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展望(二)_期货市场论文

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展望(二)_期货市场论文

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展望(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货市场论文,中国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研究

三、中国期货市场发展阶段的判断

中国的期货市场从1990年试点起步,虽然只有5年的时间,却走过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从发展阶段上来看,以这次整顿为契机,开始由试点阶段向常规发展阶段过渡。

中国期货市场向常规发展阶段过渡的标志之一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越来越明显。随着期货交易品种的逐步扩大和成熟,中国的有色金属、国债期货已是较为成熟的品种,粮油和线材、砂糖、橡胶、胶合板等品种的交易也越来越具有较高的市场流动性,使用期货保值的生产经营者正在逐步增加,而成为普遍的现象。最初是铜、铅的生产厂家、消费厂商进行部分保值,后来贸易商加入了保值的行列,并且有成为主力之势。国债期货开始不久,国债持有者便运用期货保值,目前国债持有大户参与保值者不断增多。由于中国宏观经济是经常处于一松一紧的状态,大量的进出口商和房地产商都学会了应付这种难以预测的经济政策的变动,运用期货来锁定进销差价和原材料的价格。以金鹏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客户统计为例,1994年8月份,客户中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和投机的比例从开户目的来分为4:6,从保证金数量上来看比例为5:5,从交易量上看,套期保值的交易量大于短期投机的交易量。1993年年初笔者曾访问过10几家期货经纪公司,几乎没有套期保值的客户。

(2)期市场形成价格的功能已充分显示,并成为国人之共识。在期货市场发展的初期,其价格由于市场的流动性差和参与者不多而没有多大影响,进入1994年以后,期货市场的价格成为人们进行贸易的基础参考价格。中国的期货市场的不同品种、有不同的价格作用,有色金属的价格已成为该行业定价的基准,大量的现货交易也通过期货交易所进行,交割月份转化为现货交易。从范围上看,有色金属的价格是全国性的基准价。国债由于交易集中,其价格也是全国性的价格。粮油和一些热带作物由于其交易有区域性,所以其价格有明显的区域性,只有个别品种是全国性的,有些品种由于季节性太强,其价格还不是全国性的价格,只能证明当时当地的供求状况。

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常规发展阶段的标志之二是中国的期货已有了自己的特点。不仅仅是学习国外,而是与国情融于一体,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沃土之中,是在试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的特色。

(1)交易品种上的特色。什么样的商品可以进行期货交易,从理论上有四个方面的条件,即有大量的现货交易、易于品质划分、耐贮藏、价格经常波动。从国外的实践看,并没有6.5MM线材这个交易品种,因为在国外钢铁行业是夕阳产业,供大于求,一旦有了需求,供应自动跟上,而中国的供求皆处于不确定之中,宏观经济经常波动。所以,一方面生产经营者面临经常性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希望有保值的手段;另一方面在线材的流通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投机资本,自然为期货交易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因而产生了线材期货,并且交易非常活跃。

(2)竞价制度方面的特色。期货交易的竞价制度有许多种类,公开叫价制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为代表;一节一价制以日本的交易所为代表。在开始试点初期,笔者是主持期货交易试点的其中一人,曾坚持引入公开叫价制,但是,由于东西方商业文化的不同,中国人没有叫价的习惯,所以不得不转换其它交易方式。经过期货业同行的努力,创造了一种用电子计算机公开竞价的方式,其中包括电子计算机动态竞价制、电子计算机一节一价制。这种形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即竞争形成价格的原则,又适合中国人的交易习惯。

(3)期货管理方面的第三条道路。美国的期货管理是以交易所的会员自律为基础的,1974年美国颁布期货法律之前,期货业的管理是交易所会员的自律行为,后来创造了NFA,管交易所会员以外的期货业者。国家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是法规的监管。新加坡等国是政府设立交易所,只有政策的监管和交易所自律二个层次的管理。中国由于一开始是政府办的交易所,没有形成自律体制,所以开始形成交易所监管、政府监管的格局。目前正在酝酿成立中国期货市场协会,发起者是期货业的官学商,集中国期货市场的理论者与实践者于一堂,将会起到加强自律、健全规则的作用。笔者认为,中国的期货市场的管理将走出第三条道路。即以期货业协会的自律为主要力量、交易所自我监管为基础,与政府的监管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常规发展阶段的标志之三是中国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已经成熟,期货成为一种常规的投资工具。

