.7。这一变化虽然没有东部地区二叁产业发展快,但总体上同国内外共同发展规律相一致,符合中部地区叁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情况。 四个不对称是: (1)农产品总量增长相对较快与经济总量增长相对较慢不对称

牛敏杰[7]2016年在《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之中,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开展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对于客观认识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程度,优化农业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农业生态文明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和协调度为表征的农业空间格局评价方法,对我国各省(市、区)及典型区域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协调度和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农业空间格局优化方向和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界定了农业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研究认为,农业生态文明是指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以生产力持续提高、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繁荣发展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生态良好的叁生共赢,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二,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德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定量评价了2013年我国各省区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各支撑系统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农业生态文明指数总体偏低,呈现梯度性差异,各支撑系统的区域差异十分显着。第叁,运用系统聚类法对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区划分为5类区域,分别是高水平均衡发展区、中高水平生态环境压力区、中水平资源利用压力区、中低水平产业社会发展压力区和低水平非均衡发展区。第四,基于离差系数原理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了黑龙江、河南、四川叁个典型区域2007~2013年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协调度的时空分异与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叁个典型区域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协调度显着提升,均已先后达到“良好协调”水平,但各子系统支撑作用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第五,分析确立了不同区域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方向和路径。(1)高水平均衡发展区在稳步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2)中高水平生态环境压力区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社会优势,促进一二叁产业融合,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3)中水平资源利用压力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高科技都市现代农业,降低生态环境负荷,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4)中低水平产业社会发展压力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适度挖掘潜力,形成特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改善农村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5)低水平非均衡发展区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高原特色产业,以产业链的延伸带动区域农牧民增收。第六,提出了优化农业空间格局的对策建议。(1)发挥市场在农业空间格局优化中的资源配置作用;(2)加强政府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和监管作用;(3)发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4)释放农业一二叁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5)强化创新驱动对农业绿色化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6)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农业空间格局优化的协调平衡作用。

王勇[8]2004年在《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共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民主要依靠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道路。但是由于改革的不配套,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小农经济”和大市场的对接需要在组织模式上进行创新性探索。 综合现有的理论成果,本文给出了农民组织化的概念,认为它是组织主体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不同方式将具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的过程。同时对农民组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找到了农民组织化的四个理论基础,即产业分工与协作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探索性地构建了评价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指标体系。 建国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经历了农民组织化的准备、农业合作化和农业双层经营制度建设与改革叁个阶段。目前,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出现了从观念创新到实践探索的双重效应。这种效应促进了农村经济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农民低组织化状态的存在和低向度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甚至也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 农民组织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竭力推动的一项事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尽管农民组织起来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的障碍性因素。 农民组织起来的目的在于拓展生产经营空间、组织有效营运、协调成员间的决策、行为和运作方式,谋求更大的组织化利益。目前,我国农民组织化主要有“企业+农户”、“政府+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四种组织模式可供选择,并且有各自的实现途径。 结合国内外发展农村合作社的主要经验,并且结合我国国情,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是现实的选择。在把农村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社员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和合作社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合作社宣传教育与培训、推进组织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以及强化政府支持行为是促进我国实现农民组织化的重要途径。 农民组织化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前提下确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叁个目标,包括实现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而强化组织是资源的观念,加大力度整合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加快经营模式和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加快科教兴农步伐以及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 VIII<WP=12>能是提高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主要政策取向。

吕海天[9]2012年在《黑龙江农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的持续发展,伴随着内在结构的变迁。结构的变化不只是农业发展的结果,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钱纳里指出,由于结构不合理,造成可利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是欠发达落后的本质与根源。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是显着的,主要表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叁次历史性跨越;种植业所占整体农业的比例不断缩小,畜牧业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等方面。但力度还不够,在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农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新时期,要求黑龙江垦区继续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为垦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良好的保障。本文以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对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着重把握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而明确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基本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等。第叁章: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介绍了黑龙江垦区的基本情况和农业发展总体概况;探讨了垦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划分剖析了垦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重点研究了垦区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剖析这些问题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机制,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第四章: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与设计。首先应用相似系数、产业变动指标和灰色关联度等指标对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战略方向和政策选择。提出,垦区应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压缩具有相对比较劣势的农产品的生产;应把垦区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到畜牧业、加工业及流通服务业等方面;继续按照“扩稻玉、稳麦豆、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优化垦区种植结构,努力保持种植业绝对数量发展的稳定增长,但应降低其占农林牧渔业结构的比重,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和绿色食品生产,开发土地资源的巨大潜力。第五章: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中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创新生产经营理念、强化市场引导作用、开辟融资渠道、改革管理体制、完善信息平台、提高科技水平、发挥农业政策潜能等对策建议。

杨钧[10]2016年在《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处于二元分割状态,城镇化与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脱节。新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协调至关重要。城镇化必然引起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也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来相适应。因此,深入研究城镇化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关系,探讨农村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互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关键问题展开,重点探讨和解决了叁个基本问题:其一,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是什么?其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状况是怎样的?其叁,如何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1)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方式和路径是怎样的?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阐释和模型推演分析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理论路径下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机制。揭示了城镇化主要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效应和外部性效应对农村叁次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深刻影响,通过要素流动和需求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和区域间劳动力转移影响着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要素和产品的供求机制,影响城镇化的发展。在二者关系中,城镇化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突出,农村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是渐进和长期的。(2)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状况是怎样的?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叁次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产业的规模化及专业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特征及其途径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进行测度和时空评价、协调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叁次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产业规模化及专业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叁次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呈现出了非线性的相互影响关系。城镇化发展对农村第一、二产业占比的影响路径是倒u型的,而其对农村第叁产业占比的影响路径是u型的。反之,农村第一、二产业占比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路径是u型的,而农村第叁产业占比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路径是倒u型的。就区域效应而言,在市场机制更为完善的东部区域,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叁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影响关系更为显着,而在中西部地区这一互动影响关系的显着性相对较弱。就结构效应而言,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农村叁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影响最为显着,这也是其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2)适度的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长期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在正向和负向的双重效应的作用下,适度的城镇化发展可以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过度的城镇化发展不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长期动态进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的短期效应并不显着,而在供给与需求、生产要素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路径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显着的长期影响效应。就区域协调性而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西南等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3)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业产业规模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显着。在土地集约利用、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和区域间劳动力转移等理论路径下,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业产业规模化之间呈现出了显着的相互影响关系。然而,由于受到农业产业专业化固有发展路径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业产业专业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不显着。(3)如何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结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条件下促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在农村叁次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当利用城乡经济要素流动效应、发挥城镇经济的外部性效应、借助城镇化发展的规模效应、依托城乡经济发展区域效应,差异化地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当基于城镇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基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合理制定城镇化发展策略,基于农业产业结构的长期效应积极促进农业组织化建设,同时应合理推进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协作机制。在农业产业规模化及专业化方面,应当完善土地的流转机制保障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及产业化,发挥城镇经济外溢性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及专业化,优化人力资源的供需保证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及专业化,制度革新信息化平台加速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及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D]. 王晓丹.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2]. 黑龙江省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 范德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05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4]. 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D]. 张逸昕.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5].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谢宝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

[6]. 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 袁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7].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D]. 牛敏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8]. 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 王勇.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9]. 黑龙江农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吕海天. 吉林大学. 2012

[10]. 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研究[D]. 杨钧. 湖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