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 100105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市政工程项目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进度,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是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论述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通病,并根据其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优化策略,对市政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
引言
市政工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对城市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市政工程各种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妨碍了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通病,不断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
1市政工程概述
市政工程是基础设施工程,涉及很多领域,包括城市绿化工程,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水、电、天然气等管线铺设,园林、公园等休闲景点,这些工程都是围绕人们生活开展的便民工程,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目的。因为市政工程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工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市政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需要,因此要以服务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宗旨,深入调查研究人们对市政设施的需求,不断完善市政工程体系建设,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从而持续完善施工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质量不达标、影响工程交期、投资超标等问题。先进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的研发应用工作,根据不同施工项目科学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如道路施工、天然气管网等工程施工都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每项施工技术都是由相关领域的技术作为支撑,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合计情况灵活运用。近年来,各地政府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市政工程建设,为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施工技术存在通病
2.1监管机制不完善
工程监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但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工程监管机制不完善,造成对工程建设缺乏必要的监管,从而不能按照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进而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通病,导致监理工作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2.2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市政工程的涉及的领域比较多,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管理制度的落实尤其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在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受到施工单位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管理制度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市政建设,不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建设工程中的质量隐患,存在很强的隐蔽性,所以不易被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所以造成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比较松懈,同时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影响了市政工程质量。因此必须结合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
2.3数据测量不准确
数据测量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对市政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正常开展。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而保证施工建设的合理性,以便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测量时,必须认真做好各项数据的测量工作时,每个数据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按照施工技术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施工测量工作,保证施工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市政施工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材料质量差
市政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材料类型众多,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原材料是建设的基础,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投入使用后肯定会影响市政工程的质量,还会影响市政工程的使用性能,如果环保不达标,将会对人们居住环境造成污染,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不能满足政府部门对环保的要求,因此必须确保材料的环保指标。受到利益的趋势,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严重影响了施工建设质量,所以也必须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安排专人对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装饰装修材料相关标准要求。
3优化施工技术的措施
3.1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市政工程领域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原因之一,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针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情况,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培训,通过质量事故案例,采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加强学习的效果,给施工人员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使其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组织经验丰富的工人技师示范操作流程,讲解施工流程,分析施工要点,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3.2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结合项目施工的特点,按施工进度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实时监控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制定防范措施,实现对施工的全过程控制。每个项目都要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从原材料直到工程验收的整个流程都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做好施工每道工序的质量管控工作,从而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施工工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相关制定要求,杜绝违章操作的现象发生。鼓励施工管理人员大胆创新,优化施工技术工艺,结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施工建设技术水平。
3.3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市政工程技术人员水平低是制约市政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施工人员参差不齐的情况,结合施工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相关培训。通过施工人员技术的提高,可以保证施工建设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提高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4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前提,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完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使工程施工规范化、流程化。二是要完善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可以提高采购人员对原材料质量的重视程度,尽量选择质量好的原材料供应商,从基础材料保证施工质量。三是要完善工程施工诚信体系,建立诚信档案,将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跟踪记录,降低其诚信等级,严重的列入黑名单。
3.5加强对材料的控制
市政工程材料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基础资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条件,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市政工程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施工建设必须注重环保节能工作,市政材料要符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必须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查看其出厂检验报告等有效证件,做好原材料的抽查检测工作,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必须对检测结果进行检查监督,建立原材料管理档案,保存检验结果,保证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做到有据可查。建立原材料管理制度,根据原材料的特点和存放要求,合理制定保管措施,按项目分类存放,做好标识管理,标明材料的名称、数量、日期等信息,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做好记录原材料的发料和领料管理,对领料过程进行实时的记录,做好盘存工作,以便采购部门及时采购,保证材料供应的及时性。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市政工程中存在的通病,必须结合施工设计的要求,不断优化市政建设的施工技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建设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柴建利.管道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4(32):134-135.
[2]胡勇.市政道路工程在机械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176.
[3]张继军.市政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22):41-42.
论文作者:崔尧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原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