在期货市场产生的初期,广大的生产经营者没有参与期货业务,一般都是一些投机散户进行投资业务。因而使许多小品种如农产品中的小杂粮价格波动特别大,也脱离了现货供求,绿豆期货便是一例,从每吨4000多元,下跌到1600多元,连续地涨停板和跌停板。在没有任何反映供求情况的情况下每天涨跌幅度达每吨600多元,完全受多头或空头双方资金量的支配。这样的价格不反映近期供求,也不反映远期供求,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后来随着期货市场的日益健全和广大生产经营者对期货市场的了解,套期保值业务逐步发展了起来。当投机者把价格抬得过高时,一些粮贸公司就大量卖出保值,把价格压了下来;当投机者把价格压得过低时,严重地偏离了现货供求,于是,一些加工厂商逢低购进,进行买入套期保值,使价格由过低转为正常。如有色金属期货品种,一开始许多人象买股票一样,不断买入再卖出。当时适逢1992年中国经济强劲增长,铜价不断上涨,所有参与期货的投资者只要先买后卖都赚钱,所以,一路上涨,后来脱离了供求。这样的价格使进出口厂商极为重视,大量卖出保值,使价格迅速下跌。一方面价格回落到正常价格,另一方面也教育了投资者,使投机者聪明起来了。1994年年初,铜价过低,3─4月份在每吨1.9万元人民币左右徘徊,许多有远见的加工厂大量进行了买入套期保值。笔者当时和许多客户谈及此事,认为1994的铜价看升,原因是:1994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日本经济也已见底,有回复的可能,将会使世界铜价上升;世界市场上铜的原材料供求开始紧张;中国国内的供应三分之二靠进口,而国内经济发展又不可能太慢,需求不会减少;库存数量开始减少;等等。后来侗价随世界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到9月上旬突破了每吨2.3万元人民币的大关。由于大量套期保值者的参与,使期货价能够正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形成公正的价格。目前在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者使用期货这个工具进行日常生产经营的套期保值。

在此同时,期货投机者也日益成熟。开始许多大户靠资金实力试图短时期内操纵价格,确实也有获取暴利的例子,但后来随着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增强,许多操纵市场的大户纷纷出现大的亏损。事实教训了投资者,一定要靠预测才能取得投资的成功。于是,投资者的行为也开始规范化、正常化。随之而来的是期货成为人们的一个常规投资工具这样新的局面。

中国期货市场进入常规发展阶段的标志之四是人员素质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而又有良好经营道德的人成为了中国期货市场的主要业者。

在期货业发展的初期,期货从业人员是鱼龙混杂,这是由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1988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期货市场研究工作小组的研究推动下,中国开始建立期货交易所。由于是政府出面,所以参与交易所建设工作的成员来自各个政府机构,加之期货在中国又是新生事物,很少有人接触过,所以,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是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笔者被誉为中国期货的创始人之一,实际上是一边学习国外的东西,一边研究中国自身,一边查资料,一边讲期货。从期货ABC学起的从事期货交易所工作的人们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先试验的是集中现货交易,1993年才起步进行期货交易。摸索一步,前进一步,人员素质提高一步。目前期货从业已被大学生、研究生视为第一位应竞争的职业,人员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中国政府要试点建立期货市场的时候,一大批港台等地的不法商人进入了中国的期货市场,大量开设期货经纪公司、期货咨询公司,以各种各样的欺骗手段,进行非正常的业务。据笔者调查,这类公司没有开展期货业务,而是进行现汇交易,把外汇交易说成了期货交易。进入这些公司的从业人员,都是比较早下海的人员。在中国,人们把下海分成几个阶段,最早下海的人员中鱼龙混杂,有追求事业的人,也有劳改释犯。中国有句民谣,1990年以前,下海者是“无业人员外加劳改犯”。1990年─94年,是“好人坏人各一半”,1994年以后是“好人下海,经济转换”。许多没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择手段赚钱的人进入了最早的期货纪业,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利。1993年4月份,国家工商局开始整顿期货经纪业,进行培训,重新登记,一些根本不懂期货、不择手段赚钱的人进入了最早的期货经纪业,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利。1993年4月份,国家工商局开始整顿期货经纪业,进行培训,重新登记,一些根本不懂期货,不择手段;赚钱的人见以后无利可图,就随着境外不法商人退出期货,而纷纷离开了这个行业。后来,国家成立了证券监管部门,来管期货,各种要求更加明确,在各个公司,这些人越来越没有市场,目前正逐步被驱逐出这个行业,代之而来的是中国期货市场的创造者们精心培养出来的有较高的学历、有事业心的一代新人,给中国的期货业带来勃勃生机。

