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研究论文_吴旭姣

吴旭姣

湖南省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烧伤外科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研究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82例留置尿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列入传统组与新法组,两组都是41例,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新法组实施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性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传统组的尿路感染率是4.9%,新法组是0.0%,新法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传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4%,新法组是97.6%,新法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关键词:新法消毒;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

近几年,随着尿路感染率的不断上升,其预防与护理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留置尿管是导致患者诱发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在膀胱逼尿肌松弛无力、尿道括约肌增加、膀胱过于膨胀、逼尿肌损伤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尿潴留,也可进一步发展为尿路感染[1]。尿路感染一旦发生,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也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进行预防与处理[2]。基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选出本院82例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情况展开对比分析,见下述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出本院2017年6月到2018年3月期间82例留置尿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列入传统组与新法组,两组都是41例。传统组:男9例,女32例;年龄27~75岁,平均(39.5±3.7)岁;尿管留置时间6h~5d,平均(1.8±0.4)d;新法组:男10例,女31例;年龄27~75岁,平均(39.8±3.6)岁;尿管留置时间6h~5d,平均(1.9±0.3)d。比较传统组和新法组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新法组实施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性措施:(1)消毒方法:运用碘伏消毒,于置管前将3~5ml碘伏自尿道口注入,置入尿管后接尿袋进行密闭式引流。护理时运用碘伏擦拭尿道口,2次/d;或用碘伏纱布包裹尿管与尿道口衔接的部位。(2)护理预防性措施:①基础护理:减少置管的时间,定时检查引流管的尿液量,及时开通引流管促进膀胱感觉神经敏感度,帮助患者恢复肌张力以及膀胱反射能力,拔管前及时选择消毒处理过的开塞露通过导尿术注射进膀胱,帮助患者自主排尿。②环境护理: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③心理护理: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加强交流,排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给予鼓励及安慰,讲解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同种疾病的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增强其信心。④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留置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讲解留置尿管的目的与作用、操作时间与步骤等,以提升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积极性。提醒患者多喝水,制定喝水计划,建立规律的排尿时间表,详细记录患者的排尿时间、导尿量、导尿次数。⑤症状护理:观察患者的膀胱充盈状况,晚8点后尽可能少喝水,预防膀胱夜间过于膨胀而出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确定无尿路梗阻时让患者听流水的声音,并使用温水冲洗患者会阴部位,热敷膀胱区域,按摩下腹部或者变换体位等等。遵医嘱让患者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它对膀胱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进膀胱平滑肌收缩从而促使患者排尿。肌肉注射酚妥拉明能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粘膜水肿,帮助患者膀胱肌恢复张力,解除尿道括约肌的痉挛。肠道注入开塞露能兴奋盆神经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内扩约肌松驰,从而达到改善尿潴留的目的。⑥生活指导:合理纠正患者的饮食结构,要求患者多摄入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钙磷元素的食物,保持低盐、低钾、低脂的清淡饮食。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和稳定情绪。⑦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家属建立友好的互动联系,指导家属与患者交流,让子女多关心老年患者,给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患者家庭状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

1.3观察指标

(1)比较传统组和新法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2)比较传统组和新法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好评、中评、差评,护理满意度=(好评+中评)/N×100%。

1.4数据统计

选用SPSS19.0系统分析数据,计数数据用%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尿路感染率比较

传统组的尿路感染率是4.9%,新法组是0.0%,新法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病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以老年人居多,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比例约为1:20[3]。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尿路感染患者是因粪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导致,即从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抵达肾脏髓质。当前,临床上常见的尿路感染多为血行感染,正常肾脏可抵抗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的侵害,但若肾脏结构或功能受损,则难以抵抗致病菌的侵害[4]。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尿道插管与机械检查的情况较多,因此常会造成尿道黏膜损伤,进而将前尿道的致病菌带进膀胱或上尿路而引起感染[5]。

对于留置尿管患者而言,若操作过程中出现尿管的选择不合理、操作不到位、未严格无菌操作等情况,均可能诱发尿路感染[6]。大部分尿路感染患者无临床症状或体征,常采用抗生素给予治疗,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可明显缩短疗程。尤其是在留置尿管期间,实施有效的消毒方法与护理预防性措施,可大大降低尿路感染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新法组的尿路感染率明显传统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提示新法组的护理质量优于传统组。

综上所述,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罗典清.新法消毒与护理干预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33):339-340.

[2]刘双苔,陈小艳,王婷,等.我国医疗环境下尿道口清洁与消毒护理预防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J].医学新知,2017,27(2):150-154.

[3]刘洪利,骆银萍,代梦萍.护理干预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3(35):254-255.

[4]李红玉,孙悦芬.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29-4630.

[5]杨欣荣.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及导尿并发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26):232-233.

[6]张钊华,路昭.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研究[C]//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2015.

论文作者:吴旭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研究论文_吴旭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