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风险分析与时间组合研究

证券投资风险分析与时间组合研究

曾科[1]2000年在《证券投资风险分析与时间组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现实和理论两方面深入剖析了证券投资风险,系统地分析了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详细论述了在完全市场的条件下如何运用组合的方法(包括券种组合和时间组合)满足投资者高收益、低风险的要求。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证券投资风险的一些概念和基础知识,并通过两个历史事件形象地说明了股票投资的高风险。第二章论述了如何运用券种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组合,并为第三章解决时间组合问题作准备。主要内容是:证券投资的效用理论;以不满足假设和回避风险假设作为筛选的依据求出券种组合的有效集曲线;以无差异曲线族与有效集曲线的切点组合作为投资者的最优组合。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论述了如何用时间组合买入证券的方法降低购买期内证券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主要内容是:提出倒成本的概念,用倒成本作为时间组合投资收益的量度;以无差异曲线族与有效集曲线的切点组合作为最优时间组合;卖出时间组合的简要介绍。第四章运用第二、三章的方法进行实例分析,解决一个证券投资券种组合和时间组合的决策问题,其中证券样本采用我国深沪股市的真实股票的历史数据。本章大量诸如矩阵相乘、求逆等数值运算由电子表格软件Excel完成,文中只列出计算代数式和运行结果。

孙雪莲[2]2015年在《资本市场相关性分析及多目标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投资组合选择是指投资者在不确定性的风险和收益中进行投资决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业对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深入研究和探索证券投资组合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对证券市场相关性统计特征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相关矩阵的特征值谱及相应特征向量的统计分布特点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包含的信息可视为市场指数。(2)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研究了相关矩阵去噪-重构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去噪方法-“两点确定法”;比较了不同去噪方法对相关矩阵稳定性、投资组合风险及投资组合有效前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了“两点确定法”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3)利用最小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和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对比分析了去除“噪声”和未去除“噪声”对投资组合风险预测和有效前沿的影响。证明了去除“噪声”可得到表现更优异的投资组合。(4)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无风险利率与证券数量的均值-方差-资产数量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投资收益与风险,同时考虑了组合中的资产数量,以便于投资管理并可减少交易费用。应用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用正交试验法对算法参数设置进行了优化。(5)从非线性角度,以统计、R/S方法、功率谱分析及A-DFA等方法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上海股市的分形结构和自组织临界性。结果表明上海股市的演化符合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的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可认为自组织临界行为是控制股市演化趋势的内在机制之一。(6)用能够刻画非线性相关关系的去趋势交叉相关(DCCA)系数构造资产之间交叉相关矩阵,带入投资组合模型得到具有时间尺度性质的投资风险和投资组合选择,拓展了投资组合优化理论和方法。(7)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从投资者实用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各种实际约束,以随机矩阵理论方法、去趋势交叉相关分析方法、改进的均值-方差-资产数量投资组合模型及NSGA-Ⅱ算法为核心,形成面向投资组合优化的证券数据分析、处理及模型求解的技术流程与方法体系,并以综合实证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及可行性,为投资组合管理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及技术支持。

