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角隧道穿越河谷段力学特性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姚荣幸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顺义 101300

摘要:本文以全长32.645km的双洞单线关角隧道施工为背景,为了解决河谷浅埋段围岩软弱、变形及富水情况对施工的影响,通过围岩力学特性分析研究,采取了超前管棚、超前导管、超前水平注浆以及强支护等综合技术措施,改进了施工方法及工艺,控制了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确保顺利通过了河谷浅埋段施工,同时为类似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隧道;穿越;浅埋河谷;力学特性;变形;改进技术

1 工程概况

目前针对隧道穿越浅埋、软弱围岩段施工,基本采取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调整断面曲率等支护措施技术,但面对浅埋、富水、破碎地质段综合处治技术尚缺少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新关角隧道海拔3400m-3800m,穿越400米左右河谷浅埋段,部分浅埋不足40m。该段落地层地质70%左右以变质砂岩夹板岩为主,围岩基本为河砂加体积不等的孤石,局部呈不等厚互层状,自稳性极差,涌水量较大,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围岩滑塌、支护变形现象。在新关角隧道建设中,为了安全合理的支护施工,通过现场试验,监测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力、锚杆轴力、衬砌水压力并结合分析数据,从而确定了最佳的支护技术措施,进行了改进技术方案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综合处治技术,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

2 力学特性研究

2.1 现场试验方案

2.1.1 实验概况

通过分析河谷浅埋区域隧道支护衬砌结构的力学特征,可以科学指导支护参数,实验中设置1个监测断面,对围岩围压、锚杆轴力、钢架应力及衬砌水压进行了测量,监测项目布置如图1。

图1支护结构受力监测布置图

根据开挖面地质勘察,地层以变质砂岩为主,岩体风化严重,呈破碎状,层间胶结力差。掌子面开挖后,拱部线状滴水、边墙股状出水,拱墙存在掉块、围岩自稳能力差。施工过程汇总掌子面出现突泥涌砂,断面坍塌严重。该河谷区域监测断面围岩情况如图2。

 

图2开挖揭露围岩情况

2.1.2 支护参数设计

监测断面初期支护参数为:拱部范围设Φ42超前小导管,单根长3.5m,环向间距40cm注双液浆;拱墙网喷25cm厚混凝土,仰拱素喷10cm厚混凝土;拱墙设I16型钢钢架,间距0.5m/榀;拱墙挂设Φ8钢筋网,间距20×20cm;边墙设Φ22砂浆锚杆,长度为3.5m,间距1.2×1.2m。

2.2 支护结构受力特征

2.2.1 围岩压力分布规律

在DYK281+898断面围岩压力共布设10处测点。围岩压力时态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DYK281+898断面围岩压力时态曲线

由围岩压力的时态图以及分布图得出:

(1)右下导坑开挖后,拱顶围岩压力24小时内短期陡增,变化率达到6.9kPa/d。左下导坑开挖后,右侧钢架脚部围岩压力急剧上升,变化率平均为5.6kPa/d。其余监测点处围岩压力变化缓慢。

(2)隧底支护封闭后,监测断面各测点趋于收敛,逐渐稳定。

(3)二衬施工后,各监测点压力短期内均出现陡降或陡增,表明在衬砌刚性支护作用下,围岩内部应力重分布逐渐平衡。

(4)断面稳定后,围岩压力分布在0-160kPa之间,其中仰拱右侧及拱顶数值较大,分别为135.6kPa和159.9kPa。

2.2.2 初支内力分布规律

共布设9对钢架表面应变计。钢架应力分布及应力时态曲线如图4、图5。

图5 断面钢架内环应力分布及应力时态曲线

对以上图进行分析得出:

(1)钢架内外均承受压力。左拱腰外侧最大应力达560.8MPa,拱部外侧压应力340.5MPa。

(2)钢架架设后,迅速承受荷载,应力剧变,测试中左拱腰处出现最大应力,变化率433.9MPa/d。

(3)隧底封闭后钢架应力趋于稳定;在二衬施做后,钢架应力突增后逐渐稳定。

2.2.3 锚杆轴力分布规律

测试锚杆轴力断面布设12个测点,试验中右侧边墙2.2m处测点损坏,其余锚杆轴力分布及轴力时态曲线如图6。

图6 断面锚杆轴力分布及轴力时态曲线

对以上图进行分析得出:

(1)在锚杆施工后,轴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轴力在不同深度数值差异明显,锚杆施做8天后各测点均趋于稳定。当施做二衬后,锚杆轴力短期突变后逐渐稳定。

(2)右拱脚位置测点的锚杆均承受拉力,拉力最大处位于0.4m测点,为46.3kN;其余各测点基本承受压力,压力最大处位于左边墙处2.2m测点,为13.8kN。

2.2.4 水压力分布规律

断面共布置6个测点测衬砌水压力。衬砌水压分布及时态曲线如图7。

图7断面衬砌水压分布及水压时态曲线

对以上图进行分析得出:

