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不妨躲在幕后论文_王淼

班主任,不妨躲在幕后论文_王淼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271100

班主任忙!忙得焦头烂额!

班主任累!累得身心俱疲!

做一名班主任,实在是太辛苦了!

这不是抱怨,而是不争的事实!这事实让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教师觉得班主任工作,不仅没有诗意,也没有远方……

难道真的就不能悠闲地做班主任吗?其实不然,只要你敢放手、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当家作主,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理,做一名悠闲的班主任并不难。

我认为,只有那种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自己做管理者滋味从而才会明白做一个怎样的被管理者。这样的管理就是在管理他人的过程中学会了管理自己,从而完成了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所以,每带一个班,我都会大胆地取消“两委”——班委和团委,我认为“两委”制是典型的行政管理思维,不利于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这一管理目的。于是,我就用“代理班主任”取代“两委”。

所谓的“代理班主任”,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按照学号,轮流做一天班主任。这一天,他全权办理班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他遇到不能处理的棘手的问题的时候,他可以与本周其他四个“代理班主任”商量着解决。

这样,什么收学杂费啦、领教材发教材啦、安排学生座位啦、学生入团啦、评优选能啦、困难学生补助啦,甚至与学生谈心啦……一切班级事物,都被代理班主任代理了,我,这个学校任命的班主任,就被闲置起来了,只是偶尔被顾问一下。这样我就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读点教育专著、研究个教育问题、写一写教育随笔……

需要说明的是,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头,对于班级管理,绝无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之理。只不过不必事必躬亲,而是抓大放小而已。例如,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我并行不悖的无非就是下面五个词。一是规则,二是放权,三是指导,四是守望,五是收获。先说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常识。不过,当规则的遵守人即是制定人的时候,规则的落实就不是一件步履维艰的事情了。一旦规则形成习惯,习惯成了自然,那么管就成了不管了,班主任能不悠闲嘛!关键是,在这样的班级生活的孩子,形成了一种核心素养,那就是文化自觉。这比什么都重要。要营造这样的班级,首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即班规的遵守人成为制定人。这,就是民主。民主就是有事大家商量着做。为此,一接手一个新班,我就和学生商量着制定班规……班规一旦出台,作为班主任,就要放权,不要把持着权利不放。绝不能像有些班主任那样,为了蝇头小利,利用手中的那点权力,比如安排班干部啦、调位子啦、评优选能啦等事情做出违背班规的事情。一旦如此,班规就会变成一纸空文,遗患无穷。

班主任放权后,要主动退居二线,隐在幕后,时不时地被“顾问”一下,点化一二,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一过程中,要有耐心,孩子毕竟还小,经验少,有些事难免处理得不尽人意,此时,千万不要一着急就越俎代庖。最好的做法就是守望。没有一条河流是直奔大海的,每一条河流都是以蜿蜒之姿流入大海的。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两岸旖旎的风光,让人留恋不已。一个孩子就是一条河,只要不决堤,就让他自由地蜿蜒地流淌吧!班主任,就悠闲地做一个沿岸欣赏风景的人吧!当看到每一条河都归入大海的时候,他收获的岂止是一路风光,还有艳羡与赞叹——领导信任、同事欣赏、家长赞赏、学生喜爱……这就是幸福啊!就像他们给我的赞誉那样——

“王老师,班级管理有道道!”

我哪有什么道道啊,无非就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而已!就这一点而言,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谆谆告诫过我们,他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这话,我信。

论文作者:王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5

标签:;  ;  ;  ;  ;  ;  ;  ;  

班主任,不妨躲在幕后论文_王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