肖新华[3]2010年在《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已成为国内外证券公司、理论界和证监会共同关注的对象。在我国,随着证券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世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对于证券公司风险的有效管理、我国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乃至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实际特点,利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度量——风险的控制”这样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展开,层层递进,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的识别、度量、控制及其监管。首先,本文对证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进行综述。从风险的一般认识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出发,进一步深化了对风险的认识;从证券投资风险的特性、证券投资风险的分类讨论了证券投资风险理论;阐述了在险价值理论,介绍了投资组合理论和控制论。这些理论为证券自营业务风险的识别、度量、构建、实施自营业务风险预警、进行自营业务风险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接着,探讨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从证券自营业务风险形成的内部根源、自营业务风险形成的外部根源及自营业务风险形成的特殊背景三个方面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的根源进行探讨。然后,应用FAHP方法,在考虑证券自营业务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进行了识别,实证表明:各个风险因素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的权重大小依次是投资者信心风险、制度政策风险、操作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等。因此,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应将系统风险摆在第一位,注重自营业务者信心的培育;关注政府制度政策的变化;同时在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时应注意操作风险,从而降低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风险。其次,本文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进行了度量。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收益率非正态分布的分析,选取东方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表明:证券自营业务使用Copula理论中的Gaussian Copula函数及多元函数t-Copula来拟合投资组合中各股票的相依结构,结合Gaussian Copula函数及多元函数t-Copula与时间序列模型,借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就可以很方便地计算证券自营投资组合的的VaR,通过对比,选择VaR最小的自营投资组合,就能有效的规避投资风险。再次,本文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是帮助并确保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应对措施得以实施的程序。在借鉴国外券商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的总体框架,然后对证券自营的风险控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就完善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的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议。最后,通过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监管制度和风险监管博弈的分析,提出应从建立证券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的五级监管模式;完善证券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加大证券自营业务违法违规稽查力度;加强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审计四个方面来实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的监管。总之,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证券公司先进风险管理方法理论的基础上,将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管进行探讨,并通过FAHP、Copula和VaR的量化分析结果,尝试建立我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风险控制系统,这将对国内证券公司今后在自营业务的风险规避和防范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