(1)仰拱位置测点首先测得水压力数据,并逐渐增大。二衬完成施工后,其他测点水压变化情况相似。

(2)衬砌周围水压力差别不大,水压稳定在30-90kPa之间。

2.3 支护体系受力特征分析

(1)在上导坑开挖支护6d后,初支喷射砼达到70%以上强度,初支结构稳定,此时进行中导坑开挖,对上台阶正常平行作业不产生影响。

(2)拱部测点压力受下导坑开挖工况影响较大。

(3)隧底支护封闭后,支护应力及围岩围岩逐渐平衡,变化率逐渐收敛。

(4)二衬施工完成后,对围岩压力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短期内围岩应力重分布并稳定,因此支护应力、锚杆轴力变化急剧,并逐渐稳定。

3 改进技术研究

3.1 支护技术改进

由于掌子面施工中出现多次突水涌泥,因此施工中优化了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措施。优化后超前支护为管棚、小导管及超前预注浆相结合,初支为型钢钢架加喷锚支护。具体措施如下:

(1)原设计超前管棚仰角过大,管间落石现象严重。施工中多次出现侧墙初支开裂、大变形。因此调整长管棚为0度角,同时管棚施做范围调整由120度变更为180度。

(2)地下水较为发育,施工存在线状滴水、股状出水及突水涌泥现象。施工中采用全断面超前水平钻孔帷幕注浆隔水加固地层。

(3)在断层破碎带围岩中采用自进式中空锚杆代替普通砂浆锚杆,提高了锚杆施工质量,提高了围岩整体稳定性。

(4)由监测结果表明围岩压力分布不均,其中压力较大处位于拱顶及左边墙,施工中上中下台阶均通过设置工16临时横撑来提高支护抗力,防止洞室变形。

3.2 开挖方法及工艺改进

初期采用原设计两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0.5m,上台阶、下台阶分别高约4m、5m;仰拱距离掌子面距离不超过30米。施工后期,掌子面围岩稳定能力差,层理裂隙间存在渗水、股状涌水,时常突泥涌砂。因此改进开挖工法为三台阶七步法,其中上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中,左右中台阶开挖时错开1m,其中中台阶滞后上台阶、下台阶滞后中台阶约3m;上中下台阶每循环进尺均不超过一榀钢架间距。仰拱开挖应及早封闭成环,距掌子面不超过30m。通过改进开挖工法,保证了开挖支护稳定进尺,原因分析如下:

(1)浅埋、断层破碎带地段,通过两台阶变更为三台阶,合理优化了开挖工法,降低了每步的开挖高度,减小了每步的开挖面积,缩短了每步开挖长度,提高了断面围岩的稳定性。

(2)台阶长度由4m改为3m长,一方面3m长度中台阶到达上台阶断面需要6天时间,喷混凝土已经达到设计强度的70%,初期支护基本已经稳定。另一方面缩短了全断面封闭的时间,有利于围岩的稳定。

(3)由试验围岩压力分布可知,上台阶开挖后拱架即受到围岩压力,拱部围岩压力比较大,最大达到506.7kPa。中台阶开挖时使钢架处于最薄弱阶段,拱部过大的压力使钢架整体沉降严重,因此中下台阶分左右侧开挖,避免了钢架拱脚同时悬空,有利于控制钢架的整体沉降。

4 施工技术方案论证及应用效果

为了研究河谷浅埋段后期改进支护参数的效果,对原施工方案和改进后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力学模拟,论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4.1 施工技术方案数值法论证

计算模型如图8所示。

图8 Ⅵ级围岩改进方案隧道模型图

计算可得该断面拱顶沉降及收敛曲线。通过计算分析,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从支护结构受力方面看,改进后相比改进前有所增大,但还较小;在围岩变形控制方面,改进后相比改进前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值均明显减小。在后期施工过程中,通过每5m设置一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改进技术后对比改进前拱顶沉降减小了41.3%,水平收敛减小了71.8%,表明改进后的方案较好地控制了围岩周边变形。说明改进后的开挖支护方案在充分发挥支护结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可使围岩变形控制在更合理的范围,保证了围岩自承能力,使围岩与支护结构最终平衡在一个合理的稳定状态【3】。

5 结语

通过对关角隧道穿越河谷浅埋段开展的力学特性及施工技术研究,采取了超前管棚间加设超前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超前水平注浆隔离富水层,自进式锚杆、I20型钢钢架支护及设置横向临时支撑体系等技术措施,改进了施工方法及工艺,有效的控制了河谷浅埋段变形,确保了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风险,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赵天熙. 关角隧道区域稳定性评价与地质分析[J].铁道建筑,2009(9):107.

[2]吴波,高波.喷锚支护隧道围岩稳定性粘弹性分析与应用[J].地下空间,2002(01):99.

[3] 冯银银.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01):111.

论文作者:姚荣幸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  ;  ;  ;  ;  ;  ;  ;  

新关角隧道穿越河谷段力学特性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姚荣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