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骨瓣硬腭修复术治疗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效果观察论文_谭芳

梨骨瓣硬腭修复术治疗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效果观察论文_谭芳

(贵阳市口腔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梨骨瓣硬腭修复术治疗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效果。方法:纳入20例年龄6~12个月采用唇裂修复同期行梨骨瓣硬腭修复,1.5~3岁修复腭裂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位年龄6~12个月仅接受唇裂修复手术,1.5~3岁修复腭裂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比较腭裂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语音来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统计采用t检验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实验组咽腔深度、裂隙宽度减小,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软腭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腭咽闭合功能较好。结论:梨骨瓣修复硬腭应用于单侧完全性腭裂修复是可行的,且较传统方法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腭裂手术方式;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120-02

近年来,腭裂修复的手术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良和完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恢复患者正常的语音和减少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1],很多研究表明,手术年龄越小,术后腭咽闭合功能越好,语音效果更佳[2]。也有文献报道,腭裂手术时间推迟,对上颌骨发育影响减少[3]。选择一种有效手段既能很好地恢复语音,又对上颌骨发育影响减少是临床上一直探讨的问题。笔者对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在唇裂修复同期行梨骨瓣硬腭修复,并于患者1.5~3岁完成腭裂完全关闭,与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2018年在本院治疗的2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年龄6~12个月,平均10个月,男13例,女7例。患者纳入标准:①未接受过术前正畸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②无手术的禁忌症;③患者父母同意其参加本项研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操作,实验组20例患者6~12月龄行唇裂修复手术同期行梨骨瓣硬腭修复术,1.5~3岁时行软腭裂修复术。唇裂的手术方法为MillardⅡ式,充分解剖肌层,按照张力带方向缝合肌层组织,恢复并复位鼻唇肌肉形态,设计连续的邻近瓣修复红唇形态。硬腭裂采用犁骨瓣修复术,沿硬腭裂隙侧的边缘切开,潜行分离粘骨膜瓣约5mm,同时于裂隙健侧沿犁骨与硬腭交界偏硬腭侧切开,掀起犁骨的粘骨膜瓣,翻转、缝合至已分离的患侧裂缘粘骨膜瓣的深面,创面覆盖碘仿纱条并固定。腭裂手术方法选择Sommerlad,沿裂隙缘切开,充分松解、分离,解剖腭帆提肌,复位缝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照组选取20例6~12月龄仅行唇裂修复术,1.5~3岁时采用同样的方法行腭裂修复术的患者。

1.3 观察指标

腭裂手术时采用统一方法进行测量。测量项目包括软硬腭交界处裂隙宽度、咽腔深度及软腭长度。

评估腭咽闭合情况拍摄数字化头影侧位片。让患者发[i]音时拍摄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根据软腭与咽后壁的位置关系判断腭咽闭合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单侧完全性腭裂手术效果评价的差异,以及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差异

2.结果

2.1 手术时间及失血量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梨骨瓣硬腭修复术手术时间10~30分钟之间,失血量5~10ml。

2.2 两组各项数据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软腭长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咽腔深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咽腔深度小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裂隙宽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软硬腭交界处裂隙宽度小于对照组。

3.讨论

采用“两段法”关闭腭裂,目的在于小年龄时行唇裂手术同期关闭硬腭裂隙,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成功率高,对后期牙槽骨断端有一个牵引作用,牙槽裂隙落差减小;腭裂本身变成不完全性腭裂,后期手术减少行松弛切口的几率,增加延迟软腭的机会,更好的形成腭咽闭合功能[4]。

文献报道软腭在人的早期生长最快,腭裂患者的软腭长度和厚度在3个月~1.5岁时增长最快,但增长仍比正常人缓慢[5]。本研究中,实验组接受软腭裂手术的时间在1.5岁~3岁,对照组接受腭裂的手术时间也在1.5~3岁之间,尽量减少了手术本身对软腭发育的影响,减少了对后期语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Ruiz_Cabello F,Garrido F.HLA and cancer:From research to clinical impact[J].Immunol Today,1998,19(12):539-542.

[2] HayashiI,Sakuda M,Takimoto K,et a1.Craniofacialgrowth in complete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a roentgeno-eephalometric study[J].CleftPalateJ,1976,13(3):215-237.

[3] Zia A,S childberg FW,Eunke I.MHC class I negative phenotype of disseminat ed tumor cells in bone marrow is associ ated with poor survival in R0M0 breast cancer patients[J].Int J Cancer,2001,93(4):566-570.

[4]李万山,郑谦.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唇裂修复同期硬腭裂隙封闭的临床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21(1):34-36.

[5]宗弋,王肢,王虎.腭裂修复术后软腭形态多样性的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3):281-284.

论文作者:谭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  ;  ;  ;  ;  ;  ;  ;  

梨骨瓣硬腭修复术治疗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效果观察论文_谭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