四、中国期货市场的前景展望

尽管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但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建立期货市场,前景看好。1991年,我在中国美国联合召开的国际期货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第一个阶段,用3─5年的时间,研究方案建立交易所,由现货交易向期货交易过渡,叫试点阶段;第二阶段,期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阶段,即常规发展阶段,使期货市场走向成熟;第三阶段,期货市场的国际化阶段,即与世界上成熟的期货市场一样,是国际性的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期货贸易中心

如果从1988年我和我的五位同事开始研究期货市场方案算起,到1993年中国的几个交易所相继推出标准化的期货合约,用了5年的时间,中国建成了自己的期货交易所。我认为,中国以后只用几年的时间,将会向国际化阶段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期货交易中心。其依据如下:

第一,中国经济的迅速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先是从经济特区开始,后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使中国经济迅速国际化,90年代后趋势更加明显,出口依存度有较大提高;由出口形成的国外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和出口增加额在总需求增加额中的比重也有提高的趋势,外需扩大构成经济增长越来重要动因,出口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居于较高水平。进出口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从体制上不断改革,也在推动着经济国际化。1994年的价格、税收、外汇的改革,为经济的进一步国际化打下了基础。如在金融制度方面,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平等竞争的条件,人民币兑换外币由双重汇率合并为自由浮动单项汇率。按照计划,有可能在5年左右的时间,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

中国经济的迅速国际化,必使期货市场国际化。到本世纪末,中国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其期货交易所也会发挥着重要的国际作用。

第二,中国经济的规模化

中国经济从90年代开始,规模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非国有经济中的乡镇企业,80年代勃兴于改革的大潮中,90年代明显地走上了规模经营的路子。据统计,1993年全国共有400余家企业总产值超亿元,比1992年增加100个,规模企业增长很快,超千万元的企业近20000家。乡村集体企业每个职工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8万元,比1992年提高0.41万元。

中国的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比重不断发生变化,大中型企业在不断增加。见下表:

表3.企业规模和总产值统计表

年份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个数总产值(亿) 个数总产值(亿) 个数总产值(亿)

1984年

1795 1842.18 4559 1311.00 430357

3876.67

1990年

3965 6509.21 9450 3693.93 403667

3486.08

1992年

3900 10081.30 130035836.14 391086

11806.7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监》1985、1991、1993、年版

中国经济的规模化,就使这些大中型企业要有严密的计划性,稳定地进行生产经营,而再不是企业小有灵活性,因而要从原材料的购入和产品的销售上尽可能地利用期货来稳定其价格,稳定成本和锁住一定的计划利润。经济越是规模化,期货市场越发达,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第三,中国政府对期货市场的治理整顿

中国政府从1993年开始,就对期货市场进行了治理整顿。其措施是集中交易所和规范期货经纪公司行为。这些措施将推动中国的期货市场向常规发展阶段过渡。

(1)政府对交易所的数量控制,并实行定点交易所制度,使交易不断合并、集中,从而使期货交易不断集中,使期货市场有较强的流动性,利用其形成公正的价格;

(2)对期货经纪公司进行规范,扶优限劣,使规范化的期货公司能迅速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形成网络;

(3)政府在审批所的同时,要依靠一批专家来重新审定交易所的规则,利于交易所规则的健全:

(4)政府在监管的过程中,会逐步过渡到一个中央的行政机构统一管理期货,形成统一机构、统一规则的格局。

第四、中国期货业界的自律和法律建设

经过5年的实践,中国的期货业界逐步形成了共识,要规范地、迅速地发展期货市场,必须健全自律组织和自律规则,同时,与政府的监管部门、经济界人士取得了一致的看法。由于中国的期货界企业家大多是社会名流,即过去的专家、学者、期货市场的创始人,本身有着高的素质,所以,建成期货市场协会、健全自律规则将是非常迅速的。自律组织和自律规则的健全,将使中国的期货市场迅速成熟,与国际期货市场接轨。中国人的大财经委员会在讨论《期货交易法》草案,不久即将颁布实施,待法律出台之,中国的期货市场就彻底完成了由试点阶段向常规发展阶段的过渡。

可以预言,到本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在亚太地区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第三个期货贸易中心。

注释:

①常清、威廉.格罗斯曼著《期货市场的理论政策与管理》第159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②余国聪《在赴京汇报会上的发言》.1993年5月28日

标签:;  ;  ;  ;  ;  ;  ;  ;  ;  ;  ;  

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展望(二)_期货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