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策略论文_马丽娜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策略论文_马丽娜

马丽娜(新疆博乐市第一小学 新疆 博乐 833400)

【摘要】语文学科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知识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国民的素养。在当今这个知识和信息迅速更新和发展的新时代下,社会更加需要创新型的人才,才能够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153-01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仅仅只是要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同样要向学生灌输好。所以说,对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是语文老师的工作重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新的起点

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且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老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学习情境。比如在讲《赤壁之战》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悬念性的问题。例如,曹操大军在比刘备多出近八十万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最终会败下阵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这个悬念深深的吸引,学习热情也就随之高涨了起来,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孩子天性好玩,那么如果能游戏融入进游戏当中,那么对于孩子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如课文《人有两件宝》,这是关于一篇讲述双手作用的课文。这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关于双手的谜语让学生们猜,这样既能体现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学生们了解了双手的作用。总之,语文教学内容要灵活运用,做到让学生成为一堂课的主人,并且老师要尽可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二、打破传统模式,大胆实践教改

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作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向交流过程。(1)教师要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更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且感兴趣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同时,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根据需要适当加以拔高引深或降低难度等等。(2)提问要有新颖性和多面性,通过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尤其是注意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使“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开放教学空间,要适时地运用一些电教器材,增加学生创新质疑的情趣。

三、诱导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

质疑只是成功的一半,善导才是创新的催化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质疑问难的内容变成理解课文的思路,根据问题设置障碍,引发矛盾,造成疏漏,或者有意错误,把学生“激”起来,引起争论,发表新看法、新见解,巧妙地将打开思维的钥匙交给学生,“授人以渔”,让学生自主探索,把质疑问难的内容弄个水落石出,把似是而非的问题想个一清二楚。教师的知识、思维总是小于学生信息量的总和,课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师生同读、同疑、同悟、同得,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方实现自身价值和自身创新的舞台。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有学生提出怎样理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鱼。”我便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先谈谈自己的理解。有两种想法:有的认为,这句话是讲海里的水和鱼各占一半;有的认为这句话是说鱼多。我让学生再读书,找出理由,相互辩论,看谁能说服谁。“矛”和“盾”相撞,互相攻击,思维的亮点不断闪现,创新的火花不断碰撞,答案在学生争论中产生,在自主探索中出现。又有学生提出,课题为什么用“富饶”而不用“可爱”时,我在黑板上出现两面三刀个课题,让学生讨论,师生争论,促进学生深入读书,认真思考,自主探索,寻求答案。

四、利用网络来进行语言教学

21世纪已进入了网络时代,学生每天的课余生活大多数都在电脑前度过。而枯燥的书本知识已无法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时老师要及时的将网络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多从网上观看一些自己喜爱的文章,并在第二天的上课中和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的训练中,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让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用自己的真心打动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为适应社会的节奏做出准备。另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机会,促进学生的参与,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马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策略论文_马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