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论文_黄媛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论文_黄媛媛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第一小学 110000

摘 要: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采取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会学习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兴趣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人,特别是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对其心理与个性顺利发展至关重要。不恰当的对待,将给少年个性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伴随他们的一生。比如:由于家长和老师错误地专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要求和评价只以学习成绩为唯一准则。他们对孩子的看法是“一好(学习好)百好”和“一不好(学习不好)百不好”。一好百好的观点使家长和老师把智育孤立起来看待,放松了对孩子的德育、体育方面的要求,使孩子失去了其他方面的训练机会,对孩子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十分不利。另外,用“一不好百不好”的态度对待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对于自我认知能力尚未发育成熟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可怕的打压。他们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焦虑情绪;甚至彻底丧失学习兴趣,厌学、弃学、与学校对抗等等。所以,在小学阶段,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它不但关乎到智育,而且关乎到德育和身体的发育。当把学习兴趣引向道德观念的学习时,孩子会逐渐变得很懂道理;当把学习兴趣引向体育学习时,孩子会懂得如何促进身体健康。针对这一点,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系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作为教师,我抓住了学科、年级的特点,让学生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从学习中获取学习的动力。

成功能让学生产生自信,学生如果对学习失去了自信心,就会对学习敷衍应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反之,如果自信心强,就会自觉排除各种干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二、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人的品行具体表现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是对学生品行的培养。

品行培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特征区别对待。低年级学生应侧重常规训练,中年级应侧重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和遵守纪律的教育,高年级应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质和爱国意识的教育,培养文明待人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育离不开活动,品德教育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才能在心灵深处受到情感和智慧的启迪。因此,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每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正如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各项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让我从中深切领悟到很多的道理。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们从小就要发奋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滴灌”要有系列性和连续性,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得到熏陶、强化,最终思想得以提升,养成高尚的品质。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运用教育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化整为零、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明确自己的任务,从而在自习课上能有计划地去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

班主任不但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更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个体心理因素。事实上,班主任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和塑造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而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各异,这就要求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做好细致的育人工作。例如:对那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应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对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要增强其自信心;对那些好胜自负的学生可以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使其认识到自己应怎样做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班主任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发展水平,才能够使个性各异的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班级要注重爱心教育、感恩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感知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

我们的班主任要管理好孩子就得先放下“架子”了解孩子,要用心换心,要用信任赢得信任,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要通过细心地观察、倾心地交谈、耐心地帮助,去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善于把潜在的不良行为,根治在萌芽状态。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罗森塔尔效应证明:只要教师真正“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进步。能贴近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这就是班主任工作艺术。

总之,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自己的努力,学校各项活动的有益影响,教师的及时指导与监督。具备了这些,学生方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教师尽职尽责,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论文作者:黄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论文_黄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