熊航[4]2016年在《我国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以资本市场为投资对象的公募基金也随之成立并逐渐成长壮大起来。1998年基金开元、基金金泰两家封闭式基金发行上市为标志,公募基金开始在我国资本市场出现并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我国各类公募基金所管理的资产总额已达到约8.4万亿元,公募基金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由于公募基金的投资对象是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因此不可避免地要承受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以及伴随而来的风险。作为一个新兴市场,高波动性和高风险性依然是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主要特征,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公募基金改变投资组合风险承担获取投资收益的难度。风险—收益在资本市场中是永恒的对立统一的存在,公募基金作为股票市场的投资主体之一也时刻面对着艰难的选择即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从现实看,我国的公募基金还远远不能驾驭市场风险,2015年6月以来快速上涨了近一年的A股市场出现持续性的暴跌走势,在这轮暴跌中许多公募基金非但没有发挥市场稳定剂的作用,反而由于种种原因不断抛售手中的股票,这不但给基金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加剧了股市的恐慌情绪,造成了股票市场和公募基金投资收益双输的局面。2015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全行业合计亏损6503亿元,创历史上最大单季亏损记录。我们关心的是在公募基金的长期运行中,基金管理人是否有能力持续地为基金持有人获取收益?公募基金运行中的投资风险承担有哪些特征?不同市场环境、不同制度设计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的影响是怎样的?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公募基金风险承担将会怎样影响基金投资绩效,以及可能会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产生影响的因素。本文将通过几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希望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得出符合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实际情况的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公募基金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更好地为投资人获取长期投资收益。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大致现状。其内容包括我国公募基金发展历史、历年公募基金发行情况、存量公募基金的规模及结构、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的规模与结构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从2005年开始,我国公募基金无论从数量还是管理资产规模等方面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致从2011年开始我国公募基金的增长开始趋缓,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中投资对象的多样化以及资本市场总体处于熊市周期。此部分还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进行了总体分析,包括界定公募基金风险承担、投资绩效等重要概念;阐述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本文中各主要实证章节研究视角的选取情况进行了总体说明。其次,从基金经理个人特征的视角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进行研究。此部分实证检验了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的影响;然后实证检验了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投资业绩的影响。第三,从公募基金业绩追逐的视角出发,对公募基金风险调整与投资绩效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此部分先对公募基金业绩追逐行为进行分析;再通过数据检验发现公募基金年内风险调整行为的特征;然后基于这些特征研究风险调整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公募基金风险调整行为对其年终业绩表现的影响。第四,从股市周期因素的视角对公募基金风险调整与投资绩效进行研究。此部分先对我国股票市场运行周期进行划分,然后对股票市场周期转换下的公募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股票市场周期转换下公募基金风险调整对后期投资业绩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从制度环境差异的视角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进行研究。此部分先对阳光私募基金风险承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再对基金经理转投视角下同一基金经理先后管理的不同类型基金的绩效进行纵向比较,然后对基金经理转投视角下的基金绩效进行横向比较。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如下主要研究观点。(1)通过实证检验公募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风险承担和基金业绩表现的影响发现:①管理公募基金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基金经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业绩表现;有过研究员等与证券投资相关度较高的工作经历的基金经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业绩表现;不同性别间基金经理业绩表现的差异并不显著。②年龄较大的基金经理倾向于高风险的投资策略;女性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较为保守;担任过研究员等研究类职位的基金经理在管理公募基金时倾向于高风险的投资策略。(2)通过对业绩追逐背景下的我国公募基金风险调整与投资绩效相互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①我国公募基金在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存在明显的加大投资风险的行为,在进行二分位和四分位法分组后,输家组基金加大投资风险的行为非常普遍,而贏家组却倾向于较保守的投资策略。②实证研究发现前期资金流入量大的基金、前期业绩较差的基金和处于输家组的基金倾向于在最后一个季度加大投资风险。③实证研究发现基金加大投资风险的行为是无法对当年投资业绩产生正向影响的,基金最后一个季度的业绩粉饰行为是无效的,反而可能对投资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3)针对股市转折点前后六个月的基金风险调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后发现:当股票市场从熊市进入牛市时前期表现较差的基金会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当市场从牛市进入熊市时前期表现较好的基金会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这说明公募基金并不能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市场悲观时,前期表现较好的基金反应迟钝;市场乐观时,前期业绩较好的基金又会出现过度自信的现象。在实证检验市场周期转换下公募基金风险调整对后期业绩影响后发现在市场环境总体较为极端的情况下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有利于投资业绩表现;当熊市进入牛市时激进的投资策略有助于改善业绩;当牛市进入熊市时往往泥沙俱下,改变风险承担对业绩改善是不起作用的。(4)发生转投行为的公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承担策略与公募基金的风险承担策略特点相同,这说明转投的公募基金经理将公募基金年底通过增加风险而提高业绩的绩效粉饰习惯带入到阳光私募基金的经营中。通过研究公募基金经理转投至阳光私募基金前后管理的不同类型基金的业绩对比后发现:阳光私募基金不论是与同一基金经理转投前所管理的公募基金的纵向业绩对比上看还是与同时期其他公募基金进行业绩对比看,其总体投资能力都要强于公募基金。将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分解为择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后发现阳光私募基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较强的择时能力上,而择股能力是弱于公募基金的。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加强对公募基金投资风险的关注,淡化唯业绩论的评价体系。具体措施包括:管理层应更关注公募基金经理的风险管理情况,加强对出现短期过度投机行为的公募基金的监管力度;各市场参与主体应提高公募基金绩效评价中的长期绩效评价所占比重,对明星基金经理的宣传要考虑风险因素和长期投资绩效;管理层及相关媒体应加强对公募基金的风险提示并对短期恶意投机的公募基金进行公开批评。(2)完善公募基金监管体系释放更多投资活力。具体措施包括:管理层应减少对公募基金在投资策略及投资范围等方面的行政干预,但应加强对公募基金具体交易行为的监管力度。(3)进一步鼓励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具体措施包括:应给予阳光私募基金等机构以平等的市场地位,从法律法规上保障其合法利益与诉求并将其纳入到现有的证券监管体系中;应改进公募基金激励机制,鼓励公私募基金间相互交流学习。(4)重视提高基金经理的实务经验和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基金公司应更加重视培养基金经理投研类岗位的工作经验;基金管理公司应增加投研类岗位工作经验在基金经理升迁考评时的影响权重。(5)投资者应加强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及投资绩效的异质性的重视。具体措施包括:投资者应重视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和升迁经历;投资者应关注会影响公募基金风险承担的各种因素;在市场出现周期转换的窗口期,投资者应当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采用不同的基金持有策略。当股市由熊市转向牛市时,基金投资者应当持有投资风格较为激进的公募基金;当牛市转向熊市时,基金投资者应当赎回股票型基金。投资者在持有基金时应当按照特定周期进行管理,不建议长期持有股票型基金产品。

