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有效的推动了电力技术的发展,为电力企业供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用电量的快速增加,电力技术如果只是停留在以往的模式上,是无法满足市场对电力企业发展需求。所以,在配电线路上应用自动化系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对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其运行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配电线路;自动化;配置;运行方式
作为电力配送电中最后环节的配电,其重要性至关重要。但是从各个方面来看,配电一直没有被相关人士重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随着对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提出新要求,有效优化了配电网的布局,提升了配电网可靠性。但是随着供电能力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配电线路的自行化成为发展趋势。而自动化系统的配置不当,必然影响到运行方式,因此叹息配置自动化系统级运行方式具有实际意义。
1、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功能
配电网线路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有两点,分别是实施监控与加强工作效率,以下对其进行分别说明:(1)实时监控可以对配电网起到优化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配电网的良好运行,如果配电网出现故障,自动化系统可以尽快地对故障进行检查处理,如果无法处理,可以及时定位上报,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所产生的危险与损害。此外,也会对故障发生区域进行及时的隔离,保障不会对周边造成影响,缩小故障出现的范围。(2)对电网中的电压水平以及无功负荷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通过自动化设备来降低对人员的需求,降低成本,同时,也对设备的可利用效率进行加强,保障供电的质量以及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加入了自动抄表计算电费的功能,保障了进行抄表数据的准确率,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保障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设计及配置
2.1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设计目标
设计自动化的配电线路网络,其设计方向就是实现对配电线路的自动化综合性管理。所以,基于这一方向,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第一、安全运行,稳定工作。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其安全性、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设计配电线路时,需要认真考虑其安全性方面,有效降低故障,从而降低由于停电产生的影响,如果产生了停电事件,也需要减少其影响范围,尽可能的减少损失的范围和程度。第二、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运行过程进行监控,能够保障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减少发生事故后的损失。第三、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使得其能够基于信息化基础,提高对设备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使得能够对有效数据做出快速反应,充分发挥各部分设备的用处,使得配电线路能够适应实际工作过程。第四、进行有效数据资源共享,实现透明处理过程,也优化决策管理,提升系统的管理能力,并且使得配电系统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2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设计配置
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在电力系统方面,其对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发展是其未来的必然趋势,通过对通信技术等方面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信息快速传输和准确性得以实现,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工作的有效协调,也强化了整体的管理与监测质量。系统配置包括主站层和子站层。主站层对于配电系统来说,是其核心部分,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强大,主要的作用就是采集和管理数据,在故障发生的时候,该层能够有效处理故障数据,通过存储故障数据信息,结合远程监控的相关技术,再经过传输的作用,发送给总机。也能够实现故障信息共享的功能,使得配电线路在工作过程中安全有效运行成为可能。另外一方面,将计算机的硬软件系统进行有效集成,综合运用,实现有效操作整个系统。其操作过程为:结合硬件特点,选择交换器;结合路由器的作用,实现对数据的传输。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合适的网络硬件,最终实现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作用。主站层的配置主要包括这些方面:一个调度站、前置机、两台数据服务系统、GIS网管、报表站、SCADA工作站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这些结构和配置,有效将计算机的硬软件进行系统结合与集成,从而实现高效控制二号管理配电线路。子站层这一方面,它属于自动化配电线路系统的中间层部分,能够起到控制低压、收集数据相关作用。另外对于隔离顾航,继而的供电起到很好的效果和作用。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子站层的功能,它讲信息进行传递,最终给调度中心,所以,该层也是非常重要的配置层面。
3、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结构
3.1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开关
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开关较为常用的有:重合器、自动配电开关、真空开关以及柱上SF6开关,在对其进行选择的时候应根据配电线路的特点来确定,对配电网的设备原因也应进行充分的考虑。在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真空开关,这种开关可以在故障发生的时候对短路电流进行拦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故障的影响范围,也减少了停电发生的几率。此外,这种开关的运行时间相对较长,比较适合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
3.2主站的DMS系统
在主站DMS系统中,其主要软件如下:SCADA软件、故障的自动隔离软件、AM/FM/GIS软件以及转供系统软件等。主站DMS系统具有开放式的操作平台以及方便而又灵活的图形操作界面,能够实现纵向与横向的集成。其中,SCADA软件不仅可以对配电线路进行遥信、遥测以及遥控操作,还可以实现报警、模拟、监视以及数据记录等工作。而故障的自动隔离软件以及转供系统软件能够在故障发生以后对发生故障的区段进行准确的预测,进而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对于AM/FM/GIS软件来说,可以将配电线路相关的设备的具体位置、供电区域的数字化地图、配电系统设备的相关参数以及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对应,进而实现系统运行数据的实时性以及可视性,有利于管理好配电线路。最后,对于一些高级的应用软件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实现短路电流的计算、潮流计算、停电方案的分析、网络的重构以及开关操作等。在主站DMS系统中,其基本配置如下:光纤Modem、PC工控机、输入与输出设备以及通信口等。
3.3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联系个各组成部分的重要系统,通信系统的终端数量非常大,通信节点也较为分散,通信距离较短,单个的终端通信数据量少。在线路出现故障时,仍可保证正常的通信,具有双向通信的能力,有着良好的可靠性。
4、探讨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方式
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时,配电线路间的联络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各配电线路分支独立运行。配电开关中的馈线终端设备会持续检测并记录下开关状态,确定出最终的线路电流、线路电压、功率等运行参数。调度员可以随时的查询电量模拟量参数及状态量参数,或者通过查询这些参数,实施相关遥控操作。当馈线终端检测出的运行参数出现异常时,馈线终端会自动将异常信息传输到主站DMS系统,而主站DMS系统会定时的对馈线终端进行轮询,不断的更新数据,并将数据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通过显示器呈现出来,相关操作人员即可通过显示器直观查询数据,与此同时,对相关的配电开关进行遥控,进而改变其运行方式。一旦配电线路发生故障,主站DMS系统就会接受来自馈线终端的故障信息,全面启动故障定位、故障检测等功能,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并发出警报信息,相关维护人员就可以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
5、结束语
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在电网中也慢慢的运用了高新技术,国内的配电线路也在朝着自动化方向前进。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国内的电力发展带来了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增强配电线路自动化体系设施的运用,也要关注节能,确保电力能源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元新,蒋铁铮,马瑞.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其运行方式[J].华北电力技术,2016(3).
[2]姚武斌.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7).
论文作者:方祥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主站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终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