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寒地民用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张金勇

东北寒地民用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张金勇

吉林六鼎山旅游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 敦化 133700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东北的建设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特殊的气候为东北寒冷地区建筑设计带来许多制约条件。本文浅析了东北寒地民用建筑的结构形态等特点,对寒地民用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东北;民用建筑;设计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以敦化市为例,市区年平均气温2.6℃,10月末至次年4月初城区温度达到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为-39℃。气候条件成为了东北寒冷地区的民用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民用建筑设计上防寒措施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因此对于设计和开发人员不但要考虑到民用建筑的布局美观,还要选择适应气候条件的建筑形态,应用符合当地环境的工程技术。

1.形态结构

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为抵御气候影响,该地区建筑的形态构成多以厚重、敦实、规整为主。民用建筑楼宇排列整齐,与南方相比较为密集,建筑墙体厚重且保暖[1]。开发人员在布局规划程中会争取更多阳光,在空间组织的设计上避免寒风侵入。民用建筑的群体布局遵循寒地气候,多为防风御寒的群体布局,设计者通常以阳光院落化解风寒、竖向屏障阻挡风袭、空间梯度诱导风势。同时采用集聚收缩的单体形构,建筑造型简洁、规整,避免了复杂的轮廓[2]。在空间应变上趋利避害,更加重视建筑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如门厅、楼梯间、阳台、地下室、屋顶平台、空中花园的热缓冲区域规划,为住宅增加一个良好的温度阻尼区,减少外围护体系热损失,提升室内空间热舒适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环境设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住宅环境和居住体验的要求也不断攀升。近年来民用建筑在环境设计中出现许多创新点,以南方地区尤为突出,各种新颖、美观的住宅环境设计吸引了大量居民的眼球。但在东北寒地环境设计中,忽视地域条件和气候特点,盲目引进、移植不适合本地域且代价高昂的“新规划、新景观”的现象反而会导致居民的居住体验舒适度下降[3]。建筑师要考虑适应寒地气候和生活习俗的环境,设计便于居民使用和后期维护的住宅环境,避免因冬季的漫长寒冷带给住户消极的生活体验。一些新式居民住宅应用了大面积的绿地和水体来装饰小区内环境,但并没有考虑到这种环境设计对于北方寒地居民徒劳无功。

3.工程技术

东北寒地民用建筑通常在墙体结构上采用一定的防寒措施,常见技术有夹芯保温复合墙和自保温墙体的应用[4]。夹芯保温复合墙是一种应用比较早的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型式,其墙体两外侧面采用砖或砌块砌筑,墙体中间设有保温层,两外侧墙片之间设有拉结筋。自保温墙体是采用自保温多孔砖或自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具有保温隔热和承重双重功能。该墙体不仅保温隔热性好、自重轻,而且施工简单方便。

民用建筑供暖在北方寒地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采用的供暖方式是使用暖气片或者地热进行供暖。地热供暖在保证房体大面积散发热量的同时,节省了空间面积,使住宅更加美观,赢得了广大居民的喜爱,也成为目前建筑师们的不二之选。低温热水供热系统比较环保,相对于其他供热系统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我国北方建筑地暖工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5]。进行低温热水供热系统施工时必须要确保地热管下层地板的铺设质量,如果无法保证铺设质量,就会导致地热在低温热水板工作时扩散到周边区域,为了保证供暖效果,还要使用高性能的挤塑板,并正确安装铝箔热反射膜[6]。此外,地暖工程施工还要保证地面供暖砂浆工艺的有序进行,以保证或者提高地暖工程的蓄热性能。

4.小结与展望

建筑设计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和生活习惯,不能不切实际任思维游走,这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北寒地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广大建筑设计者在针对东北寒地民用建筑的设计和规划时,要切实考虑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对建筑的结构、环境以及工程技术的实施进行合理的规划。

东北严寒地区具有地域广阔、气候寒冷、供暖时间长、负荷大等特点,建筑能耗以解决冬季保温为主,夏季隔热为辅。东北严寒地区建筑面积达到 20 亿平方米,供暖能耗占建筑总能耗40%左右,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东北严寒地区在国家“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巨大[7]。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改变现有的用能方式,充分使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提升建筑用能技术,对于东北严寒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学者研究和开发经济高效的复合供热协同作用下的高效系统,对于降低我国东北严寒地区总体建筑能耗,切实改善空气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极具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卓琳,刘美瑶,沈艳鑫. 适应寒冷气候的被动式建筑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发展[J]. 江西建材,2017,(17):7-8.

[2]周会洁,孙维东,孙亚洲.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04):6-10.

[3]郭欣. 论述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213.

[4]张志华. 对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237.

[5]赵晓君,李明玉,暖通工程施工质量对民用建筑质量的影响与技术分析[J].暖通管理与技术发展,2016(11):255-256.

[6]范明东,李志成,暖通工程主要施工要点分析与主要技术控制指标分析[J].湖南省暖通工程研究,2017(2):154-156.

[7]冯国会.东北严寒地区复合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适应性分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09):11-12.

论文作者:张金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东北寒地民用建筑设计分析论文_张金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