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制下的社区护士职能模式转变探讨论文_朱俭锋

家庭医生制下的社区护士职能模式转变探讨论文_朱俭锋

朱俭锋(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335)

【摘要】上海市长宁区自2008年来开展家庭医生制工作,在原有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下,转变公共卫生医生及社区护士的职能,由独立的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转变为家庭医生的助手。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社区护士的人员挑选、组织管理结构的建设、加强日常工作管理、进行业务素质培养和管理、绩效分配方案的改变的方面的探索,使社区护士快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助手。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 社区护士 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73-02

上海市长宁区自2008年来把家庭医生制工作作为社区医疗改革的重点。在原有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下,转变公共卫生医生及社区护士的职能,由独立的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转变为家庭医生的助手。在本中心7个团队,共有21名家庭医生,配置26名助手,基本做到一名家庭医生配置一名助手。在全中心26名家庭医生助手中,有社区护士18名。如何使社区护士快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助手,我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工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家庭医生助手的人力资源建设

1.1家庭医生助手的挑选 在原有全科团队的人员配置下,从门诊、病房挑选热爱社区卫生工作,对社区卫生事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经验;综合素质高,掌握并灵活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关系学、流行病学知识,解决健康问题;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勇与探索、创新,经得起挫折和考验,具有慎独精神;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

1.2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结构 形成主管副主任→质控科科长→全科团队总长→全科团队长→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助手的组织结构。

2 家庭医生助手的日常工作管理

2.1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2.1.1建立二级考核制度 每月由团队长和条线长对家庭医生助手进行各项工作完成的质量、数量进行考核,包括:健康档案的新建、更新和完善,慢性病的随访,中医治未病的完成情况、孕产妇的随访、残疾人的随访、家庭病床的护理等等,月末有团队长进行汇总分析,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实行家庭医生助手的岗位聘任制、考核制度 由家庭医生与助手双向选择的原则,根据自己管理的社区及社区居民的特点选择家庭医生的助手。建立家庭医生助手的考核方案和奖惩制度,每月由团队长对助手进行评分考核,根据奖惩制度严格执行。

2.2社区医疗质量的管理 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现现代管理迈进,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加强劳动纪律和时间观念,明确家庭医生助手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引入5S管理模式,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3思想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病人至上的服务质量方针,端正思想态度,面对需求不同、贫富不均的病人要做到一视同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活动,使社区医务工作者坚定信念、热爱本职工作,依靠自己的技术和服务赢得社区居民的信赖,树立危机意识和改革创新的意识,创立良好的声誉和信誉,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换位思考。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2.4密切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家庭医生的助手工作涉及面较广,所受的领导又较多,中心各层面要为他们营造温馨的氛围和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他们解决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3 家庭医生助手的业务素质培养和管理

3.1业务素质的培养 家庭医生的助手由原来单一的社区护理转换为全科家庭医生的助手,中心设立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鼓励原有的社区护士参加各类培训与学习,以全科医学教育形式,进行知识培训,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社区医疗应急处置、交流沟通技巧、计算机应用、健康教育等培训。鼓励参加据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对学费进行报销。

3.2业务素质的管理和考核 鼓励助手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对发表论文者给予奖励。定期组织理论和技术操作,优秀与不合格者按奖惩制度兑现。在职称晋升、外出学习等时,向一线倾斜。

4 家庭医生助手的绩效分配方案

4.1绩效分配原则 中心按照全科团队管理社区人数、工作完成数量、质量,下发每月的绩效工资,再由团队长按照个人工作完成情况下发个人的当月绩效工资。原则上团队长有权对个人的当月绩效工资进行再分配。

4.2家庭医生助手的绩效 助手参与了家庭医生的部分工作,因此中心在绩效上向助手倾斜,在原有社区护士的岗位上适当增加收入,并且在专项资金上予以再分配,适当给予助手一定的绩效分配额度。

5 体会

家庭医生制度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主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领导,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依托,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和脆弱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为家庭提供有效、经济、方便、连续、安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现有的条件下,所有的社区医疗问题都有家庭医生解决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能的。在本中心一个家庭医生一般要为800-1000名签约病人服务,助手承担了很多工作,如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完善、健康评估、慢性病的常规随访、预约门诊等等。这就要求助手不仅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电脑操作能力等等。根据近年工作体会如下

5.1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建立起资格准入,职称评定,终身学习等一系列相应机制,尤其对社区医疗不同工作岗位要有明确的规定及严格的准入制度,为社区医疗的发展提供保障。

5.2建立建全质量管理及考评机制 结合家庭医生助手工作的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要素,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等几个方面入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社区医疗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研究,综合确定适宜的质量评价标准。合理配置家庭医生助手人员,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家庭医生助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笔者认为应该设立社区团队管理协调人,协调全科团队,护理部,质量控制科等多方工作,同时加强对助手的日常管理及考核,特别是社区卫生站的工作。也可同时做好科研工作。

5.3加强规范化岗位培训 目前我中心的家庭医生助手基本都有临床社区护士转制而来,没有经过规范化全科医疗的专业培训,因此进行规范化的转岗培训,是短期内培养适应家庭医生制要求的助手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让社区护士系统学习全科医疗理论,加强实践能力操作,同时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沟通技巧等的学习,增加交叉学科内容,提高助手的综合能力,使其适应多元化社区医疗服务需求的发展。

虽然开展家庭医生制的工作还刚刚开始,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家庭医生们对助手的迫切需求,如何完善家庭医生制工作,对助手的选择与使用,本中心通过近2年的工作,总结了一些体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家庭医生及其助手们能够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者,医保的健康守门人。

论文作者:朱俭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家庭医生制下的社区护士职能模式转变探讨论文_朱俭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