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镜检查患者应用丙泊酚麻醉效果观察论文_赵雷

膀胱镜检查患者应用丙泊酚麻醉效果观察论文_赵雷

赵雷

(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211)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镜检查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膀胱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镜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镜检查时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良好,快速、苏醒完善、安全、舒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膀胱镜检查;丙泊酚;局部麻醉;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079-02

膀胱镜检查是临床应用最早的内窥镜检查之一,是泌尿外科医生诊断和随访膀胱及输尿管疾病最直接、最确切的手段[1]。膀胱镜技术不仅用于尿路疾病的诊断,也可以治疗尿路疾病。膀胱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无痛膀胱镜是指在做膀胱镜检查前,先由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使患者在舒适的睡眠中接受检查[2]。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膀胱镜检查患者60例,30例采用局部麻醉,30例采用丙泊酚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需要进行膀胱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2.0±2.5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43.0±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连续监测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常规面罩吸氧,氧流量5L/min。对照组尿道给予1%丁卡因表面麻醉,膀胱尿道镜涂上含丁卡因的润滑止痛胶。观察组微泵持续输注,静脉持续泵注比单次静脉注射更容易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且呼吸循环抑制的发生率也比较低。检查前丙泊酚2~2.5mg/kg静脉注射(3mg/s),待患者入睡后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2~10mg/(kg·h),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开始进镜检查,手术结束前停药。

1.3 观察指标

监测记录两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1)生命体征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2)膀胱尿道镜检查时间及观察患者清醒时间;(3)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记录计量资料为(x-±s),选择t检验,记录计数资料为(%),选择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心率血压及SPO2进行比较,

对照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心率分别为(85.3±9.5)次/min、(15.5±15.8)次/min、(90.8±8.3)次/min;SPO2分别为(99.2±0.9)%、(98.8±0.7)%、(98.4±0.9)%;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5.6±13.6)/(71.5±10.0)mmHg、(140.8±13.5)/(78.5±12.0)mmHg、(119.3±12.5)/(70.5±12.5)mmHg。

观察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心率分别为(82.5±12.2)次/min、(78.6±9.3)次/min、(75.6±8.3)次/min;SPO2分别为(98.5±1.2)%、(89.9±1.9)%、(97.7±0.8)%;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07.8±12.5)/(66.2±10.5)mmHg、(100.3±13.4)/(65.4±12.6)mmHg、(109.2±12.5)/(65.4±12.8)mmHg。丙泊酚静脉麻醉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均变化不,无特殊情况发生。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完成时间,对照组,麻醉完成时间(6~7)min,起交时间8min,麻醉成功比70%,麻醉效果,优21例(70%),良8例(2.67%),差1例(3.33%);观察组,麻醉完成时间(1~2)min,起交时间(1~2)min,麻醉成功比100%,麻醉效果,优26例(86.67%),良4例(13.33%),差0例;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3.讨论

无痛膀胱镜是指在做膀胱镜检查前,先由医生对患者实施麻醉,使患者在舒适的睡眠中接受检查。检查完毕后l~2分钟即可完全苏醒,检查后患者仅有轻微的排尿不适。特别适合老年患者和膀胱癌术后需长期多次进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3]。麻醉医师提供镇静,镇痛,清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及术中记忆,提高患者的耐受与舒适;同时积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提高患者安全性。

对照组局麻的患者,因清醒的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因素使患者对疼痛刺激更加敏感,凭局部麻醉不能彻底解除镜检时的痛苦。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目前静脉麻醉主要用于无痛膀胱镜检查和短小膀胱镜辅助手术时[4]。丙泊酚是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起效迅速,苏醒快,镇静作用强。用药期间患者无疼,术中知晓和意识恢复率低,避免患者因清醒因素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术后反应轻,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安全性,提高了镜检的成功率且缩短了镜检时间,有对尿道黏膜损伤轻、检查不留死角等优点。为保证膀胱镜检查安全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骆喜宝,刘志贵.膀胱尿道镜检查时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6):376-377.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变.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1.

[3]徐缓, 张玮红.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膀胱镜检查中的应用[J]. 中华当代医药,2004(10):25-26.

[4]徐缓,张玮红.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膀胱镜检查中的应用[J]. 中华当代医药,2004(10):25-26.

论文作者:赵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膀胱镜检查患者应用丙泊酚麻醉效果观察论文_赵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