张玉奇[5]2017年在《AD基金公司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经过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AD基金公司已成为国内基金市场的龙头老大,根据AD基金管理公司官网资料,截至2017年6月底,AD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达15186亿元,公司用户数量超过3亿,是目前国内规模第一、客户数量最多的基金管理公司。不论是从其资产规模、业务范围,还是从其所拥有的客户数量来看,AD基金公司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影响力。因此,不论是从维护AD基金稳定经营、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维护国内基金市场稳定、为其他基金公司提供有益借鉴的角度看,AD基金公司风险管理和控制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AD基金公司发展及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公司风险管理现状、不足和优化等方面研究了 AD基金公司风险管理和控制问题。首先,就一般原理而言,本文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形成原因、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基金公司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为研究AD基金公司风险控制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结合AD基金近年来迅猛增长的趋势和国内市场环境,在两个层面上分析了 AD基金公司的风险因素。再次,本文从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监控预警指标体系等方面分析了 AD基金公司风险管理的现状。最后,分析了 AD基金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及优化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本文以AD基金公司为例,研究了市场重要性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问题。本文研究,对于在新形势下,AD基金公司改进和优化风险管理体系,防范风险、保持稳定经营和谋求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此同时,由于AD基金公司在业内居于龙头老大的位置,AD基金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亮点和经验对于其他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以从宏观上构建风险管理框架为主要目的,以一般性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主,从而在对风险管理方法的模型实证方面的分析不够深入,体现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王苏亚[6]2008年在《我国机构投资者海外证券投资的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Ⅱ)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开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在海外证券投资的实践中,包括ODⅡ、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国内机构投资者遭受了种种挫折,因此加强对海外证券投资风险的研究是当前应该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研究的。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模块。1.对我国海外证券投资发展的研究。本文把我国海外证券投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把进行海外证券投资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分为QDⅡ、政府投资机构以及获得特别批准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的企业三类。接着,从投资主体、运作机制、目标市场和投资品种等方面总结了QDⅡ的特点,并对主权财富基金、特批企业的投资实践加以概述。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开放海外证券投资的积极意义以及产生的风险。2.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模型的建立。论文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对海外证券投资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全面风险识别和分类,对每一种风险从概念界定、作用机制、防范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海外证券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估模型,并以华夏全球精选基金为案例对该模型的使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基金近期面临较大的风险。3.风险管理和防范对策的提出。结合国内现实,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政府单位和机构投资者起到参考作用。全文在研究中把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引用了丰富的国际、国内的案例以及最新数据论述观点。

周雅夏[7]2016年在《固定收益证券的组合投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开始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固定收益证券组合投资的策略问题研究便成为了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受我国利率市场化深度改革的影响,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及其衍生品的投资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当前的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不乏有针对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他们必须对固定收益证券的组合投资进行一定的风险管理与识别,从而根据自身的投资需求来实现固定收益证券产品的选择,满足特定的市场投资需求。因此在当前复杂的资本市场环境中,如何让投资者有效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固定收益证券产品,并针对这些产品确定适当的投资数量并不是很容易的,特别是涉及到固定收益证券组合的不同周期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国家金融政策、经济政策以及相关环境的改善,必须通过固定收益证券最优化的组合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鉴于此,本文在利率期限结构的条件下,对固定收益证券的组合投资策略展开分析与研究。文章首先介绍国内外有关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及其组合的相关研究,然后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对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类型、主要的风险和其对利率的敏感性以及固定收益证券组合投资的策略类型包括积极策略和消极策略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对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瞬时远期利率模型、短期利率模型分别展开分析并进行比较。最后以Vasicek短期利率模型为核心构建单因素、双因素模型,并借助模型,经过获取2011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参数估计,选择3个月、12个月两种不同投资期限的单、双因素Vasicek短期利率模型组合策略的风险回报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最优化组合策略。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利率模型比瞬时远期利率模型在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组合方面更具有适用性;同时也发现不同投资期限的固定收益证券产品投资组合在单、双因素Vasicek短期利率模型中表现各不相同,不论是3个月投资期限还是12个月投资期限,单因素Vasicek短期利率模型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要明显高于双因素Vasicek短期利率模型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

