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高素质人才培养初探论文_许雪梅

初中音乐高素质人才培养初探论文_许雪梅

(四川省邻水县八耳镇初级中学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 要】 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作者对此深有体会。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广泛新探讨,以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重要意义 现状 有效举措 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8-006-02

伴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新时代渴望高素质人才。具体到音乐领域而言。尤其是音乐文化艺术的大力推进。社会对高素质音乐人才要求随之提高。高素质音乐人才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所谓高素质音乐人才是具有唱歌、表演、舞蹈等等全面发展人才。这些高素质音乐人才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多功能文化素养,并善于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方面有效整合。本文从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重要意义、现状、培养机制三方面进行深层次剖析。以期为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进献微薄之力。

一、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重要意义

地球村的来临,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国际舞台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各行业拥有高素质人才。为此,要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高素质人才是以尊重教育对象主体为基础,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什么才是高素质人才呢?作者认为:所谓的高素质人才要具备以下特点:学识渊博。高素质人才要精通和主修专业相近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知识的触类旁通。高素质人才要善于整合各个学科,并延伸出新知识和新技能;创造力。高素质人才要以自身基础,全方位和立体化理解和运用知识,提出一些前瞻性观点。为了又快又好适应音乐发展,音乐教师在培养任务和培养目标上要相互渗透,单一性人才已经落后于时代。现代音乐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二、眼下,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眼下,我国音乐教育的水平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依旧不容小觑。许多音乐教师过于专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新时期下的客观需求相距甚远。为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

眼下,学校在培养音乐人才目标方面存在单一、知识结构单一。音乐专业学生在专业领域上知识丰富和技能较强,缺乏专业知识的延伸性,和音乐领域息息相关的领域摄取不足。这种过于关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单一培养目标,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足,过于关注某一层面,而忽视教育的整体性。

2.音乐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很难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音乐课程设置内容独立、单一,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也比较单一,缺乏对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整合和整体运用,导致音乐和相关的领域人为化分离。尽管一些学校在音乐课程设置上比较全面,然而缺乏科学论证、课程设置主观性很强,忽视音乐的关联性,最终导致培养的人才单一。通过课堂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依旧延续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学习自主性,过于关注自身主导地位而忽视树立学生自主性。这种单一和片面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主动性严重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输而忽视实践

眼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输而忽视教学的实践性。而实践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实践,不仅可以加深理解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尽管一些学校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缺少活动经费,往往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4.音乐高素质人才现状

通过参加一些高水平的经验交流会和观摩一些音乐教学,许多学生智慧唱歌而不会跳舞。一些音乐教师在一些方面的局限性,能演唱、表演和舞蹈的学生少之又少。眼下,许多学校在培养音乐人才上都是一专多能,许多学生在音乐专业上很强,在一些领域也有所猎取,然而谈不上精通。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高素质人才寥若晨星。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实现。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刻不容缓。

三、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有效举措

1.音乐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学校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以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设置专业,准确定位培养任务。不同专业要遵循学科特征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最大程度避免教育的主观性。此外,音乐教师还要转变教育理念和采取科学教学策略,树立全新教育理念,实施多元化教学,在人才培养上,要夯实基本功、延伸知识外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实施科学和高效管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具备较强的实践中,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

2.理论联系实际

新形势下,对音乐人才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为此,音乐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此,音乐教师要重视一些教法课和集体课,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促使更多高素质人才走上音乐之路。

3.科学设置课程,整合教材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因此,音乐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为此,课程在设置上要科学,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适当增强一些舞蹈训练、作品展示、智慧、设计、制作等等内容,为学生亲身实践和水平提高提供广阔舞台。此外,加强音乐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传授,增加音乐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相互融合中拓展学生视野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下获取全面发展。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和认识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同仁不吝指教。

参考文献:

1 梁愔;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宋庆垒;;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承担音乐教育重任--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张晴;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论文作者:许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初中音乐高素质人才培养初探论文_许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