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化促进经济信息化_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金融信息化促进经济信息化_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以金融信息化助经济信息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用3到5年时间,中国人民银行要建成以金融信息化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和现代化的支付清算体系,实现中央银行全面信息化管理,赶上并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末信息化的水平。今年人行科技工作的重点为:三个到市,三个加强,四个完成。即:公文传输系统到市,电子邮件系统到市,电视会议系统逐步到市;加强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强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开发,加强银行卡联网、联合;完成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完成联网建设,完成现代化支付系统试点工程,完成电子联行灾难备份中心建设。

4月4日到7日,人行在成都召开了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工作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到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指出,中国银行业面对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浪潮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挑战,必须要统一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要立足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以金融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在新的世纪当中为中国赢得更多的世界生存空间。

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银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化的经济要求我国尽快实现银行现代化,以为全社会提供高效率、高可靠、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而现代化银行的基础之一则是信息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赶上世纪潮流的契机。中国能不能够在国际经济、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取决于中国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水平和速度,而且在3到5年后,中国就必须融入世界金融,在与外资银行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吴晓灵要求中央银行的同志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力争在3至5年内,配合业务及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基本实现人民银行信息化,建立起现代化的中央银行。只有这样才能面对WTO的挑战,才能迎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到来。

精心构筑基础平台助推业务未来发展

吴晓灵在讲话中代表人总行党委对近年来人民银行科技和电子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认为,近年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人行的科技和电子化建设工作在精心构筑基础应用平台,推动金融业务未来发展,支持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职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及银行业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和有关部门的团结协作下,成功地组织解决了人民银行及中国银行业的计算机2000年问题,使中国银行业平稳过渡到新千年,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新世纪加强科技工作构筑了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和应用平台。二是为提高央行的支付结算服务水平,不断改进完善了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的异地资金汇划主渠道。三是开发、推广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货币发行事务处理系统、国家金库综合业务处理系统、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中央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在华外资金融机构非现场监控系统、外汇交易系统等一批重要业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有力支持了金融改革和业务发展。四是建成了总行到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城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及电子邮件系统,建成了总行办公自动化系统。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人行的电子化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技术基础和相当的应用规模,并在支持央行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职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施科技兴行战略坚持集中统一原则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业将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在通信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分析应用、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全员科技素质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面对加入WTO,金融要革命,科技要创新。人民银行的监管体系必须适应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必须为人民银行新的监管体系提供信息化支撑手段和基础环境。因此,要深化改革,转变机制,尽快提高电子化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加快人民银行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增加人民银行以及整个银行业的科技整体实力,保证中国的银行业能在国际金融竞争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吴晓灵提出,金融电子化建设对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完成好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金融电子化、信息化建设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兴行”的战略思想,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人民银行电子化基础建设,加快金融监管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电子化基础设施整体效益,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为支付清算提供优质服务创造现代化的基础环境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尤其要充分吸取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工程的成功经验,加强统一和集中,即在统一指挥下,集中有限人力资源和财力,集中开发和推广应用。她认为,强调统一与集中,是加快发展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是银行的应用已从单机、单系统转入全面的网络应用,要做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就必须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和统一应用接口;二是信用技术发展很快,应用和系统更新迅速,不统一就会严重不适应发展;三是在网络应用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必须统一规划与防范。吴晓灵特别强调,一定要顾全信息化建设大局,反对过分强调局部利益而妨碍集中与统一。人民银行科技管理和电子化建设要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统一推广的原则下,重点研究和确定支付清算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重大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建设方针。努力改变过去一些项目思路不清、分散重复开发、模式不统一的状况,把人民银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新型电子支付手段等应用层出不穷。会议要求科技管理干部要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要不断研究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手段的创新,研究支付清算系统、支付手段的新发展,研究金融体制、金融服务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以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

完善业务支撑环境提高央行监管水平

支付科技司司长陈静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人民银行内联网(Intranet),建立与其他银行相连的外联网(Extranet),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相连,建成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人民银行数据采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民银行基础数据库,构架人民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数据仓库等先进技术,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供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人行的统计、会计、稽核和监管水平,提高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防范能力;完成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为银行界提供全面、安全、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陈静在会议上部署了人行今年科技工作主要任务。在现代化支付系统试点工程的测试、验收和试运行的基础上,做好电子联行系统向支付系统的平滑过渡并对一期工程进行总结。切实改进和加强电子联行工作。统一开发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的接口程序,在全国经济较发达的地级以上城市及经济发达、业务量较大的县(市)基本实现电子联行的“天地对接”,实现电子联行业务到县,满足中、小金融机构通汇的要求。完成电子联行无锡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保障电子联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实现现代化支付系统试点工程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两个系统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加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为全面提高央行的金融监管水平、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和预警能力提供支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提高办公效率。建设人民银行电视会议系统。加强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犯罪,推动银行卡业务联合工作,协调电子商务发展。开展网上支付工具和相应支付系统的研究与试点,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金融信息化促进经济信息化_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