张艳[8]2003年在《我国保险投资组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保险资金的运用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具体分析时综合运用风险—收益理论、投资组合理论以及投资决策理论分析适合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方式,并通过建立投资组合模型,用数学规划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组合情况,得出相关结论。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国际保险投资的趋势,我国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在保险资金运用上的差异,发达国家在保险资金运用上的成功经验以及可资借鉴的地方。 文章正文大致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是保险投资理论研究。介绍了风险-收益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以及现代投资理论中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和投资风险管理理论在保险投资中的运用,分析了保险投资的组合情况。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主要对美、日、韩国及台湾地区的保险投资组合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他们各自的特点,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回顾了我国保险投资的历史,分析了我国保险投资组合的现状以及风险情况,总结出投资的特征。 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对影响我国保险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政策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内部管理及人力资源因素等。 第五部分即第六章,研究了适合我国的可能的投资方式,有债券、股票、不动产、贷款等,并对我国近年保险投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建立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在不同预期收益下合适的投资比例。 第六部分即第七章,对完善我国保险投资提出对策建议。

潘晓红[9]2005年在《我国保险投资组合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险投资是指保险公司在组织经济补偿的过程中,将暂时闲置的保险基金用于投资或融资,以获得收益,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保险业竞争的加剧及承保利润率的降低,使得保险投资的重要性凸现,投资利润已成为保险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但是,我国的保险投资却存在不少问题,如投资渠道狭窄、收益率低、风险与收益不对等以及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因此,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保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保险理论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建立了保险投资组合模型。并以平安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所建立的保险投资组合模型,求出平安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组合:存款投资比例为0.494,国债为0.2447,企业债为0.2613,证券投资基金为0。然后将理论结果与平安公司实际投资比例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该公司企业债的实际投资比例偏低,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比例偏高,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与理论结果一致。最后,本研究提出既要完善资本市场,又要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的建议。

胡寅寅[10]2013年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社会保障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也不例外。社会保障指的是国家以及社会设立相关的法律,对我国的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对我国社会成员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的社会工作群体基本的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保障政策和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和收益也关系到我国民众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又和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我们需要对社会保障基金有所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和投资运作又是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从理论上来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基本原则为:以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和可流动性的为前提,从而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的一种,是其储备基金,国务院经中共中央的批准,于2000年8月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此同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也相应成立了。自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就正式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我国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资金,属于我们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其主要的用途是用来弥补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同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主要任务则是要积极稳定地扩大资金来源,并且通过投资运营来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发行彩票收入、减持国有股收入和对外投资收益等等。对于其性质和特点就要从基金的来源和使用方面考虑。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过程形成了社会保障基金,它是从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收入以及劳动者收入中分解出来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一种消费性的社会后备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又是其后备力量。那么作为后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表现出的性质特点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强制性,国家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使用都有明确地规定,任何参加社会保障的公民都应服从并履行相应义务,享受相关政策。二是积累和保值增值性,从全国社保基金的筹资到给付,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用于基金的积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可以通过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国内外资本市场获得投资收益,以实现社保基金的积累和保值增值。三是互济性,互济性体现的是社会上较高收入的民众来说,低收入的劳动者可以享有高收入者缴纳的保障费用的可能,从而实现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单位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它受中央政府——国务院的委托,负责管理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经营策略并组织实施、管理划入基金的股权资产,管理减持境外上市国有股所获收入、中央财政拨入的资金以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选择并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人、托管人等专业性机构,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和托管,并且对投资运作和托管情况进行检查、在规定的投资范围内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进行直接进行投资运作、定期向社会公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以及根据国务院指定部门下达的指令和确定的方式拨出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经营原则也包括三个方面:资金的安全性、可流动性以及可收益性。对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应遵循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可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收益。根据我国实际投资状况来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金会进行直接投资;另一种是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后的这12年间,我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不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实现的收益都有很大的突破,截止2011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成立以来实现的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845.93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8.4%。目前我国全国社保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以下三个方面:固定收益产品约占45%左右;权益类投资约占40%左右;股权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等其它品种约占15%左右。虽然我国社保基金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并且开始慢慢投资于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但是银行存款和国债仍然占取很高的比例。赵锡军觉得目前我国外部投资环境很难预测,所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该尽量利用多种不同的投资工具并以多元化的投资来防范可能产生的市场风险。经过08年的金融危机,对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戴相龙也曾认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该尽早贯彻落实好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给出的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从而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理事会相关的负责人还表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将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理念。因为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将在未来的15至20年才有可能发生较大的支出,那么面对的来自中短期的支付压力会相对较小。因而这种资产负债的特性就要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必须以实现长期投资目标而实行长期投资战略,这就使得它不会采取短期的投资行为,更不会依靠股市的不稳定性而炒作盈利。目前来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虽然能够达到8%以上,但是从以上分析并且在我国高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得知,我国社保基金仍然面临着保值和增值的问题,对社保基金投资范围以及投资组合的比例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4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社保基金不但要增加对未上市公司股权和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的比例和金额,稳定和增加对股票的投资,增加委托股票投资的组合,还要适当地扩大对境外投资的范围和金额。所以我国全国社保基金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组合,来降低投资风险以及提高投资收益。而当前最需要研究的就是短期内如何优化投资组合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相关概念及理论的介绍以及相关投资工具和投资理论的阐述,通过建立模型找出我国社保基金的最优投资组合,在降低社保基金的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率的同时给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和范围提供一些理论建议,以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以及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目前,投资组合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证券投资基金、债券、股票、和现金等各类资产之间的组合,也就是怎样在不同的资产当中进行比例的分配;第二层含义是基金、债券和股票各自的组合,即在同一个资产等级中选择哪几种的基金、债券和哪几种的股票以及各自的权重是多少。由于时间有限,搜集各基金、股票等的相关数据又很复杂和繁琐,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第一层含义的投资组合,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证券投资基金、债券、股票和现金这几种资产之间的投资比例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能够更完美地保值增值角度出发,在马科维茨投资组合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并且同时对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略微修改,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比例的限制条件加入到模型中,改进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运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对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的计算过程进行简化。在简化的投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最优组合。证券投资基金、股票、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投资额占可运用资金的投资比例在加入投资比例限制的约束条件下为:17.28%、32.18%、50.53%;在没有加入比例限制的约束条件下为:27.69%、32.96%、39.35%。从而得出结论:在我国资本市场成熟后,国家可以适当放宽投资限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大权益类投资方式的投资比例,减少银行存款和国债类投资方式的投资比例。

参考文献:

[1]. 证券投资风险分析与时间组合研究[D]. 曾科. 广东工业大学. 2000

[2]. 资本市场相关性分析及多目标投资组合优化方法研究[D]. 孙雪莲. 天津大学. 2015

[3].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肖新华. 中南大学. 2010

[4]. 我国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研究[D]. 熊航.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5]. AD基金公司风险控制策略研究[D]. 张玉奇. 天津财经大学. 2017

[6]. 我国机构投资者海外证券投资的风险评估研究[D]. 王苏亚.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7]. 固定收益证券的组合投资策略研究[D]. 周雅夏. 浙江大学. 2016

[8]. 我国保险投资组合研究[D]. 张艳.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9]. 我国保险投资组合的实证研究[D]. 潘晓红.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10].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研究[D]. 胡寅寅.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证券投资风险分